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即便富也不揮霍財富(3 / 3)

這種“認為”,可能是真實的,但也可能是想當然。最起碼我們身邊的許多窮朋友、富朋友們的穿衣經並非這種“認為”模式。就拿在中國某地工作不久的公務員小張來講吧,平日裏有工作服穿又有公家的食堂吃,原本不需要過多的額外支出。但這位仁兄每月的工資都用來置辦行頭和下館子,有幾位好友多次勸說卻屢屢碰壁。終於有天朋友聚會,該位仁兄酒後吐真言,其原話已不記得,大概意思是他是土生土長的農村人,好不容易考上公務員,他這樣做是怕別人瞧不起他,是因為沒有安全感,等等。而小張一個朋友的父親,從小家境貧寒,隻身一人南下打拚,一晃幾十年過去。從一個身無分文的小夥子變成了資產幾千萬元的成功人士。現在過著頤養天年的悠閑生活。然而,平日裏他老人家的行頭就是些名不見經傳的純棉衣物。他還特別偏愛穿布鞋——夏天穿薄布鞋,冬天穿棉布鞋,進出高級酒店時總會引來異樣的眼光,但是他毫不介意,依舊我行我素。有時不免有人問他,為何不打扮得有派頭點?他說:“年輕的時候,我怕別人笑話自己窮,怕交不到朋友,總是省吃儉用去置辦名牌西裝、皮鞋。現在日子好過了,穿什麼都無所謂了,關鍵就是圖個舒服。”原來,窮人和富人最大的不同,不是根據衣著的高檔與低廉、金錢多與寡來劃分,而是從心理上來劃分的。

說到心理上的不同,不免想起一些富人對生活小細節上的把握:一是富人印名片往往不會選擇雙麵印刷,而隻會印單麵,許多人對此都不太理解,原來其中自有其奧秘。由於是單麵,這樣富人在與別人交往時可以方便地在名片背麵寫下一些信息,一張小小的名片就等於變成了一頁廣告,平添了許多商機;二是富人看報紙,不是像普通人一樣先看新聞,而是會非常留意分類廣告,因為從這裏麵往往可以發掘到很多商業靈感。雖然這都是一些生活中的小細節,但其中卻蘊涵了不小的智慧。

千萬不要小看了這些生活小細節,它卻可能會成就一個人的事業。有一個真實的故事是這樣的,一位白手起家的創業者有了一個創意,準備開發一種新的玩具產品,但究竟到哪兒才能找到工廠加工呢?正在他一籌莫展的時候他碰巧購買了一份報紙,從上麵的分類廣告中找到了幾個希望承接製造禮品的小工廠的電話,然後他一一打電話去聯係,最後終於找到有一個小工廠已經好久沒有接到生意了,廠長在電話中一再說隻要有一點利就行。這位創業者做成了這筆生意,這也成了他創業生涯中的第一桶金,最終他也成為了一位富人。

像這種生活中的小細節還是有很多的,我們其實也可以對此多加揣摩,對比一下自己的生活方式,看看有哪些可以做一些變化,或許還有不小的啟迪呢。比如富人在外跑市場,即使打高爾夫球也不忘帶著項目合同;富人最喜歡交那種對自己有幫助,能提升自己各種能力的朋友。不純粹放任自己僅以個人喜好交朋友;富人上網更多的是利用網絡的低成本高效率,尋找更多的投資機會和項目,把便利運用到自己的生意中來。

從我們對窮人和富人在生活上的一些細微區別來看,我們可以知道大部分富人在自己還是窮人的時候更容易拿一些外在的東西來包裝粉飾自己,以此平衡自己內心深處的失落。但是,作為一位真正的富人來說,這些外在的東西對於他們來說並不是最重要的,他們更注重適不適合自己,自己這樣選擇舒不舒適。相反,對於一些內在東西或一些能反映內在東西的細節方麵的追求,富人卻絕不含糊。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富人知道自己的優勢在於頭腦,而非其他;更因為他們知道身份是內在的象征,並非外在。所以,富人並不需要什麼來顯示自己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