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年以後,奇異現象專家查爾斯·福特在《布魯克林之鷹》雜誌上撰文評述這個故事。他懷疑在克勞福德斯維爾是否真的有一個名叫斯威策的衛理教牧師。然而,經過調查後,他發現這個牧師確有其人。他寫信給這位牧師,後者則允諾說待他旅行回來之後,一定會給福特寫一份詳細的報告。不幸的是,福特始終沒能收到這份材料。現在的問題是:1891年9月,克勞福德斯維爾的上空是否真的出現過一個“無頭怪物”?
也許,克勞福德斯維爾當地一家報紙的記者、神秘現象作家文森特·加迪斯所發現的更多一些。他訪問了一些城中老居民,他們都確定這個故事是真的,並對他講述了9月6日所發生的那次集體目擊案,報紙對這一天的事件並沒有報道。加迪斯寫道,“所有這些報告都認為那個物體是一個生命體”,換句話說,它是一種空中生命形式,或“太空動物”。
對於阿茲特克人來說,“昂紮”是一種獨立的大型貓科動物,與同時存在於當地的美洲獅及美洲豹(JAGUAR,也譯作美洲虎)是三種截然不同的動物。西班牙殖民者征服這裏後,他們召來阿茲特克國王蒙特祖馬,後者向他們展示自己的大動物園。西班牙人伯納爾·迪亞茲·德爾長斯蒂略注意到這裏除了美洲獅與美洲豹外,還有另外一種“看起來像狼”的大型貓科動物。後來陸續到達墨西哥西北部的西班牙殖民者注意到這裏的荒野中有一種像狼一樣的貓科動物——長耳朵、瘦長的身體、細長的腿。由於它長得有些像生活於南亞及非洲的獵豹,所以它們就稱之為“昂紮”。他們還特別提到這種動物的凶猛。住在索納拉的耶穌會神父伊格納茲·佩弗考恩於1757年寫道:“它不像美洲獅那樣膽怯,那些敢於冒險向它進攻的人必須要小心地保護自己。”18世紀中期在加利福尼亞州與當地印第安人共同生活的約翰·雅克布·貝格特神父寫道:“單隻‘昂紮’竟然敢於向與我鄰近的一個教區發起進攻,當時我正在那裏訪問,它在光天化日,特別是在眾目睽睽之下,向一個14歲的少年發起進攻。而幾年前,另一隻‘昂紮’殺死了當時該地區最強壯也最受尊重的一個戰士。”
除了在墨西哥西北部,其他地區對“昂紮”卻幾乎聞所未聞。由於很少被報刊雜誌提起,動物學家們一直認為該地區隻有兩種大型貓科動物:美洲獅和美洲豹。這裏地形崎嶇不平,一些地方甚至無法騎馬。因此,從來沒有任何科學家試圖進入該地區以解開“昂紮”之謎。
20世紀30年代,兩個在索納拉山區工作的有經驗的狩獵向導戴爾·李與克萊爾·李兄弟,第一次聽說了“昂紮”這種動物。後來有一次,他們帶領印第安納州銀行家約瑟夫·舍克前往野生動物資源十分豐富的拉斯拉山區捕獵美洲豹時,把一頭奇怪的貓科動物趕上樹並殺死了它。他們立即意識到這是一種從未見到的動物。事實上,它看起來特別像當地人所說的生活於這一地區的“昂紮”。經測量和拍照後,他們把它宰殺了。舍克拿走了皮毛和頭骨,但這些東西現已下落不明。
確信自己發現了某種十分重要動物的李氏兄弟向美國動物學家介紹了“昂紮”。但無論是科學家還是新聞業者,對他們的故事都報以大聲嘲笑,這使他們非常吃驚。他們感到自己的誠信受到了汙辱,心中十分難過,從此再也不願提起這段經曆了。直到50年代,亞利桑納州的一個名叫羅伯特·馬歇爾的男人成為戴爾·李的好友,並詳細記錄下他的故事。馬歇爾為此還專門前往墨西哥進行進一步的調查。1961年,他把自己的這一次旅行寫成一部書《昂紮》。結果除了一份科學雜誌上刊登了一篇內容簡單的反應文章外,這部著作並沒有引起世人的注意。
1982年,在美國華盛頓特區史密斯索尼安研究所的一次會議上,“國際隱秘動物學會”(IS)被宣告成立。從此,有誌於對未知、隱秘或值得懷疑的動物進行研究的生物學家們第一次有了一個以便於研究開展的正式組織。事實上,在墨西哥西北部以外的地區,隱秘動物學家們是極少數聽說過“昂紮”的故事的人。
國際隱秘動物學會的秘書、生態學家理查德·格林韋爾居住在亞利桑那州的圖克森。當聽說戴爾·李與羅伯特·馬歇爾也住在那裏時,他對“昂紮”的興趣陡然上升了。馬歇爾向格林韋爾出示了自己保存的“昂紮”的頭骨,並給了他一個“昂紮”上排牙齒的石膏模。格林韋爾把這個石膏帶給西德的一個哺乳動物專家赫爾穆特·海默,海默懷疑“昂紮”可能是史前的一種北美洲獵豹殘存下來的一個物種。但與後者的頭骨化石進行比較後,海默排除了這種假設。“昂紮”之謎終於引起了科學家們的興趣。
格林韋爾與馬歇爾曾試圖找到20世紀30年代交給舍克的那具頭骨,但沒有成功。他們決定與另外兩個同樣對“昂紮”之謎充滿興趣的哺乳動物學家聯手合作,他倆是新墨西哥州大學的特洛伊·貝斯特和亞利桑那州大學的倫德爾·科克拉姆。通過科克拉姆,他們結識了墨西哥的一個牧場主,他有一具保存完好的“昂紮”頭骨,這隻“昂紮”是被另一個牧場主傑蘇斯·維加捕殺的。同時,貝斯特作為美洲獅專家在費城自然科學院中發現了另一具“昂紮”頭骨。
1986年4月2日晚上10點30分,兩名捕鹿者在墨西哥的希納洛阿射殺了一頭大型貓科動物。這明顯不是一頭美洲豹,但他們也不知道它到底是什麼。他們回憶起幾個月前,一位牧場主朋友曾談起家中來了一些調查一種不尋常動物的科學家,於是把此事告訴了曼紐爾·維加,曼紐爾·維加一看到這隻動物,馬上認出這就是一頭“昂紮”。實際上,他就是那位曾射殺過一頭“昂紮”的傑蘇斯·維加的兒子。
在當地一戶富裕人家的幫助下,這頭動物的屍體被保存在馬紮特蘭一家大型漁業公司的一個冷凍箱中,他們並把此事通知了格林韋爾。格林韋爾與貝斯特趕到了,他們在城中的一個政府實驗室中對這隻動物進行了拍照與解剖。
格林韋爾寫道:“檢查發現,這隻雌性大型貓科動物,與當地人對“昂紮”的描述完全符合。它有一個特別瘦長曲線優美的身體,長而細的腿,以及一條長尾巴。耳朵也比美洲獅的要長。前腿內側發現了細橫條紋,就目前所知,這是美洲獅所沒有的。”格林韋爾補充說,這隻動物似乎有4歲大,體重比一隻成年雌性美洲豹要輕。除了那條不同尋常的長尾巴,其總身長倒與一頭雌性美洲豹差不多。
美國科學家取走了這隻動物的組織與器官標本以進行進一步研究。但在隨後的幾年中,格林韋爾與貝斯特忙於其他項目不得脫身,對這件事的關注也就少了。得克薩斯州理工大學曾拿這些標本與美洲獅的進行對比。結果顯示兩者有許多共同之處,並無重大差異。當然,隻經過這樣一個簡單的對比,是不能得出最後結論的,因為不同物種的動物在遺傳學上經常是非常相近的。
但是使人吃驚的是,“昂紮”並不像發現“野人”那樣普遍引起注目,科學界對於“昂紮”不約而同的漠視令人困惑。據傳,1986年墨西哥的一些中牧場主在索納拉北部捕獲了一頭“昂紮”,通知官方派人來看看,結果卻無人過問此事,這些人隻好把它殺了並就地肢解。巨大的海怪
1861年11月30日,一個巨大的海怪在加那利群島水域出現,當時在該水域航行的法國炮艦“阿萊克頓號”號的船員們目睹了這一事件。他們還嚐試捕獲它,但卻失敗了。在追逐了很長一段距離後,炮艦逐漸靠近了海怪,近到足以將捕魚叉猛擲進怪物的肉裏。然後用套索套住怪物的身體,但是套索一直滑到尾鰭才停住。正當船員們竭力把海怪拉進船艙的時候,海怪掙脫了套索,除了一小部分尾巴以外整個身體又滑落回水中。
“阿萊克頓”號艦在特內裏費市停泊後,炮艦指揮官找到當地的法國領事並出示了海怪的尾部標本。他還寫了一份官方報告,並在法國科學院12月30日召開的會議上宣讀了該報告。但是反應並不理想,阿瑟·曼金代表科學院說任何研究科學的人都不會報告說有這樣一個奇特的動物,因為其存在與自然法則相悖。
換句話說,船員們是在撒謊或者說是捏造了這一事件。在“阿萊克頓”號這一案例中,幾年以後官方才承認目擊者當時看見的確實是一個奇怪卻是真實的動物。船員們看見的是一隻巨型魷魚——一隻其實並不很大的魷魚,從尾尖到觸角頭大約有24英尺長。已知的魷魚中有比它更大的,但是其巨大的體積讓人懷疑。
有關於這種動物早期的一引進描述來自18世紀,埃裏克·旁托皮丹主教曾在他的一部主要的動物學書籍《挪威自然曆史》中提到過北海巨妖。雖然旁托皮丹有些誇張(他說那個巨妖“有4.5英裏長,而且它的觸角可以將最大的軍艦……拖入海底”),但是他對那隻巨大的魷魚描述得還是相當準確。
早期的有關巨型魷魚的描述大都隻被當做幻想或民間傳說。所以當有關1673年在愛爾蘭的丁格爾灣發生的擱淺和屠殺巨型魷魚的記載出版後,幾乎沒有引起任何注意。不過現在因為心裏知道巨型魷魚的存在,所以再讀那些離奇的細節描述就會明白很多的東西。那份報告描述說那個怪物“有兩個腦袋,十隻犄角,……犄角上有大約800多個紐扣狀物,……每一個紐扣狀物裏都有一排牙齒,它有19英尺長,身體比一匹馬還大,……有兩隻很大的眼睛”。當然魷魚隻有一個腦袋,不過那個“小腦袋”是指魷魚用以吸水從而推動身體前行的體管。所謂的“犄角”就是指魷魚的觸角,“紐扣狀物”是指觸角上鋸齒狀的吸管。
19世紀的丹麥動物學家約翰·傑皮特斯·斯丁斯特拉普是第一位對北海巨妖進行全麵研究的科學家。他發現了早在1639年(在冰島海岸)就有的看似巨型魷魚擱淺的記錄。他還搜集了有關標本並就這一問題在1847年給斯堪的納維亞自然科學家學會作了一次演講。但是他的演說並沒有引起多大反響。6年以後,斯丁斯特拉普從漁民那兒得到一個動物標本的咽和喙部,而其他部分漁民們已經按慣例把它切碎以作為誘餌(對他們來說北海巨妖不但是真實存在的而且還是很實用的)。1857年,斯丁斯特拉普公開發表了對這個動物的描述並且給它起了一個科學名字叫“阿基特地斯”。
斯丁斯特拉普的工作還是沒有受到重視,“阿萊克頓”號船員的集體證詞也沒對他起一點幫助作用。動物學的教科書根本就沒有提到斯丁斯特拉普命名的新動物——直到19世紀70年代,在加拿大紐芬蘭和拉布拉多海岸連續發生一係列動物擱淺事件後,才引起一些思想開放的科學家,包括《美國自然科學家》的編輯帕卡德進行調查。
1873年10月,一名叫西奧菲利·皮科特的漁民和他的兒子在紐芬蘭省聖約翰附近的大鍾島水域碰到一隻巨型魷魚,並砍下它的一隻觸角。皮科特告訴加拿大地質學委員會的調查員亞曆山大·默裏說還有約10英尺長的觸角殘留在魷魚身上,他們所捕獲到的觸角長約25英尺。皮科特聲稱那隻魷魚十分巨大,大約60英尺長,5英尺~10英尺寬。
從那兒之後,隨著巨型魷魚的神秘麵紗逐漸揭開,又出現了一些其他問題。例如,它們吃什麼?怎麼生活?如何繁殖後代?人們始終都沒有捕捉到活的動物來進行科學研究。所有問題中最迫切的是搞清楚一隻巨型魷魚最大能達到多大?
巨型魷魚的主要敵人是抹香鯨(一隻雄性抹香鯨可達70英尺長)這一事實也許可以說明點什麼。據說1875年的一個深夜在馬六甲海峽(連接著印度洋和中國南海)入口處曾發生過一場罕見的兩巨型海洋動物魷魚和抹香鯨之間的爭鬥。富蘭克·布倫在《抹香鯨的巡遊》(1924)一書中從一個目擊者的角度描述了這一場麵:
“海麵上爆發了一場惡鬥……我將夜用望遠鏡伸出船艙的天窗,……我看見非常巨大的抹香鯨正在和一隻幾乎和它一樣大的墨魚或者說是魷魚進行殊死的搏鬥,那看似長得沒邊的墨魚或魷魚觸角纏繞著抹香鯨的整個身體。尤其是鯨魚的頭好像變成了一個由盤繞扭動的觸角編織成的網——我很自然地這麼想,因為抹香鯨看上去好像已經將墨魚或魷魚的尾部吞進自己的嘴巴並且有條不紊地在咀嚼好像要把它撕裂鋸斷。在黑色柱型的鯨魚腦袋旁邊顯現出大魷魚的頭部,那模樣比在最發狂的夢裏想像到的還要可怕。……它們眼睛的直徑至少有2英尺,看上去絕對怪異可怕如凶神惡煞一般。”
即使沒有這樣精彩的目擊者證詞,我們也可以從下麵兩個方麵知道魷魚與鯨魚之間的廝殺:鯨魚的胃和嘔吐物裏發現有魷魚以及在鯨魚身上發現有吸盤疤痕。這些都可以幫助我們猜測魷魚最大可以大到什麼程度。
記錄在案的最大的魷魚標本是1880年在新西蘭海濱發現的,長約65英尺。兩名進行調查的科學家說很大一部分的大型魷魚身長(大約30英尺至36英尺)是“由觸角構成的”。但是科學家還注意到“死了的鯨魚明顯地富有彈性,並且很容易被拉長”,這使得他們的測量並不完全準確,不過這並不能抹殺魷魚是巨型的這一事實。還有一些目擊者敘述說他們所見的魷魚標本大約有80英尺至90英尺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