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曜皇朝旻宇十一年,邊關戰亂,戰場上耀國痛失大將楚晟,皇帝聞訊痛心不已,朝堂上親自傳令,追封楚將軍為安國公,並賜婚於安國公之嫡女楚穆歌。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茲聞安國公遺女楚穆歌嫻熟大方、品貌出眾。今有三皇子已及弱冠,文質彬彬、一表人才。值楚穆歌待字閨中,與三皇子天造地設,為成才子佳人之美,特賜楚穆歌為三王府正妃。一切禮儀交由禮部操辦,擇良辰吉日完婚。欽此!”
一道聖旨傳遍來,承蒙皇恩浩蕩,安國公長女楚穆歌一朝步入宮門,平步清風。
而今正直立秋,恰逢三王府大喜,雙喜同至,喜上加喜,整個皇城彌漫在喜慶的氣氛中。
一早迎親的隊伍經過集市旁的官道,敲鑼打鼓一路浩浩蕩蕩的朝著安國公府出發,這一路上都有喜娘沿途分發喜餅和紅蛋,也算是叫沿途的百姓們沾染些喜慶,如此可見皇恩浩蕩,與民同樂。
正午時分,迎親的隊伍抬著新嫁娘來到三王府,府門外,原本該親自前去迎親的安瀾王趙琛,此刻一身華衣,頭係紅色錦帶立於階前,麵上掛著似笑非笑的優雅神態。
待到新娘子的大紅花轎落地,趙琛從喜娘手中接過喜帶,牽著新娘走進王府。
王府內賓朋滿座。
三王府迎娶正妃,皇帝甚為重視,特意派遣了宮裏有經驗的老嬤嬤前來主持婚禮。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
大紅嫁衣,楚穆歌也是大姑娘上轎頭一回,隻能機械的聽從指令,拜堂。
“禮成!送入洞房!”
隨著嬤嬤的聲音落下,楚穆歌被人攙扶著離開了喜堂。
耳邊的嘈雜聲漸行漸遠,似乎已被一道道門隔絕,卻沒有人能夠了解楚穆歌此刻的心情。
緋紅的嫁衣,不絕於耳的恭賀,多麼讓人豔羨的一場婚禮?如非是心頭那刻骨銘心的刺痛,楚穆歌恐怕還真以為,那腦海中白駒過隙的,隻是一場可怕的夢境。
被送入洞房之後,楚穆歌端端正正的坐在新房的床邊,頭上的鳳冠壓得她抬不起頭,大紅的蓋頭染紅了眼前的視線,就勢低下頭,楚穆歌看著自己的雙手,袖口的紅色滾金邊在她眼前輕晃。
鮮紅欲滴的被單,紅似火焰的嫁衣,滿室的賓朋,繁瑣的禮儀,還有眼下這個新房……這一切都是真的,今日是她成婚的大喜之日,然而此情此景下,楚穆歌卻絲毫也高興不起來,原因無它,隻是重溫了一遍噩夢伊始。
想她楚穆歌天資聰慧,自小跟隨父親習武,受盡父母寵愛,自娘親死後,爹爹更是對她疼愛有加,幾乎不會拒絕她的任何要求,甚至就連她要去軍營也由著她,長此以往,耳濡目染,就養成了她不愛紅妝愛武裝的性格。
女生男養,導致楚穆歌長到十六歲的時候,身邊除了從小一起長大的小婢女,卻是連一個知心的朋友都沒有。
十六歲這年,楚將軍為國盡忠、戰死沙場,楚穆歌正值悲痛之際,宮中一道聖旨天降,賜婚於她,從此改變了她一生的命運。
楚穆歌生性單純,不懂得人情世故,卻也有世俗女子的愚忠,一心想著嫁到王府之後,定要收起從前的性子,從此相夫教子成就一段佳話,卻不曾想新婚當夜就獨守空房。
楚穆歌自小不愛紅裝愛武裝,楚將軍愛女心切凡事皆盡依她,也就造成了如今一無是處的安瀾王妃,既不會彈琴繪畫、吟詩作對,也不懂胭脂水粉、秀外慧中,甚至就最基本的女紅也是一竅不通,根本就是一無是處。
長此以往,原本就不滿這樁婚事的安瀾王,對這樣的她更是絲毫提不起興趣,而楚穆歌為人呆板且又不懂的曲意討好,凡事避讓退避很是平庸,久而久之的,就被徹底被冷待了。
楚穆歌在王府被忽視了一年之久,後因人陷害,被自家夫君以養病為名送出王府,這一放逐就是兩年的時間。
兩年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如果她能認清現實,就此離開王府,或許還能保住一條性命,然她終歸脫離不了世俗,以為自己還可以奢望夫妻相親相愛的生活,當王府派人來接,她竟然完全不聽勸告,毅然決然的選擇回到那個冷冰冰的王府。
這一次楚穆歌回來之後,發現王府中人全都變了樣,尤其她的夫君,仿佛是突然轉了性子一般,對她關懷備至、視如珍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