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是走了多遠,走到了哪裏,此刻已是夜深人靜,四周黑漆漆一片。
突然間,沈驍陽當空吹起一聲口哨。
隻見他抬頭望向的地方像是搭的一個眺望台,雖然四周黑暗,看不真切,但那高聳越過周圍灌木的剪影就像個眺望台。很快,那上麵果然是有人的。有一個人不知從哪裏舉起個火把,在那裏搖晃了兩下。
真是奇人奇事!這種情景我隻在電視劇裏頭看過,就像神秘組織接頭似的。
“姑娘來。”沈驍陽伸手過來抓住我,“小心腳下,”扶著我往前走了約莫十幾步,眼前突然豁然開朗。
我不知這裏是山脊還是山腰,但眼前突然出現一大片平原。平原上建了許多房子,房子與房子間還有模有樣地砌了青石板的道路,道路兩邊還有火把做的路燈,活象個小城鎮。
這一切究竟是怎麼建立起來的?真是令人歎服!
“這地方是誰設計的?”我不禁脫口而出,不等沈驍陽領路,我就徑自朝那小城衝去。
“我義兄——李為儂是也。哈哈哈……”沈驍陽在我身後大笑著說。
果然是個好地方。真是神奇!這李為儂到底是何方神聖,竟有如此想法!鑽入下麵的小城,發現更為精致處比比皆是,房子的造型雖古樸簡易大方,但頗具韻味,加之四周雜植的一些花草樹木,這裏儼然是個陶淵明口中的桃花源嘛!
“姑娘,”沈驍陽追趕上來,走在我身側,“天色已晚,不如我先安排姑娘歇息吧,待明日天明再帶姑娘好好轉轉。”
“也好。”畢竟這天色暗了,借著火把之光也不能看得仔細,不如明早好好參觀參觀,他不是說還有果園、藥材什麼的麼。我好象參加了農家樂的旅遊團似的,有那麼幾分興奮與好奇。
“姑娘這邊請。”沈驍陽帶著我七拐八拐地來到一處房屋麵前。
這房子與其他的好象略有些不同,比其他的更高一些,周圍用籬笆圍起來的小小院落裏栽種著竹,這裏的主人喜歡竹?竹總讓人聯想到高潔不屈的品質,難不成這裏的主人也是像竹一樣的人?
“姑娘進去吧,明早我來接姑娘。”沈驍陽催促著我趕緊進去,“哦,對了姑娘餓了吧?”他從衣服裏掏出來一個布包,打開後裏麵是幾塊香噴噴的燒餅。
我擺擺手,“我不餓,多謝了。”隨即走進那個房子。那房子裏麵的擺設極為簡單,前麵是竹編的桌椅像是一個小廳,牆上還掛著一幅字,是一首詩: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歸。
欲尋芳草去,惜與故人違。
當路誰相假,知音世所稀。
隻應守寂寞,還推故園扉。
我記得這首詩應該是唐代的大詩人孟浩然所作的《留別王維》。當時盛行酬和之詩,這一首正是兩位大詩人唱和之作的其中一首。
屋內有詩,屋外有竹,想來這家主人一定是附庸風雅之輩。但事有蹊蹺,沈驍陽不是說他們是農民出生,怎習得如此之學問,在古代不是隻有達官顯貴或是商賈富庶人家才會讀書習字的嘛,難道他們的家鄉,民風如此之聖賢?
想來,這裏是宋朝,宋朝重文輕武,無論是農家也好、富賈也罷,對文學的推崇與造詣可見一斑。
再往裏走就是臥室了,一張簡單的竹塌,上麵掛著淺灰色的帳子。我走過去掀開帳子,床上鋪著一床藍布被子,我毫不客氣地撲倒下來,被子鬆軟,聞起來有陽光的味道,床上也很幹淨,看來這位主人不僅品性高雅,還是個整潔愛幹淨的人,瞧這房間收拾的~
想著想著,睡意襲來……
“咚——”原來應該安靜的早晨,我卻被一隻黃銅麵盆撞擊木架子的聲音驚醒!
是誰啊?!
我正要發作,隻見一位如花似玉的姑娘赫然立於我的麵前。那姑娘濃眉大眼,俏麗的鼻子,櫻桃的口,著一身降紅色的衣裳,雙手叉腰,怒目瞪著我!怪怪!這一大早,這是什麼陣勢?!
“起來——!快給我起來!”那姑娘叫囂著向我撲來,活象一隻猛虎。
我定定地看她,不知她是誰,要做什麼。但畢竟這是人家的地兒,我還是看看情形再說,大不了參觀過後,我就走人好了。
“快,趕緊梳洗一下。”那女子扔過來一條粗布,像是給我洗臉用的,我簡單把布放進銅盆裏濕了濕,在臉上抹了幾下。又環顧四周,這裏看來也沒有鏡子,我把粗布放下表示已經完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