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具有品位:自然體現出綜合素質(1 / 3)

第五章具有品位:自然體現出綜合素質

亞洲第一富婆龔如心的忙中閑趣

華懋集團是香港最大的私營地產商之一,在香港有200多個開發項目,華懋集團的樓宇遍布香港,而華懋集團的現任董事長龔如心卻是個尋常女性。

起初,人們對龔如心持懷疑態度,因為她別出心裁的穿著打扮,使人們無法把她與商界女強人形象相提並論,《資本家》雜誌曾形容她:“活像蹦蹦跳跳地趕往市場的時髦少女”。

龔如心也曾壓力很大。她說:“我做得好的時候,人家說都是因為我有先生打下的基業;事情不理想時,他們說我拖垮了我先生的公司。”但隨著丈夫王德輝的失蹤,龔如心終於擺脫了丈夫的陰影,也才敢道出自己的心聲:“我喜歡慈禧太後和吳儀”。

難怪龔如心自恃甚高,她的確有著很高的領導才能。她為人比較低調,投資情況絕少主動曝光。但她對工作一絲不苟,每天親自聆聽下屬彙報業務發展情況的時間都要超過1個小時。經過幾年奮鬥,華懋比王德輝主管時更加有影響力,發展勢頭也越來越大。

龔如心從1994年開始不斷收購物業,斥資逾40億港元,一口氣鯨吞香港中區多棟商廈,成為中環女地王。當年她以6.5億港元購入華人銀行大廈,以8.8億港元購入宏記大廈,更以10億港元購入東方有色中心,鋒頭一時無人可比。

除了香港的投資外,龔如心又在上海大肆收購物業,上海和平飯店亦是她數年前購入的物業,她還投資了北京小型飛機廠及高科技項目。如今她對開發中國西部亦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曾親自到西部考察。

至今,華懋集團仍有200多幢樓房出租,每年收租30億港元。龔如心在海外的投資名單亦可列出一長串。最近幾年,她的“主攻方向”是英國市場。她最輝煌的戰績,是於1993年用3000萬英鎊(約合3.42億港元)買下了英國一家房地產公司14%的股票。到了2000年,這筆7年前的大膽投資已經增值4倍!不久前,她又通過控股的英國某公司,收購了俄羅斯的大片森林、石油、金礦等資源性企業。

1997年7月,美國《福布斯》雜誌公布的世界超級富豪榜中,龔如心以70億美元的個人資產名列世界華人女首富。

2001年6月,龔如心再次被《福布斯》評為亞洲“身價”最高的女性,名列全球超級富豪排行榜第109位。由於華懋集團經營情況十分樂觀,有傳媒預計,龔如心有望將在不日躋身全球前100富之列。

龔如心雖然家資億萬,但她個人生活卻很節儉,據調查她每月的個人支出不足3000港元。她平時不上街也不買東西,有好多朋友親手做衣服和皮包給她;頭發自己剪,護膚品也隻用非常簡單和普通的產品,甚至不會到美容院去洗麵。她經常工作到淩晨兩三點鍾才睡覺,早上9時前又到了公司,“根本就沒有空閑時間可以花錢!”她隻是在周日放假時稍稍起晚一點,但是下午會重新開始工作。至於消遣,她覺得工作本身已是“最好的消遣”。

龔如心對坐騎的態度十分隨便。據悉,她的4部車裏,最好的隻是一輛卡迪拉克。她有時坐著極普通的轎車就匆匆趕往賣樓宣傳活動場所。

著裝上,龔如心偏好自行搭配,穿普通的自己喜歡的,不理會社會流行什麼。

飲食上,龔如心也很少吃她認為“貴得要命”的海鮮產品,卻偏愛於青椒、胡蘿卜小菜。外出公幹或是在港巡視樓盤,麥當勞、肯德基常是她的快餐。她不能允許“餐桌上的浪費”,吃不了的時候,自己打包帶回去。華懋有一次開樓盤,負責按揭的銀行送幾盒蛋糕到地盤售樓處慰勞員工,在場的龔如心毫不客氣,把剩下的蛋糕全部帶走。

惟一讓人感到神秘的是龔如心的住所,她行蹤不定,連她的妹妹也不了解她芳蹤何在。

龔如心的興趣很多,但時間很緊,做事、坐車、吃飯、睡覺,生活得有些單調。偶有餘暇,她喜歡跳舞、看話劇、看藝術展覽。除話劇外,中國傳統的折子戲也是她鍾愛的。她喜歡讀魯迅的小說,認為魯迅的小說簡潔而深刻。

曆經數次情感風雨,龔如心已習慣獨處,除了工作,養狗便成了她最大的娛樂。也許她把養狗看成了一種精神上的寄托。

龔如心就是這樣一個富有而不狂傲,獨居而又不孤寂且興趣又廣泛的非常女性,人們都以“60歲的年齡,40歲的外貌,20歲的心境”來形容龔如心。鞏俐的自我滿足與平凡追求

鞏俐已是世界矚目的國際明星,按常理看,她這個國際人物應該有很大的價值了,然而,她卻好像並不知道自己的價值。名導演陳凱歌曾這麼評價過鞏俐,她是那種天生不去設計自己,不去刻意追求名與利的人,她做什麼都是跟著感覺走,自己高興做什麼就做什麼,所以她不想也不願為名利所累。她從不在物質上與別人攀比,這是她與生俱來的性格本色。甚至在她“走紅”以後也還保持不變。

鞏俐是個踏踏實實,從不幻想完美的人,她很注重生活質感,從小就喜歡聽鄧麗君的歌。後來鄧麗君英年早逝,對鞏俐打擊很大。她說:“每個人每天努力工作,是希望能生活得更好。如果連活著都不可能,還談什麼活得好不好。”所以,她覺得人應該保重身體,享受生活。工作當然重要,但在工作之餘,也應該有屬於自己的生活,這樣才算活得完美。

癡迷鞏俐的人很多,例如觀眾就很喜歡她,都以她為心中偶像,然而,鞏俐雖然知道自己的國際影響和自己先天具備的條件,可她並不把這些看得很重要。她這種不在意的態度會讓很多愛她喜歡她或欣賞她的人著急,但這也恰好是她的個性中最真最可愛的一麵。

拋開一切五光十色的光環去看鞏俐,她實際上隻是一個單純的甚至帶點純情的女孩。她對於與擁有顯赫地位的人物的交往幾乎沒有興趣,卻把一些喜歡電影、與她年齡相近的女孩當作朋友,並且允許對她的表演品頭論足。她喜歡安靜,不願見太多的人,不願交際……可命運偏偏將她推上明星的位置,迫使她不得不去應酬。

鞏俐是個喜歡自由自在的人,她不會為了工作而限製自己的自由,她說:“我一直很自由,接片子時基本是喜歡的就拍,不喜歡的就不拍,沒有把自己框住,也沒有什麼壓力。我沒給自己規定今年是高產年了,明年又是低產年了。好像有人說,‘鞏俐你怎麼沒有壓力呢?把自己養得又白又胖的。’我隻是不喜歡自己給自己壓力,也不喜歡別人給我壓力,一有壓力就受不了了。有好戲就拍。也沒有每年拍幾部片子的想法,也沒經營什麼公司,沒有人管我。我是一個自由人,所以我願意拍就拍,喜歡拍就拍,不喜歡就說不喜歡,以後再合作好了。我沒有把自己框住,所以沒有壓力。平常閑下來,就與朋友聊聊天,看看家裏人。我喜歡比較輕鬆自由的生活,不喜歡有壓力,不喜歡別人來管我。”

鞏俐還是個容易滿足的人,她對許多問題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也很開通,“我想通了很多問題。我覺得人活在世界上,不是說你有多少錢就能怎麼樣,最主要的是你能不能滿足。你滿足的話,可以生活得很好。你永遠不滿足,就永遠覺得累。我周圍有很多老板,他們都說很累,那是因為他們永遠不滿足。他們不滿足他們的錢,他們總想多掙,掙得越多他們就越不滿足,生活就越辛苦,連自己的業餘愛好都沒有,這有什麼意思?人一生要這樣活著就沒勁了,掙那麼多錢有什麼用?夠吃夠喝就行了。名利都是身外之物,幹點自己願意幹的事情最好。人最重要的就是要知足。”

鞏俐並不是個隨便交友的人,她擇友時不看對方是否有錢,也不看對方是否有地位,但是一定要談得來。鞏俐結交的朋友,無論男的女的,基本上年紀都比她大,40歲以上的居多。鞏俐覺得跟他們在一塊兒有種安全感,畢竟他們是過來人,和他們聊天,看他們做事,能學到很多東西,有收獲,可有時候她也會害怕,怕總跟他們在一起,自己會提前老化了。好在她的這些朋友們都貪玩兒,在一起玩得很開心。可能因為年齡上的差距,他們都慣著她,讓著她,所以玩著玩著她就成了“頭兒”了,都聽鞏俐的。鞏俐平時喜歡胡說八道,編一些形形色色的故事。朋友們知道她有這個嗜好,紛紛給她提供素材,讓她編故事。鞏俐也每次都能不負重望,故事編得有聲有色,朋友聽了高興,再去跟他們的朋友講,有時候一著急,講著講著就忘了,這時候他們就會把電話打到香港,問鞏俐故事後來怎麼著了。

鞏俐喜歡直來直去、坦誠相待的朋友,不喜歡隻停留在表麵上的,你好我好全都好的人。她說她要的是真的朋友。

鞏俐對蘇菲·瑪索早就情有獨鍾,她說她很喜歡蘇菲·瑪索,因為蘇菲是個很好、很漂亮的演員。早在當年隨自己的第一部電影《紅高粱》去參加戛納電影節時,她就看到了蘇菲。“那時她是大牌明星,我想上去找她簽名,可又不好意思。我手裏拿著相機,真想和她合張影,可惜膽子太小,沒有拍成。上次她來香港作宣傳,我也看見了她,可是仍然沒有機會在一起交流。蘇菲的樣子讓我們東方人很能接受。”

前些年,鞏俐心中還有一個銀幕偶像,那就是梅麗爾·斯特裏普。談到梅麗爾,鞏俐眼中閃射出仰慕之情:“梅麗爾·斯特裏普並不十分漂亮,但她的演技精湛,把所詮釋的角色都演活了。她的神態舉止給人以很強的美感。我從來都不會錯過她主演的任何一部影片。”

鞏俐非常欣賞梅麗爾在《索菲的選擇》、《克萊默夫婦》等多部影片中的表演,認為她演技高,氣質好,是文學碩士,還能用不同的語言演不同的人物。鞏俐崇拜梅麗爾的心情,就像影迷崇拜自己喜歡的影星一樣。鞏俐的迷人之處就在於她是一個生活在現實中的女性,她有喜、有悲、有喜好、有憎惡,她美就美在是一個生活中的國際明星。有品位更需有韻味

(1)性感身材

性感身材是上天的恩賜,能夠令人賞心悅目。但它不是人造的碩胸、肥臀、蜂腰的性感。她的肢體語言不會作放浪的暗示,卻對女性的韻味把握得恰到好處。即使她靜立不動,依然春光如泄,讀上去像一首風情詩。

(2)天使笑容

笑起來燦爛若仙,好似亮麗的天空。不會淫笑、狂笑,而是嬌嗔地笑,帶一點點女性的矜持,帶一點點誘惑。

(3)服飾

服飾體現的是一種韻味、一種情調,絕不刻意追求性感。她也穿玻璃絲襪,但在她看來,黑色的網眼襪過於性感招搖;她更傾向選肉色或藕色絲襪,那可以使她的美腿更迷人,她腿上的風情更顯得含蓄與收斂。

(4)眼神

春色蕩漾,勾人魂魄,但絕不狂野。讀得出明媚,卻不滯澀。讀得出風情萬種。

(5)音色

音色甜美、動人,隻聞其聲,足以讓人想入非非。即使嗲聲亦不讓人感到妖冶;適度纏綿,不會使人膩惡。

(6)香水

她不想選用更典雅的香水,也不想選用過於強烈、性感的香型。她願意在芳香中存在,而且這芳香又比較迷人,那她便是一首風情小詩,足以引起別人注意,閱讀她使人感到別有韻味。

(7)天性

風情是得天獨厚的天資,是風情女性獨特魅力的源泉,風情不是靠模仿就能獲得的。風情需要自然地流露。在調製風情的過程中,因天性使然,她永遠是天賦的自然形態。

(8)修養

女性的悟性一半來自修養。它需要修煉學識,修煉人格、修煉文化、真正地理解女性風情本質,張揚得有板有眼,斂放得當。把女性生命中美好嬌豔釋放出來,又不走火入魔地使自己淪落於賣弄。

(9)身份

女性具有千張麵孔、萬種身份,而每一張、每一種都有自己獨特的韻味。當她成為戀人時,她可以有西施般的風情;當她成為妻子時,她便有嬌妻般的情懷;當她成為母親時,她的韻味就比較成熟,具有慈母情懷;當她半老徐娘時,雖然風韻尤存,但畢竟經曆了太多的人生滄桑,韻味也就變得醇厚、濃重,充滿質感。這是韻味的四季風景。

從一個人韻味的舉止裏可以看到一種文化教養,當韻味成為一種自然的氣質時,一定顯得成熟、溫柔;韻味需要一種環境,如果隻注重把居室清理得幹幹淨淨、一塵不染,而不去追尋“文化餐”,不去追“時尚”與“潮流”,那何談韻味。讓自己的品位高雅起來

我們固然不能決定自己生於何家,但幸運的是我們可以選擇自己的道路,是做一個頗有姿色的裝飾品或是粗俗低級的女性,還是成為一個散發迷人魅力的高雅女性呢?結果是不言而喻的。

在今天的社會中,女性已有絕對的平等地位與機會,而且為女性的服務比男人的更加無微不至。從服裝到化妝品,從健身到美容,從上學到就業,從婚姻到家庭,任何一個女性都可以讓自己美麗起來,讓自己富有高雅的格調。當然前提是正確的認識與持續不懈的努力行動。

高雅的內涵非常豐富,也沒有一成不變的硬性標準,屬於感覺上的一個模糊抽象的概念,是一個綜合素質達到一定境界後的自然體現。

談到高雅,這裏有幾個很深的誤區,有許多人認為地位是高雅的前提,也就是說高雅隻能用於那些名媛明星、闊太太、貴婦人等,是上流社會的專用詞彙,這實際上是曲解了高雅的含義,高雅是指一個人的品味格調、韻致情懷、風度器宇等,是一個人內在修養境界的外在體現。一般來說,它跟知識的關係最密切,古語說“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三代雅人多”,講的就是這個道理。當然如果很少出席一些高層次的社交場合,可能會對一些禮儀應對等不夠熟悉,偶爾一去會有些不自然,這很正常,隻是一個經驗見識的問題,並不能說明你就不如那些經常出入的女性有品味,不高雅,權勢地位與高雅品味並無必然聯係。

有一些人認為高雅是做出來給別人看的,這也不對,高雅的人是那種脫離低級趣味,追求高尚的人,並不是冷冰冰地故作高傲,孤芳自賞,裝深沉,不理人。它不是說我今天想高雅一點就能表現得高雅一點,這是裝扮不出來的,拿捏不出來的。為了表現給別人看而去“高雅”,隻能算作一種做作與矯情,反而更透出淺薄與庸俗,自然得體其實就是一種風韻,別人看起來很雅的東西也許不適合你呢。請你記住:任何的高雅都是有個性體現的,絕不是千篇一律的模式,不要幹東施效顰的傻事。

還有人認為,隻有美麗,才能產生高雅,這也不見得,美麗不見得高雅,而高雅也未必一定美麗。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才貌雙全,而高雅實際上就是才華的外在體現方式之一。二者兼得固然是好,可以說是女性中的“精品”,但有時不能十全十美,二者之間如僅能選擇一樣的話,你會選擇高雅還是選擇美麗呢?品位來自於經驗

Tip:无需注册登录,“足迹” 会自动保存您的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