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做“剩者”比好高騖遠更重要(1 / 1)

在前麵我們介紹了做企業一定要有野心,這裏我們又提出做“剩者”,這矛盾嗎?其實不然,在今天市場風起雲湧的時代,要向實現野心,首先你要有能力剩下來,成為剩者, 在當今各類淘汰頻頻上演的時代,一個優秀企業家或領導者要做的第一大事就是想辦法使企業保存下來,盡量延長企業的壽命,剩下來才是最後稱王的基礎。在我們的周圍,幾乎每天都可以聽見開業慶典的鞭炮聲,但同時每天也都在上演著倒閉破產的悲劇。生易存難,成了當今大多企業的宿命。全世界有七百萬到一千萬家企業,中國有將近八十萬家企業,那麼多企業當中誰能剩下?剩者為王,大浪淘沙,在殘酷的競爭中生存下來的就是王者。縱觀現今的各行各業,大多表麵上很熱鬧,一片欣欣向榮、萬紫千紅,其實對大多數企業來講隻是一場遊戲一場夢。社會應該感謝這些企業,它們實現了一定程度上財富的重新分配,千金散盡,再也不會回來。

美國名企業躲不過倒閉

最近,美國商業部公布了一組數字:美國的企業中,有68%在第一個5年內淘汰,19%可生存6至10年,隻有13%壽命超過10年。美國現在每年平均要新產生50萬家企業,但是,一年內倒閉的占40%,5年內倒閉的占80%,10年內倒閉的占96%,隻有4%能活過10年。在德國1996年平均每個月倒閉2200家。在日本1998年企業倒閉數創曆史最高記錄,僅上半年倒閉了13000多家。進入新世紀之後,企業的淘汰率更是不斷加大…… 兩位麥肯錫的顧問撰寫的頗有影響力的暢銷書《追求卓越》,曾向讀者介紹過一批"卓越企業",人們原以為這些企業都會長久生存下去,但沒過幾年,這些以前業績優秀的企業,有三分之一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危機,最終沒有擺脫被淘汰的命運。

在中國,1993年、1995年、1997年、2000年、2002年連續進行的5次全國私營企業大規模抽樣調查表明,1993年以前私營企業平均存繼周期隻有4年,2000年提高到7.02年。根據中關村科技園區最近所做的調查研究,從1995年到2003年這8年間,1995年時的企業中規模最大的前20%企業,隻有38.5%生存下來,另61.5%的企業在2003年的時候已經不複存在。生存下來的這38.5%中,隻有22.9%的企業仍然居於2003年中關村科技園區規模最大的前20%之列,其他的大部分企業規模都縮小了,還有2.1%的企業進入中關村最小淨資產企業的名單。

當今全球經濟不是很景氣,大量的企業倒閉了,在這種嚴酷的競爭環境下,誰說剩下來的企業不是好企業?曆史事實證明,世界五百強企業平均年齡42年,世界一千強企業37年,國際跨國公司12年,中國大型企業7、8年,而小型企業隻能存活2至3年。從小到大、由弱到強,堅持到最後的一定是成功企業。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不是剩下的,便是死去的,到頭來,一定是“剩者”為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