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有能發光的人(1 / 2)

是否有能發光的人

其實,這樣的人是有的。1973年意大利的報紙對裏窩那的一個6歲孩子比楊卡·卡爾涅裏進行了報道。這個女孩患了猩紅熱,病情嚴重。她沒有被送進醫院,而是留在了家裏,家人雇用了一位有經驗的助理護士。一天深夜,全家人都已入睡,助理護士滿臉驚恐地從孩子的房間跑了出來,急得在屋子裏走來走去。她在驚慌之中叫醒了女孩的父母,於是這對父母起身來到孩子的房間,他們看到,他們女兒的臉部、胸部和雙臂好像由裏向外發出了微光。尤其是胸部的發光點十分突出,似乎光源就在那裏。這種微光共持續了一周,後來才漸漸消失了。

醫療單位的工作人員有時會在患者病危時碰上類似的現象。自古以來有些篤信宗教、為宗教而神魂顛倒的人也有發微光的現象。孕婦身上也有這種發光的個例。科學家們稱之為生物化學發光。這種奇怪現象是由於生物機體和組織中進行的生化反應而產生的光輻射。科學家們把這一現象分為兩類。

第一類微光的特點是用肉眼很容易看到。其光源是螢火蟲、某些海洋生物和棲息在粉腐的樹墩上的微生物群落。毫無疑問,螢火蟲是發出這一類微光的冠軍。在南方夜晚的黑暗之中它們不知疲倦地在空中飛來飛去。它們的光照度極其微小,但是這種令人稱奇的昆蟲已經相當引人注目,它們能夠在幾小時內保持“發光”。其他的生物有時會突然發光,轉瞬間就熄滅了。科學家們認為,微光的亮度和持久性與把化學能轉換為光的特殊物質的活性有直接關係。

植物、動物和人屬於生物化學發光的第二類。這一類顯現出極弱的微光,微光的產生是由於活細胞中氧化過程的緣故。但是,機體與新陳代謝有關的全部消耗量卻很小。通常,這種極弱的微光隻有借助於電子儀器才能被記錄下來。人體發出的光用肉眼就能見到的情形極其稀少。科學家們推測,在此時,機體中的生物化學過程由於神經係統過於興奮或在恢複健康時新陳代謝的加劇而變得更為明顯。或許,隨著時間的推移將會找到更為確切的解釋。昏睡是一種假死現象

一般來說,人一晝夜睡6-8小時就足夠了,但是也有些根本就不睡覺的人。無眠是世上極為罕見的疾病。這些人白天和夜晚都精力充沛,他們的體溫降到攝氏34度。“缺乏時間感”綜合症狀在他們身上不斷加劇,他們感覺不到時光在流逝。對他們而言,似乎白天的時間在無休止地延續。

但是也存在相反的情況。這就是昏睡,或叫嗜眠。在這種昏睡狀態下,既使是進行最細致的觀察,也常常難以發現人的生命特征。昏睡還被叫做“慢死”。這種較少被研究的症狀的結果或導致真死,或是昏睡多少小時、多少天後複又醒來。在個別情況下,幾年之後,有時甚至幾十年之後此人才會蘇醒過來。一般認為,上個世紀的昏睡現象要比現在普遍。通常在昏睡之前都經受過痛苦、創傷和強烈刺激。現在的精神負擔也不少,但是人們能夠設法適應日益增長的壓力。盡管這樣,今天仍有不少人陷入昏睡狀態。

湯姆·弗萊徹是澳大利亞一個農場主的兒子,1969年他遭到了雷擊。父親在田野裏找到他時,他已不省人事。父親把他抱回了家。約6年之後小男孩才蘇醒過來有趣的是能使他醒來的還是雷電。他很快就恢複了健康,甚至還獲得了少有的數學能力。

前不久,一位比利時婦女伊麗莎白·武阿爾多克從三十六年的睡夢中醒來。27歲時她遭遇汽車車禍,當即陷入昏迷狀態,盡管人們近40年來竭盡全力,但是,仍然無法使她從昏迷中醒來。她的生命一直靠打點滴來維持,人們對她進行了精心的護理和不間斷的觀察。親戚們同這位不幸的婦女交談,對她講世界上和家裏發生的事情,但是她對什麼都沒有反應。然而,她的記憶力沒有喪失,使親人們極為吃驚的是,當她睜開雙眼時,她拉著自己的小女兒生的外孫女的手,問她怎麼穿得那麼奇怪。現在,伊麗莎白63歲。但是她看上去要年輕得多。因為在昏睡時所有的生理過程都極為緩慢。每到晚上,伊麗莎白都不願去自己的房間,她害怕再次進入長眠狀態。

人們一度也曾對於西班牙修女瑪麗亞·德·耶祖斯提出了昏睡的假說。她的身體至今還安放在馬德裏郊區一個教堂的石棺裏。身體沒有任何腐爛的跡象,她也不幹縮,皮膚也沒有失去本身的彈性和光澤。許多看到她的人誤以為修女逝世才幾個小時。而實際上,一切都發生在343年前。修女的身體從來也沒有進行過遺體處理,不可思議的是,她的身體三個多世紀來能夠一直處在自給狀態。自從修女昏睡的說法被徹底否定以後,科學家們試圖對人體的長期保存作出另外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