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技術指標分析(6)(2 / 3)

ADL走勢與指數走勢多數有類似效果,因而也可用趨勢線和型態研判。

漲跌比率:ADR

中文名稱為漲跌比,其實就是上升下降比。由於與ADL有一定的聯係,ADR又稱為回歸式騰落指數。ADR是由股票的上漲家數和下降家數的比值,其理論基礎是“鍾擺原理”,由於股市的供需有若鍾擺的兩個極端位置,當供給量大時,會產生物極必反的效果,則往需求方向擺動的拉力越強,反之,亦然。

1.計算公式

ADR的基本思想是觀察股票上漲家數與下降家數的比率,以看出股市目前所處的大環境。

ADR(N)=P1/P2

N值一般取14日,也有用10日或者24日,甚至更長6周,13周,26周等。

漲跌比率的計算方法與移動平均線的計算方法完全相同,如以6日為X期間時,當第七日的漲跌家數累計加入後,必須同時將第一時的漲跌家數刪除以保持6日的最新移動資料。漲跌比率所采樣的期間,決定線路上下的震蕩次數與空間,期間愈大,上下震蕩的空間愈小,反之期間愈小震蕩空間愈大。參數究竟選幾,沒有一定之規,完全由人為操縱。不過參數選擇得是否合適是很重要的。選得過大或過小都會影響ADR作用。目前,比較流行的是選擇參數為10,即以10日作為的選擇日數。ADR還可以選擇別的參數,如5,25等。ADR的圖形是以1為中心來回波動,波動幅度的大小取決於公式中分子和分母的取值。數選擇得越小,ADR上下波動的幅度就越大,曲線的起伏就越烈。數選得越大,ADR波動的幅度就越小,曲線上下越平穩,這一點同大多數技術指標是一致的。

2.運用原則

(1)當漲跌比率(R)大於1.5時,表示股價長期上漲,有超買過度的現象,股價可能要回跌。

(2)當漲跌經率(R)小於0.5時,表示股價長期下跌,有超賣過度的現象,股價可能出現反彈或回升。

(3)當漲跌比率(R)在1.5與0.5之間上下跳動時表示股價處於正常的漲跌狀況中,沒有特殊的超買或超賣現象。

(4)當漲跌比率(R)出現2以上或0.3以下時,表示股市處於大多頭市場或大空頭市場的未期,有嚴重超買或超賣現象。

(5)除了股價進入大多頭市場,或展開第二段上升行情之初期,漲跌比率有機會出現2.0以上的絕對買賣數字外,其餘次級上升行情超1.5即是賣點,且多頭市場低於0.5元現象極少,是極佳之買點。

(6)漲跌比率如果不斷下降,低於0.75,通常顯示短線買進機會。在空頭市場初期,如果降至0.75以下,通常暗示中級反彈機會,而在空頭市場末期,10日漲跌比率降至0.5以下時,為買進時機。

(7)對大勢而言,漲跌比率有先行示警作用,尤其是在短期反彈或回檔方麵,更能比圖形領先出現征兆。若圖形與漲跌比率成背馳現象,則大勢即將反轉。

阿姆氏指標:ARMS

ARMS阿姆氏指標,英文(ARMSINDEX),1967年由Richard

W·Arms,Jr所創。一年之後,這個指標被陸續引用,衍生出許多不同名稱,例如以短線交易指標(Short-TermTrad-ing

lndex)命名,采用最後兩個單字的前兩個字母,稱之為TRIN,另外還有MKDS、STKS等名稱。

1.計算公式

①R=ADI÷ADV(每日記錄)。ADI和ADV分別為上漲家數和下跌家數。

②ARMS=N天R的移動平均值。

③N的參數為4或21或55。(一般參數以21天較常用)

ARMS屬於大勢指標,是一種判斷整體股市反轉點的分析工具。本指標是以上市公司漲跌家數的比例,結合漲跌股數成交量比率,對照兩者之間關係的變化,所求出的一條比率線。這一條比率線,可以偵測成交量的流向。當ARMS指標低於1時,代表大部分成交量流向上漲股。相反的,當指標高於1時,代表大部分成交量流向下跌股。換句話說,當指標低於1時,一般被視為多頭市場;指標高於1時,一般被視為空頭市場。上述的說明,讀者容易誤會ARMS是一種多空指標,事實上ARMS指標的超買超賣作用在實際市場操作中,經常有令人滿意的表現。當指標跌至“地線”之下時,屬於超買現象,應該留意賣出的機會。當指標升至“天線”之上時,屬於超賣現象,暗示短線買入機會來臨。值得注意的是,本指標“天線”與“地線”的定義,和一般超買超賣指標的用法相反。走筆至此,讀者可能已經發現,ARMS是以1為中界線。而一般超買超賣指標,大部分都是以0或50為中界線,這是ARMS最大的特點。另一方麵,適應不同市場及不同個股,其“天線”及“地線”的位置也不相同。投資人必須經過長期的觀察之後,分別定立不同的標準。

2.運用原則

①上證指數4天ARMS指標的超賣界限為2。4,21天ARMS指標的超賣界限為1。1。

②上證指數4天ARMS指標超買界限的參考價值低,暫時不推薦,21天ARMS指標的超買界限為0。7。

③深證指數4天ARMS指標的超賣界限為1。4,21天ARMS指標的超賣界限為1。4。

④深證指數4天ARMS指標的超買界限為0。35,21天ARMS指標的超買界限為0。6,

注意!上述超買超賣值,是筆者依中國股市的特性所擬訂的標準。讀者實際運用時,尚須稍加修正其數值。

當ARMS指標上升超越至其超賣天線區時,代表整體股市正進入超賣狀態。但是,必須等到ARMS曲線,重新向下跌破其超賣天線值時,才能確認市場底部完成。反之,當ARMS指標下降超越至其超買地線區時,代表整體股市正進入超買狀態。但是,必須等到ARMS曲線,重新向上突破其超買地線值時,才能確認市場頭部完成。

在正常發展的股票市場中,一個底部或一個頭部的形成,必然都須經過“轉彎”的過程。也就是說,市場的發展,由緩角度變成高角度之後,當其即將扭轉市場的方向時,必然會將高角度重新拉回緩角度。在角度緩減的過程中,上市公司的漲幅會逐漸變化,促使ARMS指標適時產生訊號。但是,有時候市場的發展並非正常化時,則ARMS指標的訊號,會出現落後的現象。例如:市場出現猛烈利空,行情不經過角度緩減的過程,直接向下銳挫。類似這種狀況的走勢,ARMS指標的參考價值將會降低。實際上,大部分指標的訊號,對於以銳角向下回挫的頭部行情,通常一籌莫展。但是,如果我們再仔細觀察其他指標的訊息時,仍然不難發現,行情在直線暴跌之前,會事先出現一些征兆。這些征兆雖然沒辦法準確掌握行情大跌的時間,不過,至少可以提供若幹的警告。例如:行情雖處於連續的上升狀態,而某些指標卻已經開始形成一頂比一頂低的背離現象時,讀者們必須提高警覺,隨時都要保持危機意識。因此,可以說ARMS指標較適合運用於穩定成熟的市場,過分投機的行情,必須配合VR(成交量指標)、BR(情緒指標)、AR(動能指標)等等指標加以輔助。這些指標具有測量能量的作用。因此,可以在整體市場的漲跌家數差異尚未擴大之前,事先提出量能過熱的警告,彌補ARMS指標訊號遲緩的不足。

廣量衝力指標:BTI

全名(TheBreadthThrust

Index),由Dr·MartinZweig所創。本指標是一種市場動量指標,屬於超買超賣類型。它最主要的作用,在於偵測市場是否即將展開大多頭行情。很多分析師相信,股市存在著“相對力量”,與某些物理現象吻合。例如:棒球場上的競賽,經驗豐富的球迷,依據棒擊打棒球的清脆響聲,就可以判斷這一球會飛得多遠,同樣的,要判斷市場是否將產生大行情,那麼,起漲點的強勢與否可以比擬成球棒打擊的聲響,連續上漲的大陽線,代表強勁的打擊力道,後市發展成大行情的機會相當高。Dr·Zweig發現,美國股市自1945年以來,總共出現14次這種強勁的“衝力”現象。平均每一次衝力出現時,市場至少上升24.6%以上,漲幅相當可觀。因此,Dr·Zweig相信,大多數的多頭市場開始之前,都是由這種“衝力”現象所引起。總而言之,多大的力量,可以讓球飛得多遠,兩者之間成正比。有氣無力的初升力道,後市很難變成大行情。這一點,是BTI指標的理論基礎。

1.計算公式

①BI=UPW÷(UPW+DPW),UPW和DPW分別為上漲家數和下跌家數。

②BTI=BI的N天指數平均數。

③N一般以10天為基準。

2.運用原則

①61.5%是BTI的“天線”位置。

②40%是BTI的“地線”位置。

③BTI>61.5%時,市場超買,回檔機會大。

④BTI<40%時,市場超賣,反彈機會大。

⑤BTI從低於40%之下,10天之內,直線上升至61.5%之上,是一種衝力的表現,暗示未來市場發展成大行情的會大。

如果是一段多頭趨勢,能夠維持和緩有秩序地上漲,那麼,這種行情股民較能夠掌握。在緩漲或緩跌的市場,參考技術指標訊號操作時,大部分的買賣時機都非常適宜。但是,股民們心理非常清楚,股市不可能經常出現這種理想狀況。大部分時候,市場的漲跌是忽快忽慢,捉摸不定的。股市處於沮喪的穀底區時,景氣大都正處於低述期,行情平靜無波。股民長期等待,逐漸喪失投資耐心之餘,如果市場突然掀起一股驚濤巨浪,股民很難立刻應變處理,等到真正回過神來時,行情早已大幅漲升。經驗中我們常看到,行情大幅上漲之後,股民們往往會受不了誘惑,進場搶搭順風車。但是,滿懷希望跳進場之後,行情卻變成牛步拉鋸。市場雖然仍維持上升趨勢不變,但是,接下來的行情,卻是一場長時間的漲跌鋸,股民必須有超強的耐力,必須耐磨耐震,才能在這種消耗戰中獲利。初升段的大漲升,是一種“衝力”的表現。然而,很少人能在“衝力期”獲利。衝力期漲幅常常占整個波段漲幅相當大的比例,不僅利潤可觀,而且時間非常短,是一種“瞬間利潤”。BTI指標無法幫助股民獲得瞬間利潤。這種瞬間利潤的作用,隻在暗示行情未來的發展走向,便於及早擬定投資策略。由於大多頭行情,具有長期趨勢的特性,當BTI出現“衝力”訊號時,投資人應該盡量選擇長期指標,避免短線進出,才能獲得較大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