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都知道誠實是取信於人的不二法門,有多少人做到了?我欣賞王安先生的話:“我可能沒有把我知道的全部告訴你,但告訴你的,全部是真的。”我們都知道“貪”是受騙的根源,有多少人做到了“不貪”?報紙上天天講的騙人和被騙的故事都是怎麼發生的?我們都知道努力是成功的基石,大家都想成功,有多少人做到了“努力”?或許有人認為每天工作八小時就已很“努力”了,未免太簡單了些。我們都知道應該“當天的事情當天做完”,有多少人做到了?這樣的例子很多很多。這些都是不難做到的事,需要的不過在行動上應用,但大多數人都失敗了。
一位成功的投資者,他應十分留意怎樣將他的知識應用在炒股中,他不會為應用這些知識的枯燥而忽略細節。在日常生活中,獲得知識通常並不困難,困難在於用毅力應用這些知識。在炒股問題上,我是堅信“知易行難”之說的。
華爾街的家訓
炒股是老行業。在華爾街,一百年前流行的是火車股、鋼鐵股,接著流行收音機股、電視機股,後來流行的是電腦股、網絡股……每種股票的興起都代表了新的行業和人類文明的進步。在這千變萬化的股市曆史萬象中,惟一不變的是股票的運動規律。和百年前甚至更早時期的先輩一樣,現代人有著同樣的貪婪、恐懼和希望,一樣在虧損時不肯割肉,一樣滿足於小利而在股票的牛市中途退席。當年的股市充滿小道消息,今天的股市還是充滿小道消息;當年有公司做假賬,今天也有公司做假帳。
巴魯克是20世紀30年代著名的炒家。從華爾街賺夠錢後成為羅斯福總統的財經顧問。他自傳的前部分講的便是他的華爾街生涯。他父親是位著名的醫生。他剛進華爾街,父親給了他10萬美元,那時這可是一筆巨款。可這10萬美元隻撐了三年。他告訴父親已虧光10萬美金的時候,期待父親的狂怒。但他父親沒有狂怒,隻給了他信任的目光,又給了10萬美元,告訴他這是家裏最後的資產了。在第六年的時候,他第一次一筆賺到6萬美元。在自傳中,他說他明白自己從此完成了炒股的初期教育,他不再是”妄想”在華爾街生存,而是”知道”能在華爾街生存。他在自傳中充滿著對父親的崇敬。
像巴魯克這樣的前輩們和他的前輩們,用他們的經驗寫下了一條條的家訓——想在股票投資這行生存和成功所必須遵循的原則。這些原則,一百年前適用,今天適用,一百年後一樣適用,因為人性不會改變。
華爾街一代新人換舊人,每人都希望他的存在能在曆史上留下一筆,各種各樣的格言警句如恒河沙數。令我驚奇的是,華爾街在近半個世紀已沒有出現新的“家訓”。有人出了些新的規則,仔細讀之,隻不過用新文字把老的家訓重述而已,換湯不換藥。
要把所有的華爾街家訓都寫出來起碼要有兩百頁的篇幅,其中大部分是“為賦新詞強說愁”。筆者在這裏將實踐中證明最為重要的規矩整理出來。這些規矩已由很多人的實際操作證明可以遵循且行為有效,希望讀者們能牢牢記住它們。
1.止損,止損,止損!
我不知道該怎樣強調這兩字的重要,我也不知還能怎麼解釋這兩個字,這是炒股行的最高行為準則。你如果覺得自己實在沒法以比進價更低的價錢賣出手中的股票,那就趕快退出這行吧!你在這行沒有任何生存的機會。最後割一次肉,痛一次,你還能剩幾塊錢替兒子買奶粉。
2.分散風險
做這行需要有賭性,但不能做賭徒。如果你在這行玩刺激,手手下大注,夢想快快發財,那你遲早翻船說再見,而且速度會較你想像快得多。你有十次好運,第十一次好運不見得會落在你頭上。記住:你隻能承擔計算過的風險,不要把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把手頭的資本分成五至十份,在你認為至少有1:3的風險報酬比率時把其中的一份入市,同時牢記止損的最高生存原則,長期下來,不賺錢都難。新手的錯誤是太急著賺錢,手手都要豪賭,恨不得明天就成為億萬富翁。中國“財不入急門”的古訓,在這行真可以說是字字璣珠。
3.避免買太多股票
問問自己能記住幾個電話號碼?普通人是100個,你呢?手頭股票太多時,產生的結果就是注意力分散,失去對單獨股票的感覺。我一直強調,你必須隨時具備股票運動是否正常的感覺,在此基礎上才有可能控製進出場的時機。買一大堆類別不同的股票,恨不得掛牌的股票每隻都買一些,是新手的典型錯誤,因為注意力將因此分散。將注意力集中在三至五隻最有潛力的股票,隨著經驗的增加,逐漸將留意的股票增加到十至十五隻。我自己的極限是二十隻股票。讀者可以試試自己的極限何在?但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要超出自己的極限。
4.有疑問的時候,離場!
這是條很容易明白但很不容易做到的規則。很多時候,你根本就對股票的走勢失去感覺,你不知它要往上爬還是朝下跌,你也搞不清它處在升勢還是跌勢。此時,你的最佳選擇就是離場!離場不是說不炒股了,而是別碰這隻股票。如果手頭有這隻股票,賣掉!手頭沒有,別買!我們已經明了久賭能贏的技巧在於每次下注,你的獲勝概率必須超過50%,隻要你手頭還擁有沒有感覺的股票,表示你還未將賭注從賭台撤回來。當你不知這隻股票的走勢,你的贏麵隻剩下50%。專業賭徒決不會在這時把賭注留在台麵上。
別讓“專業賭徒”四字嚇壞你,每個生意人其實都是專業賭徒。你在學習成為炒股專家,對自己的要求要高一些。這時出現另一問題。炒過股的朋友都會有這樣的感覺:“當我擁有某隻股票的時候,我對它的感覺特別敏銳,股市每天算賬,它讓我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如果手中沒擁有這隻股票,我對它的注意力就不集中了。”我自己有同樣的問題,我的處理方式就是隻留下一點股票,如100股。如果虧了,我就將它當成買藥的錢,權當我買了貼讓注意力集中的藥。
5.忘掉你的入場價
坦白地講,沒有三五年的功力,交過厚厚的一大疊學費,要你忘掉進價是做不到的,但你必須明白為什麼要這麼做。今天你手中擁有的股票,按你的經驗,明天都應該會升。如果經驗告訴你這隻股票的運動不對了,明天可能會跌,那你把它留在手中幹什麼?這和你在什麼價位進價有什麼關係?之所以難以忘掉進價,這和人性中喜賺小便宜,決不願吃小虧的天性有關。如果這隻股票的價位已較你的進價為高,你脫手會很容易,因為你已賺了便宜。若低的話,你須麵對“吃虧”的選擇!普通人會找一百個“理由”再懶一會兒。朋友,“再懶一會”的價錢很高的。人很難改變自己的人性,那就試著忘掉進價吧!這樣你就能專注於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
6.別頻繁交易
我開始專職炒股的時候,每天不買或賣上一次就覺得自己沒完成當天的工作。我以炒股為生,不炒不就是沒事幹?這可是我的工作啊!結果我為此付出了巨額的學費。
當經驗累積到一定地步,你就會明白股市不是每天都有盈利機會的。你覺得不買不賣就沒事幹,缺少刺激,代價是每次出入場的手續費。除了手續費之外,每天買賣都帶給你情緒的波動,衝散了冷靜觀察股市的注意力。可以這麼說,在你留意跟蹤的股票中,每天都有70%勝算的交易機會是騙人的。頻繁交易常常是因為枯燥無聊。頻繁交易不僅損失手續費,同時使交易的質量降低。
7.不要向下攤平
犯了錯,不是老老實實地認錯,重新開始,抱著僥幸心理,向下攤平,把平均進價降低,希望股票小有反彈就能挽回損失,甚至賺錢。這是常人的想法和做法,在這行則是破產的捷徑。英國的巴林銀行就這樣全了。上海石化在美國掛牌上市,1997年最高曾達到每股45美元。從45跌到35,很低了吧?是不是再補上2000股?再跌到25美元,你準備怎麼辦?還往不往下攤?結果上海石化一路跌到每股10美元。作為股票投資人,這樣的好戲隻要上演一出,你就全部被套牢,等它升回45美元?或許有可能,但這是兩年後還是二十年後才會發生的事則誰也說不清!如果永遠不回去呢?這樣被燙一次,你將不再有膽量繼續炒股。假如幸運地市場給你一個解套的機會,你會馬上套現把錢放在米缸裏,還是天天摸到錢放心。再見了,又一位交了學費畢不了業的學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