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不論男女,都渴望擁有與標準模特兒一樣的身材。很多人即使不怎麼肥也要加入到減肥的大軍中。許多人減肥的初衷是為了身材好看,但當身體減肥致營養不良而麵如菜色時,就與漂亮一點的初衷背道而馳了。健康美麗的外在形象,對於個人的日常生活和事業都有著重要的意義。特別在今日,人際交往頻繁、工作緊張、競爭激烈,各種機遇到處都有,可又轉瞬即逝。要想抓住機遇,隻有文化知識和專業技術往往力不從心,健康美麗的外在形象的作用絕不可小視。
追求美麗可以幫助人們認識自我、發展自我和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愛美的信念還可以幫助人們緩解或解除不良心理。人的外在形象是可以人為改變的。運用現代醫學科技手段可以改變人的外在形象、滿足人們對美的追求,並且科學可行,風險很低。這也是為什麼醫學美容日益受到社會的普遍關注和接受。但外在形象與內在修養也是有密切聯係的。人們的氣質、修養與形象,是知識、能力、朝氣、活力和自信的具體表現。
作家秋微曾在她的博客裏這樣寫道:“莎士比亞借哈姆雷特的嘴對女人化妝有一句批評‘上帝已經給了你們一張臉,你們卻還要自己另造一張。’我心裏說:咳,你當我們願意找這麻煩呐!如果上帝給一張好的我才懶得另造一張呢!不過,還是自心底感謝上帝:謝謝你給了我一張不怎麼樣的臉。導致我從小就意識到個人努力有多麼的重要,隻好一路為了不讓自己太過失望而保持勤奮懇切的生活。”
什麼樣的心理導致肥胖?
據國外科學家的研究,人的食欲不僅受特殊生化過程的影響,而且受情感意誌的影響。影響人的食欲的病態,也是導致肥胖的重要原因之一。要想減肥,從根本上改變人對餓與飽的病態心理感覺。
追求口味。肥胖者對食物往往比正常體重的人有著較為強烈的追求,追求種類和口味。他們會不斷地吃東西以得到滿足。這是一種病態食欲心理。建議可選擇一些口味強烈但低熱量的食物進食,同時生產部門應該配合生產新型食物味道增強佐料。
緊張與咀嚼。據調查,肥胖的人就有這麼一種病態的食欲心理,就是當心理緊張時便想吃東西。其實他們並不需要補充營養或能量,需要的是消除緊張的咀嚼動作,可東西畢竟是吃下去了,所以越來越胖。所以,緊張時可選一些高纖維、低熱量的咀嚼型食物,便兩全其美。
碳水化合物偏好。研究發現,某些肥胖者有一種由碳水化合物引起的特殊的饑餓感,喜歡吃甜餅、糖果、蛋糕等碳水化合物食物。如果所吃食物含低水平碳水化合物,他們就會感到煩躁不安,非常饑餓,甚至不能入睡、不能集中精力工作和學習。而大量進食碳水化合物,導致體內熱量聚積而發生肥胖。
對食物信息的強烈反應。食物形象包括食物的形狀、氣味、色澤等等。研究發現,有些人對食物信息非常敏感。這些人體內往往有較高水平的胰島素,並且隻要想到或見到食物就會提高胰島素水平,進而產生進食反應。每當此時,建議肥胖者運用注意力轉移法,比如散步、喝水等等,或許可以抑製這種強烈的進食反應。
什麼是厭食症?
巴西著名模特安娜卡羅琳娜雷斯頓為了保持身材,幾乎拒絕了除水果之外的食物,因此得了厭食症和敗血症。2006年11月15日,年方18歲的她病故。臨死前,身高1.74米的安娜體重僅40公斤。安娜的死可能會讓很多想減肥或正在減肥的帥哥美女們很不解:減肥怎能讓人丟了性命?其實,為了“魔鬼身材”而拚命減肥而致死亡的,安娜並不是第一個,也不是最後一個。法國著名的歌手凱倫卡本特,也是因為追求苗條而患上厭食症,年紀輕輕就失去了生命。
厭食症患者多數是15至25歲的女性。她們中的大多數在少年時就開始減肥,雖然已減至皮包骨,還認為自己太胖,繼續拚命節食、過量運動。還有一些則在進食後故意嘔吐或吃瀉藥以消滅身體內的所有熱量。可怕的是,當體重減至低於正常體重10%~15%時,女性就會因體內脂肪比例過低而停經。男性則會性欲喪失或降低,並且還會出現便秘、低血壓、暈倒等症狀。再嚴重點,就會導致直腸退化、體內電解質紊亂和心律失常。有些厭食症患者最終因極度的營養不良而死亡。也許所謂的魔鬼身材,就是達到魔的境界,也就踏進鬼的門檻了。
什麼是暴食症?
在香港電影《瘦身男女》中,鄭秀文飾演的Mini Mo原本是位身材勻稱的窈窕淑女。人家失戀後都是“為伊消得人憔悴”,而Mini Mo失戀後,反映與眾不同,她愛上了吃。一方麵可能是她真的吃得太多,另一方麵可能是內分泌係統或是消化吸收功能因受刺激發生紊亂,使得她變成從一個九頭美女變成了一個體重260磅的大肥婆。
暴食症患者也是以年輕女性為主。當她們以過度節食和過量運動來減肥時,其體內自衛機製不會含糊,為了保證其身體健康會不斷促使患者進食,直至體重及脂肪比例回到正常水平。但很多人並不清楚是這個機製的作用,會在暴食後感覺羞恥和無助,並企圖用嘔吐、過度運動或吃瀉藥來消滅暴食後果,結果形成了一個暴吃與狂嘔的痛苦循環,甚至十多年不能自拔。
目前,厭食症與暴食症等飲食失調症已經被確定為一種心理病——所有患者的“自我觀念”都出了嚴重問題。每一個患者,不妨自問三個問題:第一,自己真正所希望減掉的是什麼?脂肪還是自卑感?第二,自己真正希望得到的是什麼?芽別人的尊重及愛戴、一種自我重要感還是僅僅一個完美身材?第三,自己的真正問題是什麼?是體重問題還是個人“自我觀念”的問題?如果你或你的家人朋友出現上述症狀,應該盡快去就醫。特別是當體重已跌破底線,導致身體出現嚴重生理症狀時,一定要趕緊就醫,以免出現生命危險。
飲食不平衡會導致什麼?
我國兒童孤獨症患者數目驚人,而且有增加趨勢。據我國兒童心理衛生學專家的調查,國內兒童孤獨症患者已超過50萬。過去一般認為兒童孤獨症是由於腦部機能障礙及後天教育方式不當造成的。可近年來研究人員發現,兒童孤獨症的發生及發展機理與過量食用“酸性食物”也有密切關係。
正常人的血液呈弱堿性,ph值為7.35左右。“酸堿平衡”的膳食有益於機體內環境的相對穩定和各種代謝功能的協調進行。肉類、糖類等屬酸性食品,若過量食用,易使體液ph值過低而呈現“酸性體質”。兒童時期正處於生長發育的關鍵階段,注意少食酸性食品。若過量食用,會逐漸出現容易感冒、手足發涼、皮膚抵抗力降低、哭鬧不安、免疫功能下降等症狀,嚴重者甚至會損害大腦機能。因為鉀、鈉、鈣、鋅等堿性礦物質離子是大腦發育和維持其功能所必不可少的物質,而酸性食品中含量少,過多食用就會使這些礦物質攝入量過少,導致思維功能紊亂,從而誘發兒童孤獨症的發生、發展。
現在生活中,食品越做越精細,高脂肪、高糖分、高蛋白膳食增多,粗糧正逐漸被取代,食物類型也在改變。獨生子女多,吃的糖果、巧克力也多,含糖量高的零食很容易形成“酸性體質”。少吃糖,多吃蔬菜、水果、雜糧等“堿性食物”,這些做法可以預防兒童孤獨症。
如何緩解心理壓力?
“人是鐵飯是鋼”,這是人們都知道的道理。在一定情況下,選擇最佳食物,可以緩解心理壓力和負擔,這個道理恐怕知道的就不多了。營養學家和心理學家經過幾十年的潛心研究,發現食物因素對人的心理狀態包括情緒狀態有較大的影響。
德國營養學家福爾克?帕德爾教授研究發現,新鮮香蕉中含有一種類似化學“信使”的物質,能夠幫助大腦產生“5?羥色胺”。這種“信使”物質能將信號傳送到大腦的神經末梢,使人的心情變得安寧、快活。因此,如果你遇到難題,思慮過度或緊張不安,甚至發生嚴重失眠的話,建議在睡覺前喝點脫脂牛奶或加蜂蜜的麥粥,並吃些香蕉。這些香甜可口的食物會幫助你安定心情、順利入眠,並且會睡得更香。
當受到某些刺激或恐嚇,心理壓力過重、情緒欠佳之時,無論男女老幼,體內所消耗的維生素C會比平時多八倍。這時候,建議多吃些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水果和蔬菜,或者幹脆服用適當的維生素C片。這樣有助於調理心情,消除情緒障礙。另外,要想控製不良情緒、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除了要注意自身心理修養和維持和諧、良好的人際關係之外,還要善於選擇能夠改善低落情緒的膳食,讓食物幫助你打理不佳情緒、消除心理障礙。
什麼是神經性貪食症?
從事編輯工作的張小姐總覺得自己不夠苗條,盡管她的體重很正常,但她一直通過節食來減肥。她開始什麼主食都不吃,每天就吃幾個蘋果和黃瓜。一開始,每天都被饑餓折磨得無法忍受,心情非常壓抑。但為了減肥,她忍住了,不多吃東西。經過兩個月的努力,體重減了九公斤。可是長時間的節食使她精神恍惚,無法進行正常的工作。於是,張小姐開始吃點主食。誰知一吃就不可收拾,“吃”成了她每天的頭等大事。每天她至少吃五頓,而且還抓緊點滴時間消滅自己隨身攜帶的零食。在體重迅速反彈的同時,她也患上神經性貪食症。
臨床上患神經性貪食症者多為年輕女性。患者發作時有不可抗拒的進食欲望。她們雖然常常擔心自己吃得過多,每當想吃時便告誡自己不可失控,然而見到食物就把所有戒律拋之腦後。每次暴食許多食物,如七八個蛋糕,十來個雞蛋,一兩斤麵條,暴食反複出現,周期不等。
過度貪食導致的後果是顯而易見的,無法保證減肥倒在其次,胃潰瘍、消化不良、全身衰竭等病症都有可能出現,令人痛苦不堪。神經性貪食症患者還有較神經性厭食症患者更為突出的情緒障礙,如自責,焦慮,抑鬱等,因此神經性貪食症與抑鬱症的關係很密切。一旦患上一定要找心理醫師診治。患者和家人要認識到這是一種疾病,而不要認為這隻是嘴饞或是一種不良的飲食習慣,以便及早發現和診治。
“胡亂猜疑”性格的人吃什麼?
喜歡胡亂猜疑的人整天疑神疑鬼,搞得精神緊張、寢食不安,既有損自己的身體健康,也影響別人的正常生活,容易給周圍的親人或朋友造成傷害。具有此性格偏執的人應該多吃些諸如蛋類、魚類、牛肉、豬肉及牛奶製品等高蛋白的食物。如果能堅持每天進食此類食物,胡亂猜疑的性格缺陷就會逐漸得到改善。
“頑固不化”性格的人吃什麼?
頑固不化也是一種性格偏執。這樣的人往往不容易和周圍的人和睦相處,影響工作和生活。固執性格的人應該注意少吃鹹鹽,多吃魚類食物,特別要多吃生魚片,還要適量吃些其他肉類食物及以綠色和黃色為主的蔬菜。
“消極依賴”性格的人吃什麼?
此類人缺乏獨立性,耐受力差,依賴性強,不易在工作和生活上取得成功及幸福。此類人應該適當節製甜食品,比如蛋糕、甜飲料等;要多吃些含鈣和維生素B比較豐富的食物,例如小麥胚芽、大豆製品、豬肉、羊肉以及魚貝類等。這些食物有加強獨立性及耐受力的作用。
“見異思遷”性格的人吃什麼?
見異思遷性格的人,一般喜歡追求新奇,對新事物特別敏感,但是往往做事時虎頭蛇尾,沒有堅持到底的精神,因而很難有所成就。此類性格偏執的人,要盡量少吃肉類食物,應該多吃卷心菜、扁豆、辣椒、菜花、苦瓜、番茄、檸檬、柑橘、胡蘿卜、田螺、牡蠣、雞肝等食品。
“暴躁易怒”性格的人吃什麼?
俗話說“氣大傷身”,生氣既傷害自己,又傷害別人。可偏偏有的人暴躁易怒,動不動就火冒三丈,喜歡爭吵乃至動手打架。具有此類性格的人應該少吃零食,少攝取鹽分和糖分;多吃些含維生素B豐富的食物,如茄子、南瓜、黃花菜、豆芽、香蕉、蘋果、玉米、蓮藕、大蒜、油菜、土豆、鰱魚、草魚等,同時要多吃些含鈣高的牛奶製品及貝、蝦、蟹、魚和海帶等海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