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最有意義
——愛因斯坦
假若沒有孜孜追求的一種誌向,假若不去探求客觀世界裏那個在藝術和科學領域裏永遠達不到的境界,那麼在我看來,再長的人生也是沒有意義的。
俗世之人所努力追求的一切——財產、虛榮、奢侈的生活,我都不屑一顧。我從來不把安逸和享樂看做是生活目的的惟一目標,這種倫理的基礎,可以說與動物無異。
指引我前進,並且不斷地鼓舞我去創造生活和正視生活的,是真、善、美。
生活百味來源於自然界,而堅強的個性卻來自一個人的自我努力。我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我自己的本性使然。現在經常有一些品格高尚的人憤然棄世,以致我們對於這樣的結局不再感到震驚和奇怪了。然而要做出死別的決定,一般都是由於無法適應新的生存環境,感到內心絕望而了結自己的生命。今天,在精神健全的人中間,極少發生這種事情,偶然出現的例外發生在那些最清高、道德最高尚的人身上。也許我們並不知道,什麼才是生活中最有意義的,正如終生都遊蕩於水中的魚兒,不是對水的世界也一無所知嗎?
老板一邊耐心地聽著他的怨言,一邊在心裏盤算著怎樣向他解釋清楚他和阿諾德之間的差別。
差別
——克裏斯蒂安森
阿諾德和布魯諾同在一家店鋪做工,享受同等待遇。
幾個月過去了,叫阿諾德的小夥子青雲直上,而那個叫布魯諾的小夥子卻仍在原地踏步。
布魯諾見阿諾德多拿薪水,心中抱怨老板不公。終於有一天他到老板那兒發牢騷了。老板一邊耐心地聽著他的怨言,一邊在心裏盤算著怎樣向他解釋清楚他和阿諾德之間的差別。
“布魯諾,”老板開口說話了,“你到集市上去一下,看看今天早上有什麼賣的。”
布魯諾從集市上回來彙報說:“老板,今早集市上隻有一個農民拉了一車土豆在賣。”
“有多少?”老板問。
布魯諾趕快戴上帽子又跑到集市上,回來告訴老板一共有40口袋土豆。
“多少錢一袋?”
布魯諾又第三次跑到集市上來問了每袋土豆的價錢。
“就到這裏吧,”老板對他說,“現在請您坐到這把椅子上,一句話也不要說,看看別人怎麼做。”
阿諾德很快就從集市上回來了,並彙報說到:“老板,到現在為止隻有一個農民在賣土豆,一共四十口袋,每袋三十元錢。我帶回來一個讓老板看看。那個農民一會兒還會弄來幾箱西紅柿,據我看價格非常公道。昨天我們鋪子的西紅柿賣得很快,庫存已經不多了。我想這麼便宜的西紅柿老板肯定會要進一些的,所以我還帶回了一個西紅柿的樣品,而且把那個農民也帶來了,他現在正在外麵等回話呢。”
此時老板轉向了坐在一旁的布魯諾,說:“我想,你現在已經知道阿諾德的薪水為什麼比你高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