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子屬於哪家學派
告子是戰國時人,姓告,名不詳。也有人說他名為“不害”。提出性無善惡論,主張人的本性沒有善與不善之分,猶如水沒有東西之分一樣,同孟子的天賦道德論相對立。由於告子沒有著作傳世,太史公也沒有為他立傳,後人對他的情況還不十分清楚,告子的思想在戰國諸子百家中究竟屬於哪一家至今還是個謎。
從《孟子》、《墨子》等諸子著作中可以看出,告子在當時是個頗有影響的人物,因為,不但《墨子》曾經提到過他,而且《孟子》還為他立了上、下兩個專篇呢(即《孟子·告子上》和《孟子·告子下》)。
在《墨子·公孟》一書中,有這樣一段記載:墨子的一些學生對墨子說,告子這個人,口裏講仁義,而行為很壞,請您拋棄他。墨子回答說,不可以。稱譽我的言論而反對我的行為,這總比沒有任何毀譽要好一點。
有人據此認為,告子是墨子的弟子。如果不是這樣,那些在墨子麵前批評告子的人就不會建議自己的老師拋棄告子。
有人不同意此說。認為告子的主要思想傾向是儒家的。依據是:他自稱能“治國為政”(即治理國家施行仁政),別人也說他“言仁義”(即他所說的話沒有超出仁義——人與人相互親愛的範疇),雖然他曾被儒家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孟子視為異端,痛斥他“率天下之人而禍仁義”(即帶領普天下的人為害儒家“仁義”之說),但這不足以證明告子不是儒家的。因為,孔子去世後,儒家學派分裂為八個支係,派係之間的互相攻擊是經常發生的。例如,荀子是儒家學派的重要人物,但他對孟子的批判不亞於對其他學派的攻訐。
還有一種意見認為,告子是“亦儒亦墨”,但又“非儒非墨”,其思想獨樹一幟自成體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