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理郵票時,應注意不能用手指直接移動拿取郵票,必須使用郵票鑷子;在把兩枚連接在一起的郵票撕開時,應先順著齒孔反複折疊幾次,然後均勻用力撕開,不要弄壞郵票的四角和齒孔。郵票被汙染了怎麼辦
愛好集郵的人都知道,一張郵票的收藏價值,與它的品相有很大關係。
因此,當你千辛萬苦、費盡周折弄到一張心愛的郵票,卻發覺它已被油汙墨跡汙染時,請記住,千萬別用橡皮去擦或用濕布去抹,因為那樣很易損壞郵票,而且還不能有效地去汙。
有幾種可以使被汙染的郵票恢複幹淨原貌的方法,不妨一試。
用丙酮液和2%的稀釋草酸液,按35∶1的比例攪勻,配製成去汙液。然後把郵票放入去汙液中浸泡3~4小時,再用鑷子輕輕夾住郵票在液體中略加晃動,拿出後在清水裏衝洗幹淨,把郵票正麵朝下放在無灰無油汙的幹淨玻璃板或其他平整滑淨的台麵上,晾至半幹。再把郵票夾入書本中,過幾天拿出來,你就可以得到一張煥然一新的郵票了。
此外,如果僅是墨水漬痕,還可以用加有食鹽的熱水來清洗。方法是將郵票放入這種熱鹽水中浸十幾分鍾,墨水即可退去。後處理方法同上。
對於紅印油或油漬,也可以用點汽油輕輕將其擦去。但這種方法盡量別采用,以免不小心碰傷了郵票。郵票如何保存
郵票一般都存放在集郵冊中,非常方便。但應注意:
1.長期保存的集郵冊,最好應豎立著放在較高的幹燥通風的書架上,不要平放或重疊。
2.黴雨季節,空氣潮濕,可隔十來天找一個好天氣,打開集郵冊豎立在桌上,每麵隔開一些空隙,吹風20分鍾。
3.在雨季和濕度大的天氣中,最好不要整理郵票。平常整理也應避免用手觸摸,因為手汗和熱氣都對郵票有損害。
4.不要讓郵票受到陽光直射或放在高溫近火處。
5.背後帶膠的郵票放入集郵冊時,應先放進蠟紙襯在插槽裏,以防止郵票和集郵冊粘連;也可把郵票先放在護郵袋中,再放進插槽。淺色的郵票日久會褪色,如果用一種由合成樹脂做的護郵夾片把郵票夾於其間,既方便美觀,又可避免郵票褪色。
6.已經放進集郵冊的郵票不要常去移動,已經貼在貼票冊上的郵票更不要再取下來,否則郵票很容易損壞。
7.郵票被汙染,不應用橡皮、濕布等去擦,而應按有關郵票汙染的清除辦法去做。
8.可自製一些諸如浸過麝香、草酚、酒精溶液等一類的防腐紙片,夾在集郵冊裏,具有防腐防蟲之功用。攝影術是何時發明的
科技發展到今天,攝影已成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人人喜愛的娛樂活動。每逢節假日,或全家老小,或要好夥伴,帶著照相機一同外出,選那美的景和開心的笑容,輕輕一按快門,便留下了人生美好的記憶。
可是你知道嗎?這一切對於上個世紀的人們來說,簡直是不可想象的。那時的人們要想留下一個固定的影像,就隻有靠畫師的筆了。
人類從認識光影的作用,到能夠記錄並複製再現它們,經過了一個漫長的時期。
我國古代,在這方麵的研究水平是領先於別國的。作為現代攝影技術形成、發展的理論基礎之一的小孔成像原理,早在2400年前我國戰國時期的著作《墨經》中就有所記載了。在公元1661~1721年間,我國就已能製造裝有成像鏡頭的繪畫或觀景的暗箱。清代陳文述對此做過形象的描述:“千裏鏡於方匣布鏡器上,就日中照之,能攝數裏之外景,平列其上,曆曆如畫。”同時期,國外也有人發明了一種暗箱,非常接近今天的照相機。可見光學機械的發展在17世紀中葉已有了相當水平,隻是礙於感光化學的落後,才使攝影術的發展暫時停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