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總是喜歡津津樂道傳奇的成功故事,總是覺得其中的艱辛隻是成功路上的調味品,那些艱難的過程隻是讓傳奇更加傳奇而已。但當我們細細探究每個成功者早期的奮鬥曆程,試圖去找到他們第一桶金的秘訣的時候,就會發現曲折才是生活本來的麵目,傳奇隻存在於想象之中。
其實,並不像很多管理書籍講的,傳世的企業總是一開始就有一個宏偉的願景。很多成功的創業者創業僅源於想改變現狀。
1980年,遠東集團創始人蔣錫培在高考落榜後,拒絕複讀、執意去杭州學習修理手表時,他的目標不過是賺夠5萬元。也是這一年,四川新津的劉氏四兄弟本來都有較為穩定的工作,但老二劉永行為了能讓哭鬧的兒子吃上肉,春節時上街擺了個電器修理鋪,看到其中賺錢的機會才刺激了兄弟們的創業欲望。
看看80年代開始的創業者,我們會發現,他們最初的起點乃至有了第一桶金的爆發點,與後來真正做大的主業並非是一致的。為了找到方向,很多人在創業之初都經曆了苦苦摸索,不斷進行靈活調整,才逐漸明晰了主業。如今已成為本土教父級企業家的柳傳誌,在剛剛下海之時根本不知道要幹什麼,為了生存下去,賣過旱冰鞋、電子表,還因倒賣彩電被騙。百度創始人李彥宏盡管看準了搜索的未來,但最初也找不到明確的盈利模式,先後學習過美國的Inkotomi、Akamai Technologies、Verity、Google等多家公司,最終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事實上,這也是很多跨國企業創業初期的典型狀況,比如惠普就是從一家什麼業務都做的谘詢公司起步。
所以,剛剛起步的創業者對於方向的迷茫是正常的。第一桶金的來源並不能決定你將來事業的走向。現在的我們比起美邦服飾創始人周成建是靠一粒粒紐扣起家的,劉氏四兄弟則賣著鵪鶉蛋賺一分分錢顯然要幸運得多,現在有更寬鬆的環境,更平等的發展機會,有風險投資機構等資本助力,可以借助資本市場增強實力並迅速放大財富。
回顧改革開放到現在,創業的第一桶金的模式正在悄然發生著變化:
剛剛改革開放的時候,第一桶金往往依賴於膽量。在那個什麼都缺的年代,隻要有膽量勇敢地進入市場經濟的浪潮中,那個空白的市場中,到處都是商機,真的可以說遍地是黃金,就看你敢不敢撿了。
到了九十年代初,市場經濟的各項製度開始完善,許多空白的市場都已經漸漸繁榮起來,這個時候不再隻是膽量就可以創業了,還需要資本和人脈,這個時代最顯著的特點是國有企業改製和資本的快速流動,於是,誰能搭上改製的班車,誰能勇敢的下海往往就能創造奇跡。於是這一時期成就了無數勇敢下海的創業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