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第七章 千古詩仙(1 / 3)

大西城是所有詩人的天堂。而平湖樓詩宴則是詩人們的盛會。

平湖樓的高閣修建得非常廣闊寬大。或許千百年前的人們就意識到後世會有無數人彙聚於此,用詩歌來填補這座古城的空虛,故而智慧的古人用密實細膩的黃梨木和色彩駁雜的琉璃瓦,織造了這座樓閣。無數年來,每一個到過此處的人都會驚歎於那種奇妙的藝術,精致而富有深意的雕花,光滑而誘人的漆器,以及光影交彙所產生的微微眩暈感。

古求也不例外,哪怕在古人諸多的詩篇中已經領略過這座天下名樓的風采,也還是被它的獨特氣質所迷倒。這就好像你聽聞別人誇讚一位傾國佳人,卻隻有自己親眼見到才能理解那些誇讚是何等蒼白無力,古求這樣想。

人已經來了很多了,其中不乏一些聞名大夏的學士詩人。古求隻是安靜地坐在一個角落裏,默默地喝著酒,並沒有像其他人一樣觥籌交錯,互相誇侃。畢竟,古求在這群人中間算是比較年輕的,而文人,向來有厚老薄青的習慣。

古求給自己精致的青瓷杯子中倒滿了晶瑩剔透的西黃酒。古求聽說,這種大西城特產的西黃酒,冰鎮之後清冽爽口,而溫過之後則濃香醇厚,別具一格。古求慢慢地品酒,雖然對於詩宴不是很關心,但至少這樣的美酒讓他覺得很愜意。

“這位先生為何在此孤酌?”

古求的身旁傳來一陣細膩的,如春風般和煦的聲音,帶著些許楚都人特有的口音。古求側身看去,卻是一個麵容俊秀的白衣文士,麵如冠玉,唇若凝脂。

古求笑著施禮道:“美酒如此,卻無人可堪共飲。”對於一個文人,這樣的回答似乎顯得有些傲慢了,畢竟在場的名人雅士已經為數不少了。可是他是古求,世上除了那位同樣驕傲得舉世無雙的將軍,沒有人值得他刻意敬酒。

那白衣文士卻並沒有覺得尷尬,隻是笑著回應道:“先生高見!那先生看我可堪否?”

巧妙而又足以表明心意的回答。“不才羞愧啊!”古求說道,“在下古求,敢問高姓?”

“古求古先生!”那白衣文士臉上浮現出欣喜之色,“在下嶽長!於楚都久聞先生大名,‘劍詩刀歌,布武遺風’,未曾想先生也來此詩宴!”

“幾分薄名而已。”古求淡然說道,“不過作得幾首武詩。”說著,古求舉起手中的青瓷杯,對嶽長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嶽長明白,這是一個示好的意思,便也舉杯說道:“請!”

兩人相視一笑,一飲而盡。

“嶽先生是楚都人?”古求試探性地問道。也許,古求現在所處的形勢,讓他必須對可能出現的一切意外保持警惕。

嶽長答道:“先生是聽我口音所猜吧?我確是楚都人,不過沒有多少名氣。近來遊玩天下,聞說此地平湖樓詩宴將開,故來一觀。”

他頓了一下,接著說:“卻未曾想在此見到古先生。我在楚都之時,已然久聞先生才氣無雙,遺憾一直未得謀麵,今日一見,可慰此憾。”

古求隻是笑了笑,沒有多說。他舉起鎏金酒壺,給嶽長杯中斟酒,又給自己斟滿。閃著淡金色的西黃酒,散發出歲月的濃香,搖動的酒波似乎在預示著什麼。

“大西城主到!”某個仆人響亮的呼喊傳來。

驀地,所有的應酬交談聲,酒杯碰撞的聲音,都像斷了弦的琴一般,整個閣中安靜了下來。

大西城主,同時也是一位頗有名望的鑒賞家,無論在茶葉、美酒或者詩歌方麵都有造詣,緩緩地步入閣中。所有人的目光傾注在這位大西城的一方諸侯身上,他身上的紫金色長袍在斑駁的光影下顯得優雅而高貴。

秦越笑著向閣中的首座走去,在他落座的時候,眼神有意地朝角落的一個方向傳去。而站在那裏的,正是古求和嶽長。古求注意到了秦越示好的舉動,他微微點頭,表示回應。

“多謝各位大駕光臨敝城!”秦越高聲說道,“我大西城向來是人傑地靈之處,文風飄蕩千古。這平湖樓詩宴亦有數百年曆史,曆來無數名士大家都曾在此留下傳唱天下的篇章。今日雲龍集鳳,實在是讓秦某不勝榮光!想當初……”

古求對於秦越接下來發表的長篇大論似乎不敢興趣,依舊在角落裏坐下來,默默地喝酒。對於他,美酒比很多東西都有吸引力。

而嶽長則似乎對於秦越講訴的平湖樓的傳奇往事,保持著濃厚的興趣,和其他人一樣靜靜地聽著,沉迷於千百年的花心軼事。

“好了!”秦越似乎覺得自己講得差不多了,也該進入正題了,“今日群賢雲集,就讓諸位各自揮毫,吟詩作篇吧!”

這時,所有在場的文人都按捺不住了。對於他們而言,在平湖樓詩宴上留下一些傳唱的詩篇,就如同一位將軍能在戰場上創造赫赫戰功一樣。

所有人都開始講訴自己近來所做的詩詞。有的比較自信的,或者名氣較大的詩人,還專門把詩篇進獻給秦越,想要吸引這位大西城主的眼球。自然,對於才華橫溢而又自命不凡的詩人們,爭執也是一種不可少的調劑。時不時就有幾個人因為比較某一句詩,或者提出一種新的詞組而爭得麵紅耳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