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利用一切機會來提高自己(1 / 1)

要利用一切機會來提高自己

揚·林尼厄斯的父母發現他不適合做教士時,就把他送到大學去學習醫學。但是,一個默默無聞的、頗有耐心和智慧的老師,引導他進入了適合他的的領域。這個領域是他內心的真正選擇,無論疾病、災難,還是貧窮,都不能把他從這個領域裏拉出來。最後,他成了那個時代最偉大的指揮家。

羅伯特·克萊武夫這個一出生就被人稱為“弱智兒”的人,在學校裏也是所謂的“不可救藥”之人。但是,在32歲那年,他在普拉斯戰役中以3000人的微弱兵力打敗了敵軍5萬人的優勢兵力,從而建立了在印度統治的基礎。

塞繆爾·德魯被鄰居們看作懶惰散漫的孩子,然而,經曆一次險些喪命的不幸事件和他哥去世的打擊之後,他開始變得非常謹慎和勤奮,他甚至不能忍受浪費任何一點時間。他廢寢忘食地讀書,利用一切機會來提高和充實自己。他認為,潘恩的《理性時代》使他成為了一個作家。因為他付出了巨大的努力駁倒了那些對這部作品的非議,這使他首次以一個充滿智慧而又精力充沛的作家身份為眾人所接受和認同。

在母親的眼裏,威靈頓曾經是個差等生。在伊頓公學時,他被同學稱為笨蛋、白癡、弱智。因為他什麼都不懂,所以人們認為他什麼都得從頭學。他沒有表現出任何天賦,也沒有表現出任何要參軍的意願。在他的父母和老師眼裏,他那勤奮和堅毅的性格特征是對他缺陷的惟一補償。但是,在他46歲那年,“戰無不勝”的拿破侖敗在了他的手下。

南北戰爭時期的著名將軍理查德·謝裏丹的母親曾經教授他一些最基礎的知識,但這仿佛沒有一點兒作用。後來,母親的離世使潛伏在謝裏丹體內的天賦得以蘇醒,其實這種天賦曾經在許多事件中有所表現。最終他成了美國南北戰爭時期最為光彩照人的傑出人物。

英國文學家哥爾德斯密斯經常在學校裏遭到老師們的嘲笑。他在學校裏是一個劣等生,被稱為“木頭腦瓜”。他曾經被拒絕進入外科醫學班學習,因此不得不改學文學。哥爾德斯密斯完全不能適應一個外科醫師的職責要求,但他卻能寫出《韋克菲爾德的牧師》或者《荒村》這樣偉大的作品。當約翰遜博士發現他非常貧窮,因為債台高築幾乎要被捕入獄時,他將《韋克菲爾德的牧師》一書的手稿賣給了出版商,並償還了哥爾德斯密斯的債務。而這部書卻讓哥爾德斯密斯名聲鵲起。

當拜倫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獲得了班級第一的成績時,他的班主任卻輕蔑地對他說:“好的,拜倫,不久後我又會看到你排名倒數第一了。”英國小說家瓦爾特·司各特爵士曾經被他的老師稱為笨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