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0章 習慣——尊重他人的生活習慣(1 / 1)

對別人的生活習慣強加指責之詞的人,就像肩負沉重的包袱,這隻能使他變得蒼老,步態蹣跚。

一個人要想與他人和諧相處,首先要學會尊重別人,包括朋友、學生、陌生人……也許這是一個簡單淺顯的道理,但是一個看似簡單的道理,也需要用心去好好感受。正是因為我們經常會覺得有些道理非常簡單而往往會忽視它,不去用心感受它,所以經常會傷害到別人,甚至會傷害到自己。

在一本雜誌上,我看到了這樣一個故事:

作者曾經到鄉下的母校去聽課。在中午吃飯的時候,他發現其中有一位老教師在喝完稀飯後,伸長了舌頭,低下頭,捧著碗“蠯蠯”有聲地把碗底的殘留稀飯舔得幹幹淨淨。如今的生活已經不是餓肚子的時代了,竟然還會有這樣的老師。看到他這個樣子,大家都禁不住笑了出來。那位老教師聽到笑聲,現出驚異的目光,且不由得紅了臉,極為羞愧地走出了吃飯的地方。一個下午,作者沒有看見老教師的身影。

臨走的時候,作者終於看到了這位老教師的身影。他連忙走過去對老教師說了一些比較委婉的道歉的話。老教師抬起頭說:“這是我保持了幾十年的壞習慣了。過去家裏窮,吃不飽,經常要求家裏的三個孩子這樣做,我自己久而久之形成了習慣,到現在還是改不掉,丟臉了。”

聽了老教師的話,作者深深地為中午的笑感到慚愧。

麵對別人的習慣,如果我們沒有真正的領會,隻是淺薄的嘲笑,這本身說明我們對生活的理解是多麼的淺薄和無知。在我們笑出聲的時候,誰又會知道他的這個習慣是多麼的令人尊敬呀!

在生活中,最珍貴的禮物是尊重和理解。當一個人收到這個禮物時,就會感到幸福,他的自豪感就會得到增進;而饋贈這個禮物的人,也會感到同樣的幸福和充實,因為他在尊重和理解他人的同時,自己的精神境界會變得更為崇高,他的人格會變得更為健全。

因此,可以說內在的真善美是有待於你去發掘的寶藏。老教師在艱苦的年代裏形成了這樣的一個生活習慣,在現代人眼裏是不可理解的,甚至是荒唐的。然而隻要我們能夠走進他的內心深處,我們就深深地被他的那種和艱苦、貧窮作不懈鬥爭的勇氣所折服。他的人格魅力因為這一個讓很多人難以理解的動作而得到升華。

在現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社會發展的車輪滾滾向前。但是所有的樸實的人生道理就像滾滾黃沙中的黃金,它不會因為黃沙的存在而消失,黃金永遠是黃金。

在很多人的生活習慣中,我們都可以看到蘊含在這些習慣中的每一個人的個性。當然,有一些不好的習慣,我們不會學習和效仿,但是我們沒有理由去嘲弄和取笑。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而幫助別人也就是幫助自己。在這個廣闊的世界上有足夠的地方讓自己生活也讓別人生活,大家大可和平相處。

作家楚布拉德說,如果一個人種下遮陰樹的同時明確知道自己絕不會在這些樹下乘涼,那麼他在發現人生意義方麵就至少有了一個開端。在生活中,我們每一個人都會擁有自己的生活習慣和思維方式,當然我們無法保證所有的思維和習慣都是對的,但是當我們用諒解和尊重去麵對別人的習慣時,不就是栽下了供人乘涼的大樹了嗎?

對別人的生活習慣強加指責之詞的人,就像肩負沉重的包袱,這隻能使他變得蒼老,步態蹣跚。我們用廣闊的心靈去包容別人的舉止,用善良的心靈去感悟別人的行為,用寬容的胸襟去善待別人的言行,這樣在尊重他人的時候,我們是不是也獲得了一些生命之中最美好的東西呢?

生活就好像一條五彩斑斕的河,這條河裏因為有了形形色色的人而充滿生命的活力,充滿生活的歡歌。讓我們用善良的笑容,融合到這條美麗的生命之河中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