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人的說話聲可以聽出什麼(2 / 2)

在古代祭司們利用它。薩滿在鈴鼓聲的伴奏下跳著有節奏的舞蹈走在燒紅的木炭上。跳篝火曾是神教的儀式,一種玩火的儀式。儀式主要是用來迎接春天,但也用在其他場合。比如,在保加利亞從19世紀中葉起就有一個很著名的節日,它是紀念第一個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大帝和他的母親葉蓮娜的節日。

一方麵保加利亞的“拜火教徒”使用燒紅的木炭,另一方麵,在地球的另一端的塔希提島上則使用被燒紅的圓形的玄武岩石,石頭被放在燃燒的劈柴上。整個這條3米寬的火路被設置在一條長6米的不很深的溝底。蹈火者要快步沿火徑跑一個來回,有時他們這樣跑兩個來回。就是說,跑過的距離長度已超過20米。那石頭被燒得通紅,如果拋入冷水中,水馬上就會沸騰。

除極個別的情況之外,蹈火者的腳掌上不會留下任何火燒的痕跡。這似乎是一個不可思議的謎。因為被燒紅的木炭的溫度為攝氏400-500度,而被燒紅的石頭的溫度還要高些,可達800度。我們來作一個比較:比如根據研究者們的資料,棉織物在攝氏300度時開始燃燒;在火上行走的時間從幾秒鍾到幾十分鍾,並且蹈火者的腳掌上沒有任何保護物質層。怎樣來科學地解釋這個現象呢?

科學家們推測,防止腳底燒傷的可能是皮膚分泌出的汗。因為皮膚可以在周圍環境溫度下降時起保護作用,在惡劣條件下皮膚的功能也會迅速增強。從前煉鋼廠裏有經驗的老師傅曾給新工人們表演過一個戲法,戲法的秘密就在這裏。他們把一隻手放進燒紅的鋼水中,瞬間之後把手抽出來,而手上沒有燒傷的痕跡。這隻是因為手變得過於潮濕的緣故。科學家們認為,在瞬間插入鋼水之中的手上,由熱氣構成了一層間隔保護層。

除此之外,蹈火者特別快速的行走也是原因之一。他們的腳掌好像在“飄動”——腳掌的個別部位與火接觸的時間僅有零點幾秒。如果這些部位的皮膚有2-4毫米厚,同時又是經過鍛煉的話,火都來不及損傷它。同時我們還知道,玄武岩是一種低導熱性的多孔材料。這種石頭向火的一麵燒到白熱化的程度,而另一麵向外的一麵此時或許還不太熱。研究者們就是這樣來解釋那些人在玄武岩石和火炭上為什麼會有不同的停留時間。火炭的燃燒基本上是均勻的,所以蹈火者在上麵行走就要快些。

當然,根據科學家的看法,自我暗示在火中行走時具有重要意義。關於自我暗示的威力,俄羅斯著名的生理學家H.巴甫洛夫(1849-1936)院士在關於高級神經活動的著作中曾經提到過。堅信不會被燒傷,就能提供進一步的防護,蹈火者獲得輕鬆、滿意的愉快感覺,就忘記了疼痛。生理學家們認為,大腦在此時能產生一種特殊的物質,它具有止痛的性能。這些蹈火者在火上走了一兩圈之後,餘興未盡,他們徹底忘記了恐懼,他們很願意把表演再重複一遍。

還有許許多多其他的推測。當今科學對人的機體研究得還很不夠,隨著時間的推移,科學家們一定會發現人體的其他未知的保護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