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災變論的觀點,富銥粘土層是小行星與地球碰撞的產物;當然也有人認為是火山噴發或超新星爆發的產物。看來當時地球上的確發生過某種突發的災變事件。但美國貝克萊大學的地質學教授克利門斯在蒙大拿州白堊紀末地層中發現的富銥層比最後出現恐龍化石的層位高出3米。教授認為,這個事實說明,在富銥粘土形成之前,恐龍就已經從地球上消失了。如此看來,恐龍的絕滅發生在小行星撞擊地球的大災難之前。

小行星碰撞理論的創立者阿爾瓦雷斯反駁道:蒙大拿白堊紀末最後那3米厚的沉積物中,真的沒有恐龍化石了嗎?也許隻是尚未找到而已。

最令人驚異的是,由美國的研究人員在對美國西北部蒙大拿州白堊紀與第三紀沉積層的研究中發現,有7種恐龍的牙齒化石保存在第三紀早斯的地層裏,而且與當時的哺乳動物和植物化石共存。研究小組由此提出,恐龍並未在6500萬年前全部絕滅。

但是,這種推論一發表,就有人提出反對意見。他們認為發現於第三紀初的恐龍牙齒化石恐怕或許是風化再沉積的產物。也就是說,它們原先是中生代地層中的化石,後經地質運動搬運被混入第三紀的沉積物中。因此,僅憑牙齒還不能說明恐龍一直活到了第三紀。

然而,中國科學院的恐龍專家在中國南方的第三紀地層也找到了第二套恐龍化石。化石有恐龍蛋、足跡和牙齒化石。據研究,這些恐龍生活的年代比蒙大拿發現的恐龍時間上還要略晚一些。依此推測,有人認為世界上最後一批恐龍,有可能是中國南方滅絕的。

恐龍到底是什麼時候絕滅的,無人知道。恐龍滅絕與氣溫驟變

對植物化石和海中浮遊生物的研究說明,在一億多年前,地球經曆了強烈的造山運動,地表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環境的變化使氣候也隨之發生了變化。一些學者認為,在距今7000-8000萬年前,北冰洋的鹹水因多種因素逐漸變成淡水,北冰洋堤岸發生缺口,使較冷的和較輕的北冰洋水流入其他大洋,形成一層冷流,海洋水溫的下降,使大陸空氣變冷,造成了白堊紀末期一個短暫的嚴寒時期,原來適於恐龍生存的熱帶和亞熱帶環境相繼消失,逐漸被適合哺乳動物的溫帶環境所代替。這一變化使得恐龍逐漸衰亡。

有些學者推測,到7000萬年前,地球上的氣候曾一度變熱。溫度的突然升高,使得恐龍這種散熱能力較弱的動物一時不能適應,造成了恐龍內分泌係統混亂,特別是生殖係統的嚴重破壞,致使恐龍斷子絕孫。

我們知道,恐龍是熱血動物。它不像其他冷血動物那樣進行冬眠。這不僅是由於恐龍個體龐大的緣故,也有可能是因為它們生理不能適應冬眠所致。我們都知道,相對來講較小的表麵積容易抵抗周圍溫度的變化。而它們身軀龐大,又沒有毛發和羽毛的覆蓋,所以不能夠在變化的氣候條件下保持體溫恒定。假如在白堊紀末期全世界的氣溫下降,恐龍則正是由於它們本身的敏感而有所感受,這也是它們後來絕滅的首要條件。因為它們是熱血動物,為了生存不得不恒定體溫,但又缺少抗寒能力。這樣,它們必須產生大量的熱以保持體溫,但是當四季更加分明後,特別是在低緯度地區,當一年一度的冰凍來臨時。恐龍由於體軀龐大,即不能冬眠,又逃避不了嚴寒的襲擊,隻有被“凍死”。恐龍滅絕與天體碰撞

1977年,美國地質學家阿爾瓦雷斯等人提出了“小行星碰撞”說。

他們認為,在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晚期,宇宙間有一顆直徑7-10千米重約13萬億噸的小行星以1萬公裏/小時的速度與地球相撞,引起生物大絕滅。

這種體積大、快速運行的行星在與地球相衝撞時引起的爆炸所產生的能量,根據它的質量和速度推算,相當於100兆噸T.N.T炸藥爆炸。我們都知道,在1945年,日本廣島落下了相當於2萬噸的T.N.T炸藥的原子彈。如果這樣計算就相當於50億個廣島級原子彈爆炸能量的小行星與地球衝撞,如果這些能量平均分配到地球表麵,就相當於地球上每平方千米落下10個廣島級原子彈。這樣,大爆炸的發生,就會將相當於小行星自身質量100倍的塵埃拋入大氣層中,密集的粉塵直入雲霄,遮天蔽日長達三五年之久,從而把白天變成了黑夜,致使地麵因接受不到陽光而變冷,植物因此枯萎、死亡,從而導致恐龍的食物鏈中斷,自然界的生態係統遭到破壞,引起恐龍等爬行動物,因饑寒交迫,無法適應驟變的環境而相繼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