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選股智慧(2)(1 / 3)

多頭排列,是指排列方式從上至下分別為:短期,中期,長期,而且所有均線都正向上方運動,這種排列揭示出股價正處於一個強烈的多頭趨勢之中,這種趨勢還會保持一段時間。空頭排列是指排列方式從下至上分別為:短期,中期和長期,而且所有均線都正以一定的角度向下運動,這種排列說明出股價正處於一個下降趨勢之中。整理形排列是指短期,中期,長期均線都呈水平運動狀態,且相互糾纏在一起,相距非常之近,這種排列說明股價的運動暫時失去方向,等待市場決定突破方向。

最後,我們要看目前的股價處於均線係統之中的什麼位置。一般來講,股價在均線係統之上是強勢信號,股價在均線係統之下是弱勢信號,如果股價與均線係統非常接近,且股價的波動幅度很小,那麼麵臨的將是一個突破,以決定後市的方向。

股價與平均線偏離的程度也是很有用的一個指標,由於平均線的實質上反映的是一段時間以來的平均持股成本,因此股價與平均線的偏離程度可以反映出市場上獲利或套牢的投資者情況。這個指標稱為乖離率,其主要的功能是通過測算價格在波動過程中與移動平均線的偏移平分比,從而得出股價在劇烈波動時因偏離平均成本太遠而可能造成的回檔或反彈,以及價格在正常波動範圍內移動而繼續原趨勢的可信程度。一般來講,當股價偏離短線均線10%以上之後,即10日乖離率超過10%時,股價有向短期均線靠攏的要求,以消化短期獲利的壓力或空頭回補的壓力。而中期乖離率超過30%以後,中級趨勢必須修整才有進一步發展的動力。

3.應用平均線的買進法則

(1)移動平均線從下降轉為水平,並且向上移動,而收盤價從平均價的下方向上方移動與平均線相交,並超越平均線時,形成一個買進的信號。

(2)收盤價在平均線上方變動,雖然出現回跌,但並沒有跌破平均線,又回頭上升,這時也是一個買進信號。

(3)收盤價曾一度跌至平均線下方,但平均線保持上升勢頭,這時也是買入的信號。

(4)收盤價在平均線上方運動,突然暴跌,距離平均線很遠,這是超賣現象,收盤價可能回升,這是一個買進信號。

4.應用平均線的賣出法則

(1)股價在平均線上方運動,並呈現上升趨勢,離平均線越來越遠,表明近期內買入者都已獲利,隨後會有獲利回吐,這時是賣出信號。

(2)移動平均線由向上逐漸轉為水平,並且呈下降趨勢,而股價從平均價的上方與平均線相交之後跌至平均線下方,說明價格會出現較長時間的下跌,為賣出信號。

(3)收盤價在平均線下方移動,反彈時沒能漲破平均線,而且平均線正趨於下降,這是賣出信號。

(4)股價在平均線附近徘徊,而平均線正呈明顯的下降趨勢,這時也是賣出時機。

5.強勢股平均線係統的特征

移動平均線就是超勢線,股價在一段時間內,沿著一定的軌道運動,事實上,股價經常貼著這軌道運動,在趨勢沒有改變之前,不必賣出手中的股票。而趨勢線越陡峭的個股,其走勢也越強。凡是短期均線向上角度越陡的股票,反映出強的走勢,應該列入優先考慮選擇之中,這類股票的均線係統必須呈多頭排列,且每次回檔都在均線之上獲得支持,而回檔也常常用橫盤的方式來完成,股價的橫盤等待均線的上揚,一旦均線上升到接近股價的位置,便發揮出均線助漲的作用,推動股價繼續上揚,這類股票必須牢牢抓住。

分析上升趨勢線的仰角是非常重要的選股分析,一旦買入自己認為的強勢股就一定要盯住其上升趨勢,看它是否繼續維持其強勢。隻要是一條已建立的上升通道保持沒被破壞,都表示持股是完全的,新的買入者繼續加入市場,但是,投資者必須特別加以注意的是當股價的日K線每次觸及到趨勢線時,股價所作出的反應到底是獲得支持還是跌破,尤其是突破時伴隨著增加的成交量。

趨勢的改變,投資者必須特別加以警覺,因為那時多空雙方力量的轉變,絕對不要忽視這種轉變,當趨勢的改變信號甚至反轉形態出現時,就是應該換股的時候了。所以,投資者一定要選擇強勢股介入,但又要避免選擇乖離率太大的個股,因為這些股票的勢頭雖然很強,但升勢過猛需要回調整理,不如等它回調至均線附近再介入。

6.應用平均線選股的一般性的結論

(1)選股必須先分析其平均線係統排列的情況,認清該股目前所處的形勢。

(2)選股應選擇均線係統呈多頭排列的股票,這些股呈強勢,獲利的機會大。

(3)平均線反映的是大眾平均持股成本,通過分析股價與均線位置之間的關係,可以估計目前市場上獲利拋壓及空頭回補意願的強弱。

(4)在趨勢未改變之前不要拋出手中的股票。

(5)選股務必分析短期的乖離率,不宜介入乖離率太大的股票。

(6)短期均線急速上揚的股票必須注意。

(7)強勢股也應具有強勢均線係統,往往在回檔至均線附近即獲支持,這正是買入時機。

(8)通過分析均線係統可以得出一係列買賣信號,而均線係統本身反應較慢,所以應該結合日K線分析,由它們的位置關係來決定買賣策略。

選股第4招:掌握主力的動向

1.主力選股的依據

主力在市場上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中國股市的一大特點即是:各種主力對股價的影響十分明顯。然而主力並非永遠站在勝利一方的,許多時候莊家炒作失誤,也會陷入相當被動的局麵。所以對散戶投資者來講,要識別並正確地跟蹤主力,與莊家周旋,方可避免同莊家一起滅亡的命運。主力機構的操作失誤有時因為操作水平不高,有時是大勢所逼,有時因為選股不當。

主力選股的依據可以從技術麵和基本麵兩方麵去理解。在技術上,被選中的股票必須是有利於炒作的,比如盤子的大小要與操作者本身的資金量相配合,太大的資金炒作太小的股票會感覺池子太小,不能容身;太小的資金去炒作大的盤子會感到力不從心,推不動盤口。

技術的第二個考慮量,目前該股的籌碼分布情況。所謂籌碼分布,既指籌碼在不同價格上的分布,又指籌碼在不同的投資者手中的分布。從籌碼分布的狀況可以看出上方套牢區主要集中在什麼部位,在哪一類投資者手中。

技術麵考慮的第三個因素就是指目前該股的走勢,是否已經打底完成,還是正處於下跌的途中。在這些方麵的因素考慮完之後,如果認為技術上該股適合炒作,那麼還要對公司情況作出調查,了解其背景,看看有沒有隱藏的利空,或者有沒有可供炒作的題材。

從基本麵的考慮主要是指大勢的考慮。股票不是天天都可以炒作的,而炒過一段時間之後自然要作出休整,如果在大勢的末段進莊選股,自然不會有什麼好結果。基本麵的考慮還包括國家的經濟環境與政策,其它機構的動向等。

一般主力炒作某隻股票都應有相應的理由,才能引起散戶的跟進,大致有以下的理由是主力機構樂於接受的:

(1)有重大利多的股票。

(2)股本小,籌碼少,易於控製的股票。

(3)公司業績好的股票。

(4)可能資產重組的股票。

(5)想象空間大的股票,比如高科技股。

2.主力進貨的時機

主力進貨一般選在下列的時機:

(1)股價在低價區或有投資價值的時候。

(2)個股底部構築完整之時

(3)人心極度悲觀,嚴重超跌時

(4)恐慌性暴跌或長時期下跌之後

(5)了解到公司有重大利多消息之時

(6)可能有股權爭奪之時

3.主力操作的方式

主力範指市場上一股有勢力的力量,並不一定具體指某個機構或個人,因而主力的操作方式很大程度上要隨市勢的變化而變化,對中國股市而言,主力很可能是某個機構或集團,其操作方式也就帶了很大的人性色彩。這正是我們股市投機性強,波動大的原因。主力在市場的作用主要是:點火,煽風,帶動人氣,引起股價波動。可以說,正是因為主力存在才使得市場變得活潑。

成交量的變化是推動股價變化的主要動力,而籌碼的鎖定程度決定了股價波動的強烈與否。主力如果想要隨心所欲地翻雲覆雨,首先他必須控製得住籌碼,也就是說他必須透過市場吸收籌碼,而且必須要和上市公司相協調,以免上市公司與之作對。當他完全掌握了籌碼的主動權之後,才能在阻力不大的情況下操縱股價。因此,我們在選股時必須特別注意主力動向及其操作手法,才能精確判斷其做空或做多的企圖。通常主力機構在製定了操作計劃之後,就開始在市場中默默吸貨,直到能夠控製大勢之後,再進行拉升。在吸貨期,主力常以散布利空消息或打壓的方式嚇出散戶的籌碼,反複震蕩吸貨,之後才可能拉出大陽,令股價迅速遠離吸貨的成本區。在拉升一段後,主力要進行洗盤操作,使投資者對漲勢半信半疑,不敢坐順風車,這時市勢振蕩加劇,令人不安。主力洗盤時,常故作弱勢狀,以誘出信心不堅定的籌碼,令市場的平均成本提高。主力振蕩洗盤的方法常常是高出低進,迫使散戶拋出,改由令一批人接貨。或者,直接向下打壓洗盤,順便賺些差價。因此,主力洗盤階段的目的有兩個:一是完成籌碼換手,提高平均成本,二是賺取可觀的差價。當洗盤接近完成的時候,股價的波動也就越來越小,短線客無利可圖,籌碼自然穩定,很利於發起?洗盤完成之後要拉升,逼使空頭加補,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軋空行情。這一階段上升猛烈,令人不得不去追漲,這就是行情的主升段。主力拉升股價的方法包括:散發小道消息,勾結傳媒等,利用大成交量突破整理區,使技術派人士跟進,或者與上市公司合作,發布利多消息,號召散戶追高。這時籌碼的鎖定程度高,股價極易飛漲。

在主升段的末期,主力開始分批出貨,最後的主升段往往是公司利多消息最後發布的時候,也是主力出最後一批貨的時候。日K線圖形態往往是缺口向上,十字星或巨量的高開小陰線表現。主力出貨形成各種各樣的頭部,依照出貨的量的多少或者股票的盤子的大小不同而不同。有的是M頭,有的是頭肩頂,有的是單日轉向。總之,主力出清手中持股就撒手不管,股價自然難以維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