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身世(1 / 2)

我叫田靖華,是一個孤兒,父母都死在戰亂造成的饑荒中了,但我卻僥幸挺了過來。我的家在雲國境內一個偏僻的山溝裏,這偏僻山溝的幾十裏外的一座小山則再也不是默默無聞。這全都是因為在這裏有這片大陸上最厲害的一個武學門派————清風觀。

清風觀是一個道觀,裏麵主要是些道士,他們都身懷絕技,尤其在劍的運用方麵。在二百年前,清風觀中出了一名俗家弟子王化麟,他學成下山後,投軍從戎,並將劍法揉入槍法之中,自成一代宗師。他不但武藝超群,更熟讀兵法,為雲帝國的創立奠定了基礎,立下了赫赫戰功。他死後,武功似乎沒有傳下來,但他卻埋在雲帝國的皇陵中,享受萬世祭祀。

雲帝國從此特別重視清風觀,經常給予經濟上的幫助,大內皇宮侍衛中也有不少清風觀的門徒。在這多事之秋,很多習武之人慕名而來,更增聲勢。目前清風觀的觀主是武林四大宗師級高手之一的“霜”尚信之。由於門徒的增多,良莠不齊。清風觀在招收門徒時十分嚴格,縱使被選中,最初的老師也隻是些清風觀中較優秀、較年長的弟子。隻有資質、性情、品格極佳、天資聰穎而又勤奮的人才會逐級上升,大部分在學過一些最基本的功夫後便被攆下了山,這些人仍不會算做清風弟子的。而那些更厲害的弟子則會分給清風派中最厲害的包括尚信之在內的四名高手做弟子,仍是學習最基本的劍理,此時仍會由年長的師兄們教授清風觀諸如“同一劍法”等最基本的武功,基礎學好後師父們才開始傳授較高的武功,最後便可以學習門派中最厲害的“玄世劍法”以及“渾元真氣”,不過都還是初級,普通人往往要花幾十年才能參悟“玄世劍法”以及“渾元真氣”的真諦,窺頂級武功的精妙。

我的家離清風觀不是很遠,父母死後不久,六國達成協議,停戰了。我便被鄰居送到了清風觀,那裏的道士收留了幾十名和我有類似經曆的小孩。

我便在清風觀成長起來。

清風觀並不是隻學武藝,師兄們也教我們識字、讀書,我反而更喜歡讀書,雖然並沒有讀過多少。也許是我前生修來的福分,我竟然被尚信之選中了做弟子。不過後來我才知道,這並不是件很值得高興的事,至少很多人看起來不是。

師父五十多歲,長的慈眉善目,和藹可親,整天一副漫不經心的樣子,一點兒也沒有大宗師的架子,讓人覺得就是自己家的老爺爺。我們都經常和他開玩笑,他經常憑借高深的武功躲過我們的“暗算”,有時他也會中計,但一點兒也不生氣。他管的我們不是很嚴,幾乎可以說很懶散了。但他卻很關心我們的生活,經常與我們談心。沒事的時候,師父經常給我們講一些大道理,關於做人的道理。為此師父經常自詡為“誨人不倦”,但其他師叔的門下弟子都暗地裏叫他“毀人不倦”。據說是因為十五年前師父曾經招過三名弟子,他就經常給他們講這些東西。最後我這三位師兄受到師父的感召,在略有所成後都放棄了學習武功,有一個從商的,有一個務農的,另外一個不知道幹什麼去了,總之他們是按照師父的吩咐去享受生活了。從此,師父就有了那個外號。

師父現在一共隻有三個徒弟,封子超、魏悅和我,都是他認為資質極佳的人。

封子超是與我一起長大的師兄,他雖比我大一歲半,但卻隻比我早到了清風山兩天。他是個不太愛說話的人,但我和他是好朋友,受他的影響,我也變的很愛靜。他的悟性奇高,什麼都一學就會,並且能夠舉一反三,自創新招,深得師叔們器重。就連師父也說他會是我們清風觀百年難得一遇的奇才。為此,他成了我的半個老師,經常幫我講解動作的要領或者做示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