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看那芝麻地裏,一棵棵的芝麻像排隊似的立在地上,它們的個兒雖然不高,但是渾身都長滿了莢兒,恰似一根根的狼牙棒。
你再看看那片高粱地,那高粱的個兒高高的,上麵那一張張紅紅的臉膛,讓人一看,就知道又是一個豐收的好年景。
山坡上那一層層的梯田上,總會有三五個人在勞動。這時的中國,土地歸自己所有。窮的地少,富的地多。那地少的,自個兒耕種,而那地多的,就得雇人來幫忙。每一戶的土地一般都很集中,一片一片的,這樣幹起活兒來也很方便。
你看他們這一家子,老人、大孩兒在地裏收高粱。那一男一女,大約十四五歲,一邊幹活一邊用袖子抹汗。兩人四目相對,必然吟吟一笑。那男孩兒是本村人,小名叫俊生;那女孩兒是童養媳,乳名叫秀英。那位老年人是俊生的爺爺。老人累了,坐在捆起的高粱上麵,吸上一鍋煙,然後朝地裏的一塊石頭,猛磕兩下煙鍋,他氣憤的罵道:“****他娘的小日本,就是不想讓咱們過安穩日子!”
地中間,還有幾位年輕體壯的小夥子,他們是俊生的父親和叔叔。這幾個年輕人,把那收過的一塊高粱地,翻了個底朝天。他們先把那地堰留了大半人高的半圓形,再順著半圓形的地堰看過去,緊接那地堰的土地裏,也弄成了一個半圓形的,跟半圓形的地堰同樣高矮,同樣形狀,就好比是一個模子刻製出來的一樣。然後,他們再從山坡上,抬來一些稍大的石頭,壘砌在半圓形的地堰和土地上。他們接下來就是,把翻開的新土再回填進去,把那剛剛壘砌好的拱形的石牆,埋得是嚴嚴實實。下一項任務不會太急,再過幾天,他們覺得石牆埑得牢固了,就會把那半圓形的地堰輕輕地拆掉,將這些石頭放在一邊,按順序、按原樣排好。等把裏麵的土挖出來之後,裏麵就形成了一個洞。最後再把半圓形的地堰按原樣壘好,這就成了一口特別隱蔽的地屋。因為這種地屋都建在石堰上,所以,這裏的人們都管它們叫“堰屋”。
現在,這裏的人們,都在建造這樣的堰屋。因為,他們聽說那不可一世的日本鬼子,已經侵略到他們的省城濟南了!他們還聽說,這些侵略者無法無天,為非作歹,燒殺搶掠奸,無所不幹!這些小鬼子一旦竄到這裏來,不光他們的人身安全會受到威脅,這到了嘴邊的糧食,還會被他們搶的一幹二淨。這裏的老百姓,都是些老實巴交的莊稼人,他們總是膽小怕事,談虎色變。所以,他們不得不為自己的人身和財務的安全著想,於是,建造堰屋,就成了他們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www.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