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你會懷疑:“人類不都是自私的嗎?怎麼可能嚴於律己,寬以待人?”是的,人總是會很容易原諒自己,不過,這隻是表麵上的饒恕而已,如果不這麼自我安慰的話,如何去麵對他人?但在深層的思維裏,一定會反複地自責:“為什麼我會那麼笨?當時要是細心一點就好了。”或是:“我真該死,這樣的錯怎能讓它發生?”
如果你還不相信,請你想想自己有沒有犯過嚴重的錯誤,如果想得出來的話,那你一定有過耿耿於懷,並沒真正忘了它。表麵上你是原諒了自己,實際上你是將自責收進了潛意識裏。
我們可以對他人這麼寬大,難道就沒有資格獲得對待自己的這種仁慈嗎?
沒錯,我們是犯了錯。但除了上帝之外,誰能無過?犯了錯隻表示我們是人,不代表就該承受如下地獄般的折磨。我們唯一能做的隻是正視這種錯誤的存在,在錯誤中學習,以確保未來不會發生同樣的憾事。接下來就應該獲得絕對的寬恕,再下來就應該把它忘了,繼續往前走。
人的一生在不斷地犯錯誤,如果對每一次錯誤都深深地自責,那麼一輩子都將背著一大袋的罪惡感過活,你還能奢望自己走多遠?
犯錯對任何人而言,都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一個人遭受打擊的時候,難免會格外消沉。在那一段灰色的日子裏,你會覺得自己就像失敗的拳擊選手,被那重重的一拳擊倒在地上,頭昏眼花、滿耳都是觀眾的嘲笑和那失敗的感覺。在那時候,你會覺得簡直不想爬起來了,覺得你已經沒有力氣爬起來了!可是,你會爬起來的。不管是在裁判數到十之前,還是之後。而且,你還會慢慢恢複體力,平複創傷,你的眼睛會再度張開,看見光明的前途。你會淡忘掉觀眾的嘲笑和失敗的恥辱,你會為自己找一條合適的路——不要再去做挨拳頭的選手。
瑪麗·科萊利說:“如果我是塊泥土,那麼我這塊泥土,也要預備給勇敢的人來踐踏。”如果在表情和言行上時時顯露著卑微,每件事情上都不信任自己、不尊重自己,那麼這種人也將得不到別人的尊重。
生活中有這樣一種人,他們對自己的要求很嚴格,或是希望所有美好的事情都發生在自己身上,一旦遭遇不如意,便抱怨、沮喪或是焦慮、自我否定或是自我譴責。
小王是某銷售公司的一名員工,整天多愁善感,遇到一點挫折就垂頭喪氣。總是怪自己太笨了。有時候確實是工作難度大了、有時候確實是事出有因、有時候是他對自己的要求太高了,可他卻不去考慮這些方麵的因素,隻要一遇到不順心的事了,他就一個勁地埋怨自己,剛開始朋友還會去勸他,可一直這樣。弄得大家也都沒有了好心情和耐性,幹脆都不去理會他的自責和不高興。久而久之,他就感覺被人冷落了,甚至抑鬱成病……
其實,生活中總是難免有煩惱,有時人生的煩惱,不在於自己獲得多少,擁有多少,而是自己想得到的更多。
有時因為想得到的太多,而自己的能力卻難以達到,所以便感到失望與不滿,然後就自己折磨自己,說自己“太笨”、“不爭氣”等等,就這樣經常自己和自己過不去,和自己叫勁。小王就是一個這樣的典型,他無法寬容自己,所以煩惱就比別人多。
人總有不順心、不如意的時候,其實外在不是真正能主宰你的因素,真正能決定結果的是你自己。
比如你害怕別人說你胖,你千萬次地看過自己後,決定節食減肥。麵對餐桌上的諸多美食,你隻能是閉著眼睛咽口水,忍受著饑餓的折磨。實在沒辦法時,隻能是在美食麵前選擇逃避!幾日後,身體可能是苗條了,聽到了別人的讚美,可是隻有自己最清楚,體質已經下降了!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得多,而是因為他計較得少!
人這一輩子不可能總是春風得意、一帆風順,肯定會有許許多多不如意的事,說不定哪一天生活就會跟你開一個不大不小的玩笑,使你結結實實地撞上無情的“紅燈”,或事業失敗,或愛情失意等。這時候就得想開點,平淡地麵對生活,多勸勸自己,千萬別跟自己過不去。
如果你想不開,吃不下,睡不著,又有什麼用呢,過多的煩惱和壓力隻會將你的心靈擠壓得支離破碎。而且人體的各種器官在心情煩惱或怒火中燒的情況下會處於緊張狀態,往往會引起失眠、神經衰弱等。若是長期處於憂鬱狀態,還會誘發其他心理疾病。
所以,人要學會對自己好一點,不跟自己過不去,要知道世上沒有跨不過的溝,也沒有淌不過的河,要想得通,放得下。
其實,靜下心來仔細想想,生活中的許多事情,並不是因為你的能力不強,恰恰是因為你的願望不切實際。要知道一個能力超強的人也並非具有做任何事情的才能,這樣想時才不會強求自己去做一些能力不及的事情。
在生活中,我們應該時常肯定自己,努力做好我們能夠做好的事情,剩下的就交給老天吧!隻要盡力而為了,心中也就坦然了,即便在生命結束的時候,也能問心無愧地說:“我已經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我是無愧於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