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穀子,姓王名詡(或利),又名王禪,號玄微子,春秋時衛國朝歌(今河南祺縣)人。由於他經常入雲夢山采藥修道,又因隱居在周陽城清溪之鬼穀,故自稱鬼穀先生,後人稱其為“王禪老祖”,是先秦諸子之一。其所著《鬼穀子》一書,又稱《捭闔策》。內容十分豐富,涉及政治、軍事、外交等領域,而且都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
鬼穀子是先秦諸子中難得一見的奇才,他通天徹地,而且兼顧數家學問。在玄學方麵,他善於預測,而且精確;在兵學方麵,他善於排兵布陣,變化無窮,鬼神莫測;在縱橫方麵,他明理審勢,出口成章,萬人難當;在出世學方麵,他修身養性,祛病延壽。
鬼穀子曾任楚國宰相,後歸隱衛國授徒,門下弟子有蘇秦、張儀、孫臏、龐涓等。尤其是蘇秦和張儀,是戰國政壇上最為耀眼的兩顆明星,同時又是最為出色的兩大外交家。蘇秦同時身配六國相印,到處遊說,聯合六國共抗強秦,在世界史上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而張儀則憑借著高超的智謀和辯術成為秦國的宰相,並最終瓦解了蘇秦生前所建立起來的六國合縱,使秦國最終統一了天下。
蘇秦和張儀雖然都是出自鬼穀子的門下,但蘇秦主張的是合縱策略,而張儀主張的則是連橫策略,可以說兩個人的策略是背道而馳的。由此可見,鬼穀子的教育觀是十分先進的,所謂的因材施教,主張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其實早在鬼穀子那裏就有了,而且還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後來,《史記》的作者司馬遷曾經這樣高度評價蘇秦和張儀:“此兩人真傾危之士!”
相比於縱橫在政壇上的蘇秦和張儀,孫臏與龐涓也毫不遜色,因為他倆後來都成了戰國時期的大軍事家。曆史上著名的“圍魏救趙”經典戰例,就是在這對師兄弟之間展開的。尤其是孫臏,不但在戰場上叱吒風雲、扭轉乾坤,名揚天下,而且在軍事理論研究方麵也有自己的獨到見解,寫出了流芳百世的《孫臏兵法》,在曆史上久負盛名,與兵聖孫武的《孫子兵法》並稱“孫子”,至今猶以“兵聖兩孫子”的美稱載譽中外。
能夠培養出蘇秦、張儀、孫臏、龐涓這樣傑出的學生,可見鬼穀子是多麼的高明了。鬼穀子的教育風格,與那些照本宣科的教師不同,他是自己親自編寫教材。而這些教材的主要內容就是《鬼穀子》和《本經陰符七術》。《鬼穀子》側重於權謀策略及言談辯論技巧,《本經陰符七術》則集中於講養神蓄銳之道。《鬼穀子》共有十四篇,其中第十三、十四篇已失傳。《本經陰符七術》的前三篇主要闡述如何充實意誌,涵養精神;後四篇則討論如何將內在的精神運用於外,以及如何運用內在的心誌去處理外在的事物。
當然,鬼穀子所代表的縱橫家,所強調的是權謀策略和言談辯論的技巧,其思想與儒家所推崇的仁義道德大相徑庭。因此,曆代學者對《鬼穀子》一書推崇者甚少,而譏詆者卻極多。而之所以這樣,與儒家思想長期在中國占據統治地位是息息相關的。但實際上,鬼穀子本人既有政治家的胸襟、謀略,又有外交家的縱橫、雄辯,更兼有陰陽家的預言、神算,可謂是一代奇才、全才。
我們都知道,春秋戰國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形成初期,也是古代封建社會的黃金時代,中華民族的許多特質,就是在這一時期開始萌芽甚至是定型的。
時至今日,世界的變幻似乎與兩千多年前春秋戰國的格局不謀而合。尤其是隨著中國加入了WTO之後,市場經濟一體化的時代也隨之來臨了。麵對著日益激烈的商業競爭和越來越複雜的市場格局,鬼穀子的縱橫之術對於今天的我們來說,就更具有積極的借鑒作用。
《鬼穀子叫我們精明點》主要依據《鬼穀子》的權威原著,博采眾家之長,精選出鬼穀子最為經典和實用的名言,然後通過曆史故事、謀略故事以及商場案例對其進行深入的解讀。其深刻的思想、通俗的解析,使本書更具哲理性、故事性、可讀性和實用性。希望讀者朋友能夠通過本書,巧學鬼穀子,活用鬼穀子,從而擁有一個圓融、幸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