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猶豫豫、不肯付出的人是愚蠢的,就像一位小心謹慎的農夫一樣,自認為來年的幹旱會讓所種的糧食顆粒不收,也就無心去備耕,與其讓種子枯死在地裏,還不如放進糧倉裏,當作來年過冬的口糧。結果,旱災沒有像他預想的那樣如期而至,他的鄰居們獲得了大豐收,而他自己隻好忍饑挨餓艱難度日。
一個偉大的慈善家說,施舍財富實際上是變相儲蓄財富,表麵上好像是失去了它們,其實自己得到的更多。我們所給予的東西就像進了聚寶盆,可以得到無數倍的回報,這是一種世界上最有遠見,也是獲利最豐的投資項目,財富積累就像滾雪球一樣無限度地增大,付出!付出!再付出!是我們物質免遭貶值、精神免於枯萎的偉大保障,它同時也使我們的生活變得多滋多味。
一毛不拔的心態是在自取滅亡。一個從未關心幫助過別人的人,一旦被要求付出一點時,總是會緊捂錢袋,顯出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之神態。這樣的人從來不關心周圍的人和事,隻願關起窗獨享自己的財富,隻想索取不願給予,長久下去,他們隻能變得渺小、自私自利,讓人瞧不起。
這些人的心理是扭曲變形的,是黑洞洞的,他們把正常的愛心和同情心包藏得嚴嚴實實,並用冰塊封閉住,以為這樣最安全、最保險。事實上,這種冷漠無情、毫無憐憫之心恰恰在漸漸銷毀他們自認為保存得天衣無縫的東西。他們的靈魂已經被自私和貪欲所吞噬,心理變得狹隘、封閉,生怕一句溫暖的話、一點愛心、一個笑臉會讓自己失去什麼。這種人完全喪失了幫助鼓勵他人的憐憫之心,更不會給他人帶來幸福,最後,他們變成了窮光蛋,名符其實的一無所有。
一個身材魁梧的人看見一個麵黃肌瘦、尚未充分發育完全的年輕人正在健身,就對他說:“小夥子,不要再煉了,留些體力給工作吧,把力氣都消耗在雙杠和啞鈴上是很不值的,你身體這麼瘦弱,這樣下去會出毛病的。”
“您錯了,好心的先生,你不懂得這種鍛煉的益處所在。如果我想更有力量,首先必須得付出。當我把體力用在這些器材上後,我會得到更多的體力,而且,我的肌肉也會不斷強壯起來,就像您一樣更有力、更健壯。”年輕人喘著氣說。
付出越多,自己的財富反而會增加越多,一門心思地貯藏反而越剩越少,這就是財富增加或減少的基本法則。
就拿玫瑰來說吧,自私的玫瑰說:“我不要綻放花蕾,不要散發寶貴的香味,那照耀萬物的陽光和滋潤萬物的雨露都應該屬於我一個人。”同時這朵玫瑰還會找出一大堆理由來掩示自己的私心,它說:“為那些急步匆匆、粗心大意的人吐納芬芳實在是一種浪費,他們根本不留意這些。”可這麼做的後果卻是,花蕾未放即凋,枯萎死去,被環衛工人扔進了垃圾箱。再看看另外一朵慷慨大方的玫瑰,它說:“我會盡量綻放我的花朵,最大程度地散發我的芳香,希望每一個過路的人都能夠看到我的美麗而心喜,聞到我的香味而振奮精神。”結果,這朵玫瑰愈加豔麗、芳香,路人都能感受到它的美。也許它並不是最大的一朵,也許也並沒有那麼香,但隻要真心付出了,就會有所收獲。此時,它會驚奇地發現,陽光、雨露和土壤裏的養份使自己更茁壯地成長,開出的花朵也更大、更美,散發的香味更迷人,同時也得到了更多人的關注和讚賞。
養成樂善好施的習慣,並落實到行動上,遇到情緒低落的人不忘說句鼓勁的話;對那些從事低層工作的人,如環衛工人、報童、建築工人、飯店或餐館的服務員以及辦公樓裏的勤雜工,不忘記經常說一聲“謝謝”;對於孤寡老人和失學兒童,不忘給予自己的愛心和同情心,如此等等。這樣做以後,我們的心胸會更開闊,靈魂會更高尚,也會使我們的生活像綻放的玫瑰一樣更美麗、更幸福。
這種肯付出、肯奉獻的品質,使我們在生活中能夠發現很多值得給予、需要幫助的人或事。那些背著生活重擔艱難前行的人需要鼓勵的話語,還有許多人需要我們付出愛心或者是拉一把,當然,我們不可能完全了解自己給予的小小幫助,是否會像撒下的種子,茁壯成長,結出累累的果實,但至少有一點可以肯定,一顆受傷或疲憊的心,在得到陌生人的鼓勵後,定會大受鼓舞,堅定信心,勇敢麵對生活的挑戰。一句關心的話語、一個信任的眼神、一次有力的握手,都會給那些絕望中的人以力量、以堅強,從此改變自己的生活。
世界上有一種最為貴重的禮物是用金錢買不到的,它代表的不僅僅是禮物,更重要的是一份愛心。聖誕節快到了,一個長著一雙大眼睛的小女孩打碎了自己的儲蓄罐,用裏麵所有的錢給她的爺爺買了一張精美的賀卡,並在上麵工整地寫上:“爺爺,我愛你,非常愛你。”這張小小的賀卡表達了小女孩多麼真實的心意啊!它又映射著多少世間純真之美啊!這個小女孩給我們上了一堂意義深刻的情感課。
不論你擁有什麼,都不要忘記與他人分享,那樣才會快樂。但要真心實意,口是心非地付出隻會招來反感。這個世界最珍貴,最最需要的就是愛心。一位偉人曾說過:“讓你的愛心在的你生命之路開滿鮮花吧!這樣你一路都會有鮮花相伴。”
想一想,你日常最習慣以什麼樣的表情示人?是呆板冷漠、一臉嚴肅,還是沉穩有佳?是怒氣衝天,還是默默安靜?是粗魯還是貪欲盡顯?周圍的人對你是笑臉相迎呢,還是避而遠之呢?如果有人一見到你就想躲開,那你就太可憐了。
表情的力量不容忽視,是人們每天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我們千萬馬虎不得。
有一位主管,他的臉上總是洋溢著微笑,不管對工作還是對生活,不管他遇到多麼令人生氣的事,你都不會從他臉上找到蛛絲馬跡,即使心中的怒火立刻就要爆炸,顯現在他臉上的仍然是平和可親的笑容。他的眼睛裏總是流露出笑意,好像自己發現了寶貝一樣。
很多人都想探知他的成功秘訣,因為他們實在找不出他的過人之處。其實,他的法寶正是他臉上始終展現的迷人笑容,那是他擁有的一筆巨額財富。
如果你也能像這位主管那樣笑對生活,那麼你不僅會贏得友誼,還會找到成功的機會。無論你遇過多麼棘手的事,心中有著多大的委屈,這種樂觀向上的心境都會使你愉悅,與人和平友好相處。
一位成功女士說:“我覺得微笑是無價之寶。”所以她所到之處,總要以自己甜美的微笑感染他人。於是,每一個為她提供服務或方便的人,都很心甘情願。正是這位女士友好的微笑影響並感動了他人,她也因此得到了更大的回報。
人生短暫,需要我們做的事卻很多,不要讓失望、灰心喪氣浪費生命中的每一秒,用希望、躊躇滿誌真實地走出每一步,才最具意義。人生本來充滿了快樂,隻要你很好把握就會得到誠摯的回報。當你買冷飲時,讓人擦皮鞋時,走出餐廳時,或擦完車時,麵帶微笑向他們致謝,你會使他們心花怒放感到勞動是值得的,覺得你這個人有一顆愛心,即而給你發自內心的祝福,世間還有什麼比這更美好的事呢?它比那些所謂的要事更有價值,能夠從根本上改變我們的生活。全心全意地給予吧,給予他人的越多,得到的回報也就越多,你的生活也一定會布滿彩虹。 世界是心靈的鏡子
有一個小姑娘,她總說自己的生活中滿是幸福,因為每個人都非常愛她,她不明白為什麼有的人悶悶不樂,有的人要泣不成聲。其實,她之所以得到人們的愛,正是因為她也同樣有一顆善良的愛心。她熱愛大地,熱愛世間生靈,熱愛一切,而那些得到她愛的萬物,無不向她表達著心意:“生活多麼美好啊!”
可是,為什麼有些人卻極不願以這樣的心態來麵對生活呢?從宗教角度來說,萬事萬物都是神的意誌。若遵循上帝的本意來生活,以實事求是的態度看待生活,而不是用占卜來指導一切,不是用有色的目光來審視生活,相信世上的萬事萬物也會對我們說:“生活真美好,一切都那麼相得益彰。”如果我們懂得知足常樂,就不會產生不滿情緒,就不會怨天尤人,生活也就永遠幸福、甜美。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尊重現實,誠摯地生活,世上也就沒有富人與窮人之分,沒有痛苦與快樂之別,有的隻是幸福、完美。
每天一出門,見到的都是一張張自私、貪得無厭的臉,遇到的全是假公濟私的人,那該多麼悲哀呀。這樣的人是這個世界的垃圾,完全與宗教理念背道而馳,更與天國的和諧相去甚遠。這一張張憂愁、悲傷的麵容,又怎能同溫暖、甜蜜的笑臉相比,這些顯現在臉上的美是與豔麗的花朵、翠綠的田野、幽靜的森林和啾鳴的鳥兒相聯係的啊!
貪心不足、自私自利和臭名昭著,在天國裏是沒有容身之地的,人類也要將其驅逐。錯誤的思維方式、放縱的生活習慣是這些罪惡的根源所在。
隻有無私的心靈才能與上帝溝通,才能發現事物積極的一麵;隻有神聖而純潔的靈魂才能發現美,認清生活的本質。醜陋的、錯誤的以及邪惡的思維方式,隻會蒙蔽自己的雙眼,看不到外在的美好。我們必須摘掉眼前的紗簾,用積極向上的生活理念去麵對生活,探視世界,這樣才能真正體會到上帝給予我們的愛,也才能更好地去愛每一個人。
如果我們想做到外在美和內在美的完整統一,就必須把貪婪、自私和假公濟私的想法徹底清除掉,也要消除破壞別人和給別人設置障礙的想法,從而淨化思想,建立起井然有序的生活空間。
不幸的是,許多人往往禁不住物質利益的誘惑,讓那些雜質汙染了自己的思想,眼光和思維變得遲鈍起來,於是,除了暴利和物欲之外,什麼也看不見。在這些人眼裏,世界昏天黑地,世上的一切都是混濁不堪、毫無信譽的。
我們應該清楚,我們的所思所想,以及我們有意識的行為決定著我們對事物的認識和把握,正由於此,我們很難看清一件事物的本來麵目。一個人首先要用思想、動機和行為來認識世界,所以,如果這個人的行為坦蕩、思想高尚、動機純潔,那麼他就是一個完美的人,在他身上我們將看到一切美好的東西。反過來,一個品行不端的人,給社會帶來的隻是下流、肮髒和極其危險的因素。因此,我們必須拆除擋在眼前的柵欄,開闊眼界,以良好的動機、純潔的思想,支配端正的行為,這樣才能對社會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你有沒有這種感覺,由於你經常出言不遜、舉止粗魯、一觸即發的臭脾氣,使你的許多朋友、同事和客戶都對你心存不滿,漸漸冷漠起來。生活中,每個人都喜歡追求輕鬆愉快的感覺,努力擺脫愁苦和煩悶,每個人都願意心存感動和溫暖,盡力摒棄冷酷和漠然,那麼,我們也應該轉向陽光明媚的一麵,把那些陰影拋之腦後,避免困擾我們美好的生活。
如果每個人都能夠接受並願意去實踐樂觀生活的藝術,那麼世界將產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拿出時間來培養這種藝術造詣吧,它會給你帶來全新的生活,會讓你對生活更加熱愛。即使你身處逆境,對生活失去信心,它也會使你重拾生活的勇氣,擺脫困境,變得樂觀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