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我提高當作一種習慣(1 / 2)

把自我提高當作一種習慣

當教育被忽視了之後,不管是因為沒有機會還是沒有利用好機會,自我提高或許是最後剩下的希望。在我們身邊自我提高的機會很多,自我提高可以得到很多的幫助。現在有很多便宜的書和公共圖書館,我們沒有理由不利用這些豐富的資源來提高我們自己的水平,增加我們的知識。

大約在50年乃至一個世紀之前,獲取知識遇到的困難和障礙可能是你無法想像的:書籍缺乏,並且價格昂貴,夜晚隻能在蠟燭的暗淡光線下看書,工作太久而沒有時間學習,為了有精力學習需要克服體力的極度疲勞。

即使在如此艱難的日子裏,很多偉大的成功者照樣取得了非凡的成就,這使我們驚歎不已。而我們想到殘疾、畸形、聾啞、體弱多病、饑餓、寒冷等等這些會阻礙受教育的因素的時候,我們不得不為我們自己感到羞愧。因為這個充滿機會和幫助的時代,給我們提供了大量豐富的學習機遇和自我提高的機會,而我們實在是利用得太少。

自我提高至少反映了提高自己的願望。如果存在這種願望,那麼隻要戰勝了追求舒適和安逸的心理就會獲得自我提高。你不能花太多時間來看小說、玩撲克、打台球、閑逛、侃大山,一分一秒的空閑時間都能派上用場。在自我提高的前進道路上有一頭獅子——自我縱容,隻有戰勝了這個敵人,才能保證取得進步。

從一個人打發空閑時間的方式可以看出他人生的基調,看他是否已經對生活沒有了熱情,或者是否把生活看成一個大玩笑。在他們輕率浪費掉的傍晚和半日休假時,他們的意誌正在漸漸地被消磨掉。不管他們是否意識到這一點,事實永遠不會發生改變。

年輕人常常驚奇地發現,不是競爭對手前進太快,而是自己已經落後於競爭對手。但隻要他們審視一下自己,就會發現他們已經停止了前進的步伐,停止了跟上時代步伐的努力,他們不再博覽群書,也不再通過自學豐富自己。

對空閑時間的正確應用能使人走上卓越的位置。曆史上很多人用來學習的“空閑時間”並非真正意義上的空閑時間,而是他們節約出來的時間,從睡覺、吃飯、娛樂中擠出來的時間。

世上有哪個孩子比艾利弗·波瑞特的機會更少呢?16歲的時候他跟著一個鐵匠當學徒,整個白天他都得在鐵匠的鋪子裏工作,晚上點著蠟燭開始學習。他抓緊一切時間學習,吃飯的時候他麵前也擺著一本書。工作時他的口袋裏放著一本書,隻要有一點兒空閑他就會拿出來看。當那些富裕的和懶惰的孩子到處閑逛、遊手好閑的時候,小艾利弗正在抓住機會提高自已。他利用晚上和假期學習,他利用很多孩子都浪費了的零碎的時間來學習,因此獲得了很好的教育。

他渴望知識,希望能自我提高,對前進道路上的一切障礙一一加以克服。一位有錢人曾經許諾要供他上哈佛大學,但是他拒絕了。他說可以自學,雖然每天他都必須在鐵匠鋪工作8個小時。他是一個很堅強的孩子,他像珍惜金子那樣珍惜在鐵匠鋪裏的每一刻空餘時間。他相信對每一刻時間的節約很多年後一定會收到高回報,而浪費時間隻會使他一事無成。想像一下,一個孩子每天白天在鐵匠鋪裏工作,居然能抽出時間在一年內學習了七個國家的語言!

常常限製人們的不是能力不夠而是缺少勤奮。很多時候雇員比他們的老板更聰明,有更好的智力。但是他們不注意提高自己的才能。他們的大腦被煙草熏得越來越遲鈍,他們把錢花在打台球、看電影或者跳舞上。當他們老了以後,他們會抱怨運氣不好,年輕時沒有足夠的機遇等等。

公司經常會重新招聘正式職員,被換掉的常常是那些年輕時認為不值得學習商業知識的人。在很多工廠、商店、辦公室裏,職工近乎無知的現象非常普遍。實際上,在這個充滿機遇的世紀,年輕人都應該受到很好的教育。但是美國社會中的事實令人感到遺憾,我們經常看到有人從事非常低下的工作,因為他們年輕時認為不值得提高他們的能力,沒有集中精力去獲取大量的知識。

那些被很多人認為不值得引起注意的小事,往往成為人們生活中的巨大障礙,使他們無法前進。

很多年輕人把他們的黃金年齡浪費在非常普通的職位上。因為他們從來沒有想過提高自己的智力水平,也沒有利用一切可能的機遇去謀求更高的職位。很多人浪費了身邊的很多可利用資源,年輕時他們常常毫不在乎地說“我覺得不值得去努力”,就這樣耽誤了美好前程。他們覺得沒有必要在學校裏用心學習,也不去想自己能做點什麼,以此作為謀生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