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上麵的分析,你可能認識到了擁有成功婚姻的重要性,但是接下來,怎麼樣才能判斷一個男人是不是你的“他”呢?
他有大房子,開豪車?
他是博士、博士後?
他是青年才俊?
女人要明白,在婚姻裏,男人的財富和地位是錦上添花的東西,無論它們多麼誘惑,都不能成為你嫁給一個男人的全部理由。在婚後幾十年的漫長歲月裏,和你一起聊天、吃飯、撫養孩子的是那個被你稱作“老公”的人,而不是一麻袋人民幣和一大摞榮譽證書。
另外,金錢、權力這些附加價值不僅隻吸引你一個人,它們同樣像磁鐵一樣吸引著其餘的女人。稍不留意,就會讓一個家庭由“人民內部矛盾”轉化為“敵我矛盾”。
人的一生,萬貫家財可以慢慢積累,硬件可以升級,但性格卻是很難改變的,因此,在婚姻中真正需要和你契合的是男人的性格。
女人如果不想在婚後為了如何改變男人的臭脾氣、壞習慣而苦惱,就要學會在結婚前睜大眼、挑對人,判斷出兩個人的性格是否合適,而不是單純因為某個男人經濟上的富有或者外貌上的帥氣而淪陷,然後在結婚後眼淚鼻涕地做事後諸葛亮,“他很富,但不是我的主;他很帥,但不是我的菜”。
你選中的男人是高富帥也好,碩士博士也罷,這都不能說明你的眼光好,真正能證明你眼光毒辣的,是選中了一個性格契合的男人。
那麼究竟該如何判斷兩個人的性格是否契合呢?
首先,要選擇一個和自己共度一生的伴侶,先要認清自己的性格。
如果你性格內向,卻偏偏自認為是外向,而且還找了一個同樣內向的先生,那婚後恐怕要彼此“惜字如金”地過大半輩子了。如果你性格強勢,卻非要表現出一副小鳥依人的樣子,然後還嫁了一個大男子主義的男人,那麼婚後的衝擊和碰撞就完全成了自作孽。
有個張阿姨,常來我家和我媽嘮嗑,有次聊到她的老公,她竟然說他們兩個的結合其實是一個錯誤。
這勾起了我的好奇心。
張阿姨說,她和那個時候的女孩子一樣,也是通過相親的方式認識現在的老公魏叔叔的。
初次見麵的時候,魏叔叔不苟言笑、正襟危坐的樣子顯得十分拘謹。張阿姨平時不怎麼說話,可是為了調節氣氛,她盡量表現得活潑開朗,兩人相處得倒也非常融洽。臨別的時候,魏叔叔還小聲對她說,“我喜歡性格開朗的女孩,你笑起來的樣子真好看。”
後麵幾次見麵,張阿姨在魏叔叔的暗示下表現得更為活潑,她自己都驚訝於這種變化,她甚至覺得魏叔叔就是那個可以改變她性格的人。
沒多久兩人結婚了,婚後的張阿姨逐漸恢複了她原本文靜又有點執拗的個性,魏叔叔本身又是比較自閉內向的人,兩個人的話越來越少。更要命的是當遇到問題的時候,兩個人會不約而同地選擇生悶氣,誰也不主動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隨後便是一場冷戰接著一場冷戰。
後來兩人有了孩子,婚後三十多年來,兩個人除了孩子的問題,其餘都是各自處理各自的事情,各自為政,互不幹擾,婚姻也變成了名存實亡。
在這個例子中,張阿姨就是錯誤估計了自己的真實性格,將自己麵對特定環境時的個別性格和自己大部分時候的典型性格錯畫了等號。
想要擁有一個和自己性格契合的伴侶,必須先進行自省,了解自己的性格。婚姻中性格衝突的伴侶隻會放大人生中的瑕疵,哪怕一個芝麻大小的漏洞也會被撕扯得越來越大,直到將彼此傷害得體無完膚。
其次,要判斷一個男人是不是你的完美先生,還要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去了解他真正的性格。
他天天送花給你,電話短信不斷就是真的浪漫嗎?他沉默寡言,習慣默默傾聽就是真的成熟穩重嗎?都不見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