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恐龍的祖先
從發現的最古老的恐龍化石上估計,恐龍大約是在三疊紀的中晚期出現的。因此,恐龍的老祖宗理應是三疊紀早期的某種爬行動物。
三疊紀早期的地球上活躍著許多爬行動物,其中似哺乳類爬行動物最繁盛,是一個大種族;而其他種類的爬行動物都是一些比較落後的、不起眼的小種族。恐龍的祖先就是這些小種族中的一分子。
地層裏的化石是我們查詢恐龍祖宗的檔案。從化石上我們得知,恐龍的老前輩是槽齒類爬行動物。這類動物中的假鱷龍與恐龍的關係最密切。假鱷龍是一種食肉的爬行動物,體長約1.5米,樣子有點像鱷魚,也有點像恐龍。它的後肢長,前肢短,能用後肢行走。牙齒長在齒槽裏。在解剖學上與早期的恐龍很相似。
恐龍究竟起源於槽齒類哪一種動物呢?科學家的意見很多。
一些人認為,恐龍是由單一的祖先分化出來的,這個祖先是槽齒類中的某一成員,例如像假鱷龍類那樣的動物。由於這一家族特別興旺,繁衍了很多子孫,並演化成中生代稱霸地球的恐龍。
但也有一些人認為,恐龍的祖先不隻一個,可能是兩個或三四個,它們分別屬於槽齒類中不同的成員。所以它們的後代外貌各種各樣,生活習性各不相同。
恐龍研究者們對恐龍的起源雖有不同看法,但有一點卻是一致的:確定槽齒類爬行動物是恐龍的祖先。
其實,槽齒類不僅是恐龍的祖先,科學家發現它也是鱷類、翼龍類的祖先。
今後,隨著化石的不斷發現,科技的不斷發展。人們掌握的證據越來越多,恐龍的起源問題將逐步得到解決。中生代海洋中的魚龍、蛇頸龍、滄龍
當時的海洋,雖不見恐龍蹤影,卻也是群“龍”爭霸的舞台。海洋中最有名的“龍”是魚龍、蛇頸龍和滄龍。它們是恃強淩弱的“惡霸”,當然,也是維護生態平衡的衛士。
生活在海洋中的“龍”,不是恐龍家族的成員,而是另外一些種類的肉食爬行動物,是恐龍的親戚。
最初,各海龍的祖先也都是陸地上的動物,後來為了適應環境才下了海。那時,海洋裏的食物豐富,生存競爭不太激烈,經過長期的變化,它們的體型與變化越來越大,逐漸形成魚類的流線體形。
魚龍早在三疊紀中期就出現了,它是恐龍的同代動物。在中生代,它們都是海洋裏的“霸主”。
魚龍的體型是細長的流線形,適於在水中穿梭。它的眼圈上長有骨環,在海洋深處,這些骨環,可以減小水壓,保護眼睛。它的嘴是喙狀嘴,長顎上長有鋒利的牙齒,是一種凶猛的肉食動物。
然而,盡管魚龍的外觀已非常像魚,而且一刻也不能離開水,但它的骨骼結構仍然保留著爬行類祖先的特征。
滄龍是由下海的蜥蜴演化而來的,外形像一條長長的魚,經過演化,它們的四肢變成了四鰭。與魚龍一樣,滄龍也變成了徹底的海洋生物。由於有海水浮力的幫助,它們的身軀要比祖先——蜥蜴大多了,個子可達6-8米。
蛇頸龍名副其實就是頸像蛇。所有的蛇頸龍類全都是頭小頸長,它們的四肢變成了海龜那樣的鰭腳,它就用這兩對鰭腳劃水前進,而不像魚龍和滄龍那樣,完全采用魚類的辦法擺動身軀遊泳。所以它們在適應海洋生活方麵,遠不如魚龍和滄龍。在產卵的時候,可能同海龜一樣要爬到岸上,把卵產在陸地上。
活躍在中生代海洋中的這些恐龍的親屬們,它們的命運和恐龍一樣,在白堊紀末也全部消失得無影無蹤。中生代天空中的翼龍
恐龍時代的天空,除了小昆蟲之外,還有巨大的飛型怪獸——翼龍。它是最早飛上天空的脊椎動物!
翼龍最早出現在三疊紀的晚期,在侏羅紀、白堊紀時非常繁盛。當時它們成群地生活在海邊湖泊或樹林的上空。它們以魚類、昆蟲和小型爬行動物為食。
最初,翼龍的先輩是陸地上的爬行動物,樣子有些像蜥蜴。但與蜥蜴的親緣關係較遠,與恐龍、鱷類的親緣關係很近。它是怎樣長出了翅膀學會了飛行的,現在還不太清楚。
翼龍的翼是由皮膚覆蓋下的肌肉薄膜和彈性纖維構成的。在身體的一側,另一端連接在前肢骨和一根奇長的指骨上。這根奇長的骨是它的第四指(相當我們的無名指);第五指已退化消失,第一、第二、第三指雖也退化了,但仍保留著前端爪。可以抓東西和攀抓岩石和峭壁。
可是翼龍的翅膀沒有蝙蝠的翅膀結實。蝙蝠的皮膜中有三根指骨支撐著,而翼龍僅在邊緣上有一根。因此,翼龍大概隻能在天上滑翔,而不能作遠距離的飛行。
有人推測,翼龍也能像蝙蝠那樣把自己倒掛在樹枝上或懸崖邊上。但也有人認為,它們是匍匐在懸崖邊上休息。翼龍的後肢很不發達,在陸地上走路大概是很笨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