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

品性是一個人的守護神。

〔古希臘〕赫拉克利特:《著作殘篇》

沒有偉大的品格,就沒有偉大的人,甚至也沒有偉大的藝術家,偉大的行動者。

〔法〕羅曼·羅蘭:《貝多芬傳》

那些立身揚名出類拔萃的,他們憑借的力量是德行,而這也正是我的力量。

〔德〕貝多芬:《貝多芬語錄》

行為純正的貧窮人,勝過乖謬愚妄的富人。

《舊約全書》

貨賄為賢所賤,德行為賢所貴。

〔中〕張九齡:《親賢》

有源之水,寒冽不凍;有德之人,厄窮不塞。

〔中〕胡宏:《胡子知言·文王》

德不美,乃汝之羞。

〔中〕方孝孺:《雜銘·衣》

德者事業之基。

〔中〕洪應明:《菜根譚》

德者才之主,才者德之奴。

〔中〕洪應明:《菜根譚》

人不患貧,患無行耳。

〔中〕蒲鬆齡:《聊齋誌異·申氏》

品德上的缺陷,比生理上的缺陷要嚴重得多。

〔中〕秦牧:《和年輕人聊天》

社會最需要的是良好的品德,其次才是豐富的學識。

〔法〕羅曼·羅蘭:《羅蘭小語》

品德比學問重要。對個人來說,品德才是保障個人生存的最大的力量。

〔法〕羅曼·羅蘭:《羅蘭小語》

德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智慧的德,另一種是行為的德。前者是從學習中得來的,後者是從實踐中得來的。

〔古希臘〕亞裏士多德:《政治學》

人們的醜行就像刻在金石上一樣,與世長存,而他們的德行,我們就寫在水上。

〔英〕莎士比亞:《亨利八世》

德行比人情世故更難獲得;青年人失掉了德行是很少再能恢複的。

〔英〕洛克:《教育漫話》

德行就是德行的報酬。

〔英〕狄更斯:《馬丁·瞿述傳》

裝飾對於德行也同樣是格格不入的,因為德行是靈魂的力量。

〔法〕盧梭:《論科學和藝術》

好的品德常會引人走向驕傲自滿的一麵,那是不假的。

〔法〕雨果:《悲慘世界》

德不孤,必有鄰。

〔中〕《論語·裏仁》

僅僅一個人獨善其身,那實在是一種浪費。

〔英〕莎士比亞:《一報還一報》

好行善事,關心別人這也是一種品德。

〔法〕雨果:《悲慘世界》

如果你不肯對你的優良品質保持緘默,那麼你的全部品德都不能使人相信。

〔德〕尼采:《快樂的科學》

人類罪過隻有兩種根源——懶惰和迷信;德行也隻有兩種——活動和智慧。

〔俄〕列夫·托爾斯泰:《戰爭與和平》

保護一個受侮辱的女人是每一個男人的天職。

〔俄〕列夫·托爾斯泰:《戰爭與和平》

內懷冰清,外涵玉潤,此君子冰壺之德也。

〔中〕姚崇:《冰壺誡序》

沉深厚重,是第一等資質;磊落豪雄,是第二等資質;聰明才辯,是第三等資質。

〔中〕呂坤:《呻吟語·性命》

“利”之一字,是學問人品一片試金石。

〔中〕申居鄖:《西岩贅語》

一個有高尚情操的人,一定是一個有崇高的理想的人。

〔中〕陶鑄:《理想·情操·精神生活》

最起碼的一個衡量人品的標準是看他究竟能不自私到什麼程度。

〔法〕羅曼·羅蘭:《羅蘭小語》

一個人要有德性,主要是占有的欲望不能太強。

〔法〕巴爾紮克:《賽查·皮羅多盛衰記》

德行的實現是由行為,不是由文字。

〔捷〕誇美紐斯:《大教學論》

通過專業教育,他可以成為一種有用的機器,但是不能成為和諧發展的人。

〔德〕愛因斯坦,引自《創造心理學》

不欺者,修德之本。

〔中〕劉荀:《明本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