輯二 國際觀察

聽說美國還要稱霸100年

聽奧巴馬說,美國還想稱霸100年!既然提起了這個話茬,俺老花忍不住就想翻一翻美國人的老賬,粗略地給大家盤點一下美國在過去的100年裏,都幹了啥驚天動地的大事件,然後我們再決定還用不用美國再稱霸100年。

1914年,在美國殖民者的持續不斷的娛樂性宰殺之下,最後一隻北美旅鴿“瑪莎”斷氣。這個曆經億萬年演化、擁有數十億種群數量的龐大物種,在僅僅100年左右的時間裏,被美國殖民者獵殺得幹幹淨淨,徹底絕種。

就在旅鴿被搞絕種的同一年,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作為公理與正義的化身,美利堅合眾國堅持中立,同時向戰爭雙方供應糧草彈藥,坐山觀虎鬥,獨倚望江流,大發特發戰爭財。一直等到1917年4月,眼看著歐洲戰場上的敵對雙方都消耗得差不多了,再也沒錢買自己的東西了,美國人立刻翻臉,用自由的名義直接參戰,用民主的大炮把德國人掀翻在地。

德國被打敗了,英國和美國馬上就對自己的法國戰友下毒手。為了遏製將要冒頭的法國,美國故意縱容法國占領區的人民搞公投,從而讓一戰戰勝國的法國,在損失了無數士兵的鮮血之後,不但沒有得到任何好處,還損失了一大塊工業國土。相比較之下,德國不但沒得到什麼像樣的懲罰,戰後反而還得到了大筆的美國援助,很快就恢複了實力。事情發展到這個份兒上,二戰想不發生都不可能了。

二戰打起來之後,美國人非常高興,又可以大大地發一筆戰爭財了對不對?遺憾的是,法國人這次再也不上當了,高盧公雞連抵抗都沒抵抗,德國大軍開到之後,雙方講好條件,法國人直接就投降了……投降當然很丟臉,可問題是,總比白死很多人,打贏了也要吃大虧強吧?

法國人投降了,英國人就被逼到了戰爭的第一線。盡管美國人是英國人的後裔,盡管當年的美國人也曾經宣誓要保衛英國女王。可是當二戰在1939年正式爆發之後,美國人又玩起了坐山觀虎鬥的老把戲……現代化的戰爭,拚的是消耗,拖的時間越久,雙方的損失也就越大,旁觀者的優勢也就越明顯。

不幸的是,法國人不戰而降,英國人根本抵擋不住德軍的進攻,連帶剛剛起步的蘇聯也被德國人打得很慘……不過這些事情,美國人才不關心,他們最關心的,是在這場戰爭之中,自己賣出去了多少貨物,賺了多少小錢錢。

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因為日本偷襲了珍珠港,美國被迫在時隔兩年之後的1941年12月份,正式參戰。本來正麵戰場上,德國隻占有很少的優勢,突然之間半路殺出個程咬金,希特勒想不自殺也不可能的了。

代表公理、正義、民主、自由的美利堅合眾國,在大發特發了兩場世界大戰的戰爭財之後,麵對連續打爛了兩次的老歐洲,不可避免地取得了經濟、軍事、政治上的多重優勢。二戰結束之時,美國已經以全球霸主的身份自居了。

當了世界霸主之後,就必須四處欺負小國家。從最開始的朝鮮,到後來的越南、中美洲、南美洲,再後來的非洲、中亞……總之,1945年之後,幾乎所有區域戰爭都是美國人搞起來的。理由嘛,千奇百怪,啥樣的都有。有時候宣稱人家不民主,有時候宣稱人家不自由,有時候宣稱人家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每一次把小國家打得頭破血流之前,都給自己安排一堆高大上的理由。至於借題發揮、小題大做什麼什麼的就根本不算事兒了對不對?

我們先不提美國人幾乎將北美印第安人滅種,僅僅是最近百十年,死在美國“民主、自由、人權、普世價值”之下的冤魂,就何止幾百數千萬!幸虧美國人的旗號不是“天堂”,不然整個人類恐怕還要付出更昂貴的代價。

不管美國還想稱霸多少年,我們中國是堅決不稱霸的。我們不會為了幾桶石油的便宜,就搞得伊拉克多了上百萬寡婦;也不會因為美軍大兵喜歡強奸韓國、日本女人,而幾十年如一日地搞占領性駐軍;更不會搞一個沒有審判程序的關塔那摩監獄,然後還選用變態女兵去扒光男囚犯的衣服取樂。

霸權之下,人命如草芥。如今,中國的整體實力不斷上升,已經是名副其實的強國大國。可是我們不稱霸,我們有霸權可以行王道,我們會拉扯亞非拉的第三世界人民共同富裕,用我們的經濟、技術、愛心,幫助全世界人民共同發展。

聽說美國還要稱霸100年……嘿,這問題應該同中國人商量商量。

美國你還行不行?

奧巴馬對於釣魚島的最新表態,一點兒都不出乎俺老花的預料。現在的美國不但不需要皇帝的新衣,甚至開始以光屁股露點為榮了。這對我們中國人來說,其實是一件大大的好事。

以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為主導的二戰戰後秩序,決定了今天大部分的世界環境。日本占有多少領土,早在《 波茨坦公告 》裏麵就明確表述為隻有4個本島,其他離島的歸屬都要由盟軍認定。中國作為盟軍戰勝國,付出了3000萬人流血犧牲的代價,是公認的聯合國安理會5個常任理事國之一。自古以來的證據比比皆是,我們不但認為釣魚島是我們的,實際上我們還認為琉球也不是日本的!

蘇聯垮掉之後,美國人開始膨脹,開始找不到北,開始不知道自己姓什麼了!二戰美國軍人付出了百餘萬人的傷亡,才換來了今天美國人的國際地位,如今美國人自己就不想要了,珍珠港的美軍士兵冤魂會原諒你奧巴馬嗎?

中國人民愛好和平,但是我們不接受恐嚇。大原則不變的情況下,隻要不耽誤老子賺錢,你想當國際警察你繼續當,無所謂。可是動了中國人的蛋糕,就是你自己找不痛快,俺們沒工夫看你們的虛偽表演。這個戰後秩序是盟軍共同建立的,你能管好你就管,你管不好就趁早滾回北美種大豆去,別以為這個地球離了你們就不轉!

地位是建立在實力之上的,俺老花最討厭那些借錢的,更恨那些借了錢不還的!比如,美國!靠著十幾艘航母到處收保護費搶奪資源,不夠花還拚命發債,甚至開始提高稅收壓榨國內老百姓過日子,這樣的國家,根本就不配當全世界的領袖!

就像網友朱德泉所說的那樣:“奧黑的恐嚇很好,好就好在他打出了最後一張底牌,讓中國人民徹底看清了帝國主義醜陋嘴臉;好就好在這名最高級別反麵教員讓我們統一了思想、凝聚了共識,放棄了最後一絲其不選邊站隊的幻想。政治是不流血的戰爭,戰爭是流血的政治,獅子愛好和平,但會堅決捍衛領地!”

我們愛好和平,願意跟包括美國人民在內的全世界人民和平共處,可是中國人民不會懼怕任何勢力的威脅。不要以為中國人還是一盤散沙,全國各族人民,不管何種意識形態,維護祖國統一的大原則是沒有問題的。中國的統一當然就包括香港、澳門,也包括台灣和釣魚島。任何人以任何手段來動我們的老根子,都不會有好下場。

現在是導彈核武器時代,你有的老子都有!作為全世界最大的工業國,中國生產了全世界幾乎一半的工業品,在這樣一個龐大的國家機器麵前,任何宵小之輩的妄想都將成為泡影。安倍晉三滿世界轉圈子,聯合遏製中國,我們搭理他嗎?

現在美國人從釣魚島的幕後站到了前台,就以為會改變中國的立場和信念嗎?你在台前還是在幕後,你都是站在日本人一邊的,對中國人來說那都一樣。你奧巴馬能走到台前來丟臉,我們要感謝你給中國人民上了完美的愛國一課。

21世紀是亞洲的世紀,是中國的世紀,沒有你美國什麼事兒。哪兒涼快哪兒待著不是揶揄你們,那是為了你們好,是替你們保持僅有的尊嚴。還當自己是超級大國,可以任意左右世界形勢呢?烏克蘭的例子早把美帝國主義的花褲衩扒得幹幹淨淨,你身上長多少根毛,全世界人民都看得清清楚楚!

你一個靠殺光北美印第安人來站穩腳跟,倒賣非洲黑奴做血腥的原始積累,沾了兩次世界大戰的漁翁之利,才當上國際老大的國家,有什麼好沾沾自喜、自以為是的?我們的老祖宗縱橫捭闔、指點江山的時候,你們還在野地裏挖土豆充饑呢。

給你臉,你不要臉,就沒人再給你臉!不想好好過日子,那就別過了!你們不在乎美國的急速衰落,我們更加樂於作壁上觀看笑話。俺老花隻是可憐那些二戰之中死於法西斯之手的美軍戰士,最終成了曆史的炮灰。現在的美國人在他們總統的帶領下,一邊吃著先烈們留下的戰果,一邊往先烈的身上塗抹狗屎,大家還嘻嘻哈哈地恬不知恥,反以為榮,簡直就是人類曆史上最大的笑話!

習大大說,獅子睡醒了,所以奧巴馬就扛不住了。以前打發小跟班鬧中國,現在必須自己上台唱戲了。俺老花是大國戰略觀察者,這點兒貓膩看不明白嗎?以前我還吃不準,現在我知道,美國真的沒戲了,現在的美國已經墮落成小醜的級別!

還是那句老話:歡迎你來到中國世紀,中國世紀歡迎你!

美國究竟擔憂中國什麼?

最近,美國總統奧巴馬公開表示:“我認為美國和歐洲繼續歡迎中國成為國際準則的全麵合作夥伴是重要的。對於我們來說,重要的是我們要認識到將會發生緊張和衝突的時候,但我認為那些都是可控的。我認為,當中國經濟從全球低成本製造國向生產價值更高產品調整時,保護知識產權等議題突然會變得對中國公司更具相關性,而不隻是限於美國公司。”

關於怎麼具體地麵對中國,奧巴馬還表示:“關於中國,有一點我要說,要強硬對待他們,因為他們做事的習慣是強力推進,直到遇到阻力為止。中國既不感情用事,也對抽象概念毫無興趣,所以對國際規則的簡單呼籲是不夠的。必須有一套機製,當我們認為他們在違反國際準則時,要嚴厲對待,同時也要告訴他們,( 遵守準則 )會讓他們獲得長久利益。對於中國適用的情況可以類推到其他新興市場中的許多國家。”

這是奧巴馬最近接受《 經濟學人 》采訪時對於中國的評價,不得不說,這番話裏麵所蘊含的無奈與心虛,已經十分的活靈活現了。真正有實力、有能力的國家領導人,應該懂得什麼叫悶聲發大財。像這樣的色厲內荏,不過是畫蛇添足多此一舉,反而驗證了自己的不自信。這一點已經可以確認,沒什麼可說的了,不過我們卻有必要明白奧巴馬為什麼這樣說,從這番話裏麵,我們要注意的問題,就是美國到底在擔心什麼?

要想說明白這個問題,還要從最基本的工業化開始說。自從英國人搞出來工業化之後,整個世界都變了樣兒。而所謂的工業化,簡單點兒說就是社會分工的細化,再也不是一個木匠做櫃子要獨立完成所有工序的匠人時代。在工業化社會裏,每個人都被細化到社會分工的節點上,長期簡單重複的工作,會使職業技能人才最大地發揮自己的效率。而相對應地,每個人在選擇自己的職業的時候,也可以從自己的興趣愛好出發,尋找到適合自己的崗位。這樣的一個體係成型之後,工作效率好得不像話,小到手表手機,大到汽車輪船,都可以批量成規模地生產,所區別的,無非就是零部件的多少而決定工序的崗位而已。

可問題是,科技在發展,時代在進步。製造火柴隻需要火柴頭和火柴棒兩個零部件,而製造一輛汽車卻需要上千個零部件。上千個零部件就需要上千個職業崗位,所有的東西都放到流水線上稀裏嘩啦地生產,才能不斷地創造出財富。與之對應地,社會服務性行業也進一步細化,老板娘開始專職去數錢,開門迎客的活有了專門的迎賓小姐,端盤子的活有了專門的傳菜員,招呼客人有專門的點菜員……為了配合這些,後廚裏麵還會有專門炒菜的廚師、專門切菜的二廚、專門洗碗的勤雜工,甚至某些大酒店還有專門剝蔥薑蒜的小學徒工。至於說門外停車場的門童、大酒店四周的保安、采購原料的店主人小舅子,就都是一應俱全的不用說了。

當整個社會的所有行業都出現了細化分工,那就意味著經濟運行結合得更加緊密。這樣做的結果,直接導致勞動效率的空前提高,隨之而來的現代化,也就有模有樣了。所以說凡是工業化成功的國家,無一不是發達國家,這個就很好理解了。至於說很多國家的生產生活隻有部分工業化,那麼這個國家就被稱為發展中國家。中國至今也沒有完成全部工業化細致分工,我們堅持自己是發展中國家,不是謙虛,是實情,雖然中國的領導人想的是怎麼用這個實情去占發達國家的便宜。

當然了,並不是所有發展中國家都可以最後成為發達國家,畢竟全世界的需求是有限的,而工業化生產的流水作業,能力又是強悍的,勢必導致某些國家畸形發展,進一步地貧富距離拉大,造成所謂“中等收入陷阱”。如果一個國家沒有龐大的工業化人口基數來平衡所有產業,那麼“中等收入陷阱”就很難避免。別看現在日本的小日子過得不錯,隻要像美國封鎖朝鮮一樣封鎖日本,用不上多久,日本就會一直衰敗到農業社會去。日本抓住了製造業的尾巴,韓國抓住了信息化的先機,所以這兩個國家才能成功越過“中等收入陷阱”,而拉美那邊的巴西和阿根廷,就完全沒有這麼幸運了。

明白了以上的這些,我們再來用這些道理來推演整個世界的局勢,就再清晰不過了。二戰結束的時候,美國人口1.3億多,蘇聯人口1.2億左右,英國本土人口4700萬,法國本土人口4100萬,德國本土人口6900萬。盡管歐洲國家當時還擁有大量的殖民地與殖民地人口,但殖民地人口的教育水平遠不及本土,隻是原材料的提供地與商品銷售地罷了。在社會生產力與科學技術差不多的情況下,工業化的人口數量就決定了一切,丘吉爾比任何人都清楚一點,4000多萬工業化人口的英國根本無力抗衡以億人口為基數的美國與蘇聯,世界的主導權已經不在歐洲的手裏。兩害相權取其輕的情況下,隻能選擇乖乖地把執掌世界的寶座送給了美國人。所謂實力就是你服氣就服氣,不服氣也要服氣,反正你要服氣。

眼下的中國,工業化進程才走完一半,真正意義上的工業化人口,也就六七億、七八億的樣子。就這,就已經超了美國總人口的一倍還多了。盡管我們的經濟還是以低勞動力成本的競爭優勢為主,可實際上粗加工環節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產業升級是必然的結果。在美國無力以武力威脅中國經濟產業的前提下,就必然出現中國在某些領域突破技術瓶頸,跟歐美發達國家爭肉吃的局麵。盡管整個中國的工業化進程,起碼還需要二三十年的時間才能完成,但市場化的特點避免了前蘇聯那種以計劃方式強製結合的工業化,勢必走向一個全麵現代化的國家。最要命的是,已經完成的這部分工業化實力,就已經完全不是美國人可以控製的了。

丘吉爾很清楚除非歐洲走向統一,否則單憑一個國家的千萬級的人口,在同等科技條件下根本無力抗衡以億人口為基數的美國與蘇聯。同樣美國的戰略層也非常清楚一點,一旦中國完成整個工業化進程,那是一個以10億為人口基數的現代化強國,在整個世界上都無人可擋。哪怕美國聯手日本、歐洲也做不到。美國把自己和盟國的人口都加起來也不過七八億人的樣子,這與13億的中國比起來也根本不是一個數量級的問題。工業化人口基數總量的對比,注定了將是碾壓式地一推而過,根本不需要廢話。而實際上美國的那些所謂盟友,大多又是“去工業化”的國家,大家都把精英堆疊在金融領域,都指望讓別人幹苦活,自己扒拉扒拉電腦鍵盤就可以賺大錢。其他老百姓,要麼當管家,要麼拍電影,要麼搞旅遊,總之就是沒人願意踏踏實實幹活。

本來工業化人口就不占優勢,再七七八八地夾雜了很多水分,雙方的實力對比就真的不言而喻了。當然,說了這麼多,我們不是說就一定要滅了美國,真的沒那必要,隻要不耽誤我們全麵奔小康,我們還是願意跟美國人民和平共處的。可問題是,這樣的情況,對奧巴馬同誌來說,就太難受了。麵對著國內的國家自豪感,真是說實話也不行,說假話也不行,唯一能做的,就是冒充奧特曼上電視擺拍了,大家理解下就好嘛。

奧巴馬政府已經明確地意識到,中國經濟已經從全球低成本製造國開始向生產價值更高產品調整。而奧巴馬在談話中同時說到,如果印度、巴西、印度尼西亞,這些新興國家想獲得成功,應該吸納那些看到互聯網力量的年輕人。奧巴馬卻沒有告訴他們,信息化必須是以整個社會分工細化的工業化為基礎,才能真正發揮出其效率的,說到底沒有工業化也就是社會分工細化的基礎,空有信息化提升不了多少生產效率。

中國已經在事實上跨過了所謂的“中等收入陷阱”,這一點美國的領導層是心知肚明的,他們已經明確地意識到中國正在向真正的現代化進軍了!而人類曆史上,從來就沒有出現過一個13億人口的工業化國家,這樣一個國家一旦出現在曆史的舞台上,在產業技術沒有發展到第四代工業革命( 蒸汽機是第一代工業技術革命,電器化是第二代工業技術革命,信息化是第三代工業技術革命,第四代工業技術革命目前還沒有成形,連個概念都沒有 )之前,13億工業化人口的中國可以傲視全世界,到時候別說美國還想當什麼世界第一了,聯合國總部搬到北京去,都一點兒也不稀奇。

不幸的是,這樣的中國,還致力於全麵幫助發展中國家。中國幫助非洲蓋房子、修馬路、搞基礎建設,不用對方操一點兒心,所有東西都是從國內一次性送過去,高質量地完成工作,還一點兒都不向當地人提附加條件。比較起來,以美國為首的所謂發達國家,這這那那的一堆條件,連人家上廁所用什麼牌子的草紙都過問,發展到後來,不但不給錢了,還公開嘲笑人家是“失敗國家”,簡直是令人發指。看到中國人民跟非洲人民不斷友好,又裝紳士、扮聖母,指責中國在非洲掠奪資源……話說我們好歹還給錢了好吧,總比你們抬著重機槍去硬搶要文明多了吧?

全世界人民的眼睛都是雪亮雪亮的,天長日久,大家都看好中國,也願意跟中國交朋友……到了這個時候,奧巴馬能不鬧心嗎?可問題是鬧心還能怎麼樣呢?缺德事都是自己幹的,證據一大把,現在想抵賴也沒人相信了。文章最後,想起了中國老祖宗的一句名言: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忽然發現,古人誠不欺我,哈哈!

我們這一代人,將親眼目睹人類曆史上第一個以10億人口為基數的現代化強國,任何人都無法阻止中國前進的腳步!

挑扁擔戰略可以壓垮美國

我自己不是美國人,也不想當美國人,不過這不妨礙我喜歡美國人,同樣也不妨礙我用學術討論的方法論證一下怎麼搞垮美國……明白我的意思了吧?本文僅僅限於學術分析,完全是紙上談兵,敬請讀者不要上綱上線,謝謝。

上世紀90年代,隨著蘇聯的垮塌,美國一下子變成了世界老大,從此開始了福山所謂的“曆史終結”時期……當然,結果大家都知道了,隨著美國國家戰略部署的一次又一次失誤,導致如今的世界第一大國,明顯露出日薄西山的樣子,實在是讓人感到惋惜。現在我們就開始嘲笑美國人自不量力,未免不厚道。笑話美國人自己玩砸了自己的鍋的事情,我們是不幹的,我們要做的,是想想以後會發生什麼。

細心一點兒的話,我們會發現目前的國際局勢非常微妙。簡單點兒說,就是美國的優勢並不十分的明顯。在西線,美國對俄羅斯采取高壓態勢,左支右絀地穩住了烏克蘭的局勢。在東線,美國人高調重返亞洲,搞戰略再平衡,挑唆日韓菲越挑頭鬧事,進而遏製中國的崛起速度。以上這些,是人所共知的秘密。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美國人已經沒有實力同時在東西兩線擠壓中國與俄羅斯了。

這就好比美國正在挑扁擔,為了維持平衡,前麵的筐子重了,就要往前麵使勁兒,後麵的筐子重了,就要往後麵使勁兒。雖然搞得很狼狽,不過很明顯美國還能支撐得住。這樣的局麵之下,中俄的心裏都很明白,誰先出頭,都會被美國狠拍。任何一方被拍了之後,都會在反抗的過程之中與美國兩敗俱傷,那麼看熱鬧的那一個,就會不戰而勝。三分魏蜀吳的故事,大家聽了上千年了,就不用再解釋了對不對?

可問題就是,如果中俄都盼著對方出頭的話,會導致沒人出頭,時間拖得久了,如果美國人實力增加到一定程度,有能力東西兩線同時平衡的話,那麼眼前的這個“戰略機遇期”就有被白白錯過的可能。戰略機遇期啊,可遇不可求,那是國家大事,普通人一輩子都未必能趕上一次的。

那麼,到底要怎麼樣麵對這樣一個苦逼的局勢呢?

我想,挑過扁擔的同誌都知道,挑扁擔這個事情,最關鍵的問題不在擔子的輕重,而在於擔子的平衡。擔子太重,了不起不挑也就是了,不會傷筋動骨。可是擔子不平衡的話,問題就大了,因為隻有挑上擔子之後,才會發現不平衡,等於說已經上了賊船,再想下來可就難了。

換句話說,美國如果撒手不管了,這事還真就沒得玩了。要想從根本上傷到美國的利益,就要拉住美國繼續“挑擔子”,鬥而不破,引誘美國人在東亞和烏克蘭不斷地投入精力與資源,隻有這樣,才能真正地拖垮美國。

道理講明白之後,具體怎麼辦就簡單了。是俄羅斯在烏克蘭搞事,還是中國在東海南海搞事,都不要緊,都可以,最怕的就是一家看另外一家的笑話,最後被美國人一個接一個地幹掉。所以,在目前這樣的情況下,我覺得不管是俄羅斯還是中國,都可以采取蠶食性的進取政策,不怕有矛盾,就怕沒有爭端,迫使美國不斷地在東西兩線投入資源,繼續擠壓美國財政。反正核武戰爭又打不起來,大家就拚國家實力慢慢消耗唄。俄羅斯有取之不盡的資源,中國有13億工業化人口,互為依仗,簡直就是鐵桶一隻,早晚會把美國那汪子渾水淘幹淨。

更當然的是,要溫柔,拉拉打打,打打拉拉,才叫藝術,鐵錘子敲雞蛋,即便贏了也啥都剩不下,何了個必呢,對不對?

關於美國崩潰或者分裂的猜想

首先我必須要說明的是,這僅僅是一種猜想。盡管在我認為這種猜想具有某些“合理性”,但是任何搞前瞻性研究的人,都不會把話說得太滿。所以,例行的要說在前麵的話就是:信不信由你啦!

雖然隻是一種猜想,但是這個問題太過於巨大,在這個地球上生活的每一個人,都有可能受到連帶影響。因為茲事體大,所以俺老花在想到了這個問題之後,頗為猶豫了些日子。在反反複複、再三再四的思考之後,我還是決定把這個猜想講出來,如果我說錯了,那麼無非是給大家添一道笑料而已,而萬一不幸被我猜中了,那麼我們就真的要為我們的後半生考慮考慮了。

當然,最關鍵的是,起碼我給大家提供了一種新的思維路線。

眾所周知的,是美國十分強大,它有十幾個航母戰鬥群、200多架四代戰鬥機、數不清的海外軍事基地,不客氣地說,美國人的軍事實力,有單挑全世界的潛力。因為這個原因,目前的世界還是以美國為主導的世界。在這樣的特定條件下,如果美國真的崩潰或者分裂了,那麼由此引發的蝴蝶效應,可就隻能用恐怖來形容。

沒有誰會永遠強大,要麼失誤,要麼衰老,要麼出現更強大的替代者,“天下第一”的寶座從來就不是給某個人或者某個國家定製的,這是常識。明白了這個前提條件之後,讓我們把目光投向美國的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