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將軍李廣何故未獲封侯(1 / 1)

飛將軍李廣何故未獲封侯

在漢武帝大舉開疆拓土,以賜爵封侯來重獎功勳的年代,有“飛將軍”美譽的漢代名將李廣,與匈奴大小七十餘戰,戰功卓著,聲名顯赫,但最終卻未獲漢武帝封侯,這其中之奧妙令人費解。

宋朝人氏何去非以為:李廣未得封侯,是因其“治軍不嚴”所致。何稱,“自漢師之加匈奴,廣未嚐不任其事,而廣每至敗衄廢罪,無尺寸之功以取封爵,卒以失律自裁(者),由其治軍不用紀律。”

所謂“治軍不嚴”,多指李廣作戰不講“軍陣”,指揮不行文書而言。

另有人稱,李廣不得封侯,與漢武帝對其持有偏見,和大將軍對李廣實施壓製有關。

唐代王勃在其《騰王閣序》文中敘述曆史上眾多名將高才之坎坷境遇時,曾寫下“李廣難封”之句。王勃將李廣的不封,歸咎於漢武帝對李廣數次征戰失利,便對其持有偏見,認為李廣命運不佳,總是出師不利。在李廣最後一次出征時,漢武帝竟指使大將軍衛青不讓李廣爭首功。其實,這正合衛青的心意。衛青讓好友公孫敖出任前鋒,替代了前將軍李廣。使李廣無法指揮作戰,將觸犯軍律的罪名嫁禍於李廣的身上。最後,李廣不得不引頸自刎而亡。

還有人把李廣終未封侯的原因,說成是李廣因得名“常敗將軍”,而與封侯賜爵無緣。

這種說法未免有些偏激,李廣與匈奴大小七十餘仗,曾使匈奴兵將聞之喪膽,並稱其為“飛將軍”,怎麼會成為“常敗將軍”呢?

李廣未能封侯晉爵,看來還是有較為複雜的背景。究竟誰能解開這個謎底尚需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