在獲取財富的路上,有人說我沒有資本,這個是最大的障礙。其實,一個人的信心比鈔票、黃金這些資本更重要。信心可以說是開啟財富之門的鑰匙,是一個成事者必備的素質。一個人獲得財富成功的關鍵就在於,他是否相信自己的眼光和判斷。大多窮人之所以窮,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對自己不夠自信,所以無法去做成事情。
世界著名富豪巴菲特就強調“成功的投資在本質上是內在的獨立自主的結果”。換句話說,就是相信自己的判斷,不要輕易為人所動。如果沒有自信,巴菲特怎麼可能在風雲變幻的市場上屢屢獲勝。
巴菲特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金融係,因為掌握了豐富的股票投資知識和訣竅,所以他對自己的投資能力超級自信。經過一番研究,他認為當時正是進入股市的好時機。為此,他谘詢了他的父親和格雷厄姆。令他感到意外的是,格雷厄姆和他的父親,還有其他一些經驗人士都告訴他要繼續等待。格雷厄姆認為現在的市場價格太高了,不是買入的好時機。而他曾經做過股票投資人的父親則悲觀地認為,目前除了礦業類股、黃金類股或者其他可以抵禦通脹的投資產品,其他任何一種投資都是不明智的。
然而,巴菲特確信自己是正確的,他準備出手。可是,當時巴菲特卻沒有錢,但是這個不是問題,最終他從銀行貸了幾千美元。
巴菲持自信地認為,即使市場會暫時忽視一個公司的經濟基本麵情況,但最終它仍會接受公司的良好財富。當巴菲特考慮股票買賣時,股市是不存在的。他自信他在股票估價方麵能比市場做得更好。憑著這股信心,他的資產一年之內幾乎翻了一番,商業價值得到了巨大增長。
在別人的眼裏,股市是個風險之地,但在巴菲特看來,股市沒有風險。他曾滿懷自信地說:“我很重視確定性,如果我這樣做了,風險因素對我就沒有任何意義了。股市並不是不可捉摸的,人人都可以做一個理性的投資者。”他還說:“投資的決定可用六個字來概括,即‘簡單、傳統、容易’。”
自信讓巴菲特成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投資家。1963年捷運公司的倉庫遭受了巨額詐騙,損失了1.5億美元。其股價大幅度跌落,許多人紛紛拋售其股票,但巴菲特卻準備大量買入。朋友勸他說,捷運的股票價值正在下行,大家都在拋售,你還是別冒險的好。殊不知巴菲特早已胸有成竹。他在調查中發現,捷運卡在生活中依然被廣泛運用,它應該隻是麵臨暫時的困難。於是他十分自信地分批購買大量捷運公司的股票,最多時約占他的投資資金的40%。1965年,捷運公司開始走出低穀。1967年,其股價飆升至每股180美元。
在現實社會中,每一個成功者的心中,都潛藏有一股強大的願力——信心,在支持和推動著他,不斷向自己所確立的目標邁進。相信自己能成為億萬富翁,不見得就真的能成為億萬富翁;但是,所有的億萬富翁,除了那些生於富貴之家的豪門後代,肯定都曾抱著堅定信心,深信自己總有一天會成功。
信心是一種心理能量和資本,它能使弱者變強,使強者更強。絕大多數的人都知道做人要有信心,但是真正了解信心的價值和作用的人不多。有些人由於出生環境和出生條件的限製,更加容易產生自卑。而自卑讓窮人懷疑自己的能力,從而放棄努力。
缺乏信心是窮人翻身的最大敵人,窮人既對窮困惶恐不安,又對窮困習以為常,長此以往就喪失了信心和勇氣,漸漸地養成了懦弱、猶疑、狹隘、自卑、孤僻、害怕社會變動、不思進取、不敢拚搏的狀況。窮人長期處於失敗或被批評之中,就會失去信心;同樣,當一個窮人隨著年齡的增大而事業無成時也會失去信心。信心與自卑就猶如天平的兩端,當信心上升時,自卑就自然下降;當信心下降時,自卑就自然上升。所以,窮人的信心是建立在成功的基礎上的,反複失敗,信心就會慢慢喪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