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具備積極的心態,相信自己能做到最好(10)(1 / 3)

精明的人能謀算出冒險的係數有多大,同時作好應付風險的準備,則可以勝算。世界的改變、生意的成功常常屬於那些敢於抓住時機,適度冒險的人。有些人很聰明,對不測因素和風險看得太清楚了,不敢冒一點險,結果聰明反被聰明誤,永遠隻能“糊口”而已。實際上,如果能從風險的轉化和準備上進行謀劃,則風險並不可怕。

世上大多數人不敢冒險,他們熙來攘往地擁擠在平平安安的大道上,四平八穩地走著,這路雖然平坦安寧,但距離人生風景線卻迂回遙遠,他們永遠也領略不到奇異的風情和壯美的景致。他們平平庸庸、清清淡淡地過了一輩子,直到走到人生的盡頭也沒有享受到真正成功的快樂和幸福的滋味。他們隻能在擁擠的人群裏爭食,鬧得薄情寡義也僅僅是為了填飽肚子,穿上褲子,養活孩子。而這,豈不也是一種風險嗎?而且,這是一種難以逃避的風險,是一種越來越無力改善現狀的風險。

所以,生命運動從本質上說就是一次探險,如果不是主動地迎接風險的挑戰,便是被動地等待風險的降臨。

堅持到底,持之以恒才能走得更遠

堅持到底就是勝利。但真正做到癡心不改堅持到底並不容易。宋朝詩人楊萬裏有詩曰:“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錯喜歡。正人萬山圈子裏,一山放出一山欄。”人在奮鬥的過程中,由於條件有限,必然困難重重,也會存在種種幹擾。這些困難幹擾就像一座座山橫亙在我們前進的道上,是望山止步,還是翻山而行?

成功者在身處逆境的時候,不是被困難嚇倒,選擇退卻,而是迎難而上,以頑強的毅力,泰然接受挫折的洗禮,再攀登成功的頂峰。

傳說,為了讓妻子起死回生,阿爾勃吾斯用琴聲感動了地府的守門官,他被允許帶領妻子重返人間。但條件是要求他必須有恒心,在走出陰曹地府之前,不能為苦所懼,為情所動,不能回頭看妻子一眼。阿爾勃吾斯曆經千難萬險之後,氣喘籲籲,力倦神疲,在即將踏上人間土地的時候,他停了下來,禁不住回頭看了看妻子,結果一切努力頃刻間付之東流,他那可愛的妻子又不得不被帶回了冥國,阿爾勃吾斯的努力因缺乏恒心而功虧一簣。

任何人在向理想目標前進的過程中,都難免會遭遇到各種阻力和重重困難,在這種情況下持之以恒則是最難能可貴的。

所謂“持之以恒”,是在做某種事情時,不朝秦暮楚,不被麵前的困苦嚇倒,不半途而廢,不淺嚐輒止,不功虧一簣。持之以恒是一種毅力,一種精神。

世界上沒有任何東西能夠替代恒心。才幹不能,有才幹的失敗者多如過江之鯽;天才不能,“天才無報償”已成為一句俗語;教育不能,被遺棄的教養之土到處充斥著。唯有恒心才能征服一切。

美國前總統尼克鬆堪稱持之以恒的典範。眾所周知,由於“水門事件”,尼克鬆被迫辭職。從辭職到他逝世前的20年中,他經曆了巨大的精神折磨。在1974年被迫辭職後的一段時間裏,他可謂一蹶不振,突然降臨的失落與憂憤,媒體的窮追猛打和冷嘲熱諷,熟人朋友們則避之不及,使62歲的尼克鬆患上了內分泌失調和血栓性靜脈炎,醫生說他基本上是一個廢人。

這以後,尼克鬆連續撰寫並出版了《尼克鬆回憶錄》、《真正的戰爭》、《領導者》、《不再有越戰》、《1999不戰而勝》和《超越和平》等一係列暢銷全球的著作,以在野身份繼續關心和介入美國內政外交,直到生命的終點。

“水門事件”後,尼克鬆雖然受到了極大的挫折,可他麵對挫折表現出來的堅忍不拔和對國家的強烈忠誠,戰勝人性弱點重新攀上人生巔峰的勇氣卻受到世人的欽敬。尼克鬆說:“我不怕失敗,因為我知道還有未來。”他還說:“失敗固然令人悲哀。然而,最大的悲哀是在生命的征途中既沒有勝利,也沒有失敗。”他以一種積極的健康的心態去麵對自己的人生,而從不自怨自艾,挫折、憂憤使尼克鬆成為一個深懷智慧的人,而堅持不懈,持之以恒則使尼克鬆又達到了人生的巔峰。

縱觀古今中外的曆史,凡是取得巨大成就的人,都是和尼克鬆一樣勇於堅持到底,有恒心、有毅力的人。晉代左思花費十年時間收集素材,醞釀構思,以頑強不息的精神寫出了令洛陽紙貴的《三都賦》;馬克思用四十年的時間,在大英博物館裏“啃”書本,把博物館裏的水泥地都磨出了一個洞,寫出了給人類曆史帶來新世紀曙光的《資本論》;丁肇中、楊振寧博士堅持做原子轟擊實驗,終於發現了J粒子,使宇宙不守恒定律在實驗上得以成立。他們的成功雄辯地證明:隻要具備了排難而進、堅持到底的精神,無論辦什麼事情都能取得成功。否則,則會半途而廢,功敗垂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