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德在於行為的動機而不是結果。一個人如果出於害怕落入地獄,遭受永恒的折磨才為人類的幸福而勞作,那麼,就這一動機而言,他同樣無權享有美德這一稱號。
〔英〕雪萊:《道德沉思錄》
在許多美德中,我認為“感激”是最值得稱道的反過來說,忘恩負義便是頂卑鄙的行為。
〔意〕卜伽丘:《十日談》
美德本身也需要限製。
〔法〕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
美德帶來名譽,名譽則帶來虛榮。
〔英〕托馬斯·富勒:《格言集》
美德雖身著襤褸,卻能使我溫暖。
〔英〕德萊登:《仿賀拉斯》
血統是從上代傳襲的,美德是自己培養的,美德有本身的價值,血統隻是借光。
〔西班牙〕塞萬提斯:《堂吉訶德》
一種美德的幼芽、蓓蕾,這是最寶貴的美德,是一切道德之母,這就是謙遜,有了這種美德我們會其樂無窮。
〔西班牙〕加爾多斯:《瑪利亞·奈拉》
美德的反麵——惡,更清楚地告訴我們美德是什麼。
〔古羅馬〕昆體良:《演說術原理》
幸運所需要的美德是節製,而逆境所需要的美德是堅忍,後者比前者更為難能可貴。
〔英〕培根:《論逆境》
悔恨和愛心是兩種美德,它們該能引起其它所有的美德。
〔法〕巴爾紮克:《鄉村醫生》
當你以愛鄰為樂的時候,它就不是美德了。
〔黎〕紀伯倫:《沙與沫》
美德隻賜給那些對它有信心的人們快樂和幸福,而不賜給對它抱持嚴謹之懷疑態度的高尚之士。
〔德〕尼采:《快樂的科學》
良好的友伴和有益的交談是美德的源泉。
〔英〕沃爾頓:《高明的垂釣者》
美德是一種中間狀態,它介於過度與不足這兩種壞事之間。
〔古希臘〕亞裏士多德:《尼可馬克倫理學》
美德是一種違背意誌的行為,這也許可以作為美德的定義。
佚名:《角色與觀察》
要讓每個人具有相同的美德是不可能的,但讓每個人同樣善良正直卻是可能的。
佚名:《角色與觀察》
每一種缺點都或多或少地假扮成美德,每一種缺點都從這種偽裝的相似中得到好處。
〔法〕拉布呂耶爾:《品格論》
美德被弄得如此空泛虛無,它已成了空洞之論的代名詞。
〔英〕塞繆爾·巴特勒:《平凡的觀察》
美德似乎是一種心靈的健康,美和堅強有力,而邪惡則似乎是心靈的一種疾病,醜和軟弱無力。
〔希臘〕柏拉圖:《理想國》
我如果以美德為貴,我就不必羨慕人家有福,歎恨自己不幸。
〔西班牙〕塞萬提斯:《堂吉訶德》
美德和缺點都具有一種不可思議的性質:擁有得越多,你會以為自己具備得越少。
佚名:《角色與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