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個老板都希望自己的員工是個負責任的人,這樣他才會放心地把工作交給員工去做。對於員工來說,有什麼比得到老板的重用更讓自己有成就感的呢?
在一所大醫院的手術室裏,一位年輕護士第一次擔任責任護士。
“大夫,你取出了十一塊紗布,”她對外科大夫說,“我們用的是十二塊。”
“我已經都取出來了,”醫生斷言道,“我們現在就開始縫合傷口。”
“不行。”護士抗議說,“我們用了十二塊。”
“由我負責好了!”外科大夫嚴厲地說,“縫合。”
“你不能這樣做!”護士激烈地喊道,“你要為病人負責!”
大夫微微一笑,舉起他的手,讓護士看了看這第十二塊紗布。“你是一位合格的護士。”他說道。他在考驗她是否有責任感——而她具備了這一點。
一個員工與其為自己的失職找理由,倒不如勇敢地承認自己的錯誤。上司會因為你能勇於承擔責任而可能不責難你;相反,敷衍塞責,推諉責任,找借口為自己開脫,不但不會得到別人的理解,反而會把事情弄得更糟糕,讓別人覺得你不但缺乏責任感,而且還缺乏誠意。
其實,人難免有疏忽的時候,沒有誰能做到盡善盡美,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何看待已經出現的問題,就能看出一個人是否能夠勇於承擔責任。
傑克和哈森是速遞公司的兩名職員,他們倆是工作搭檔,工作一直很認真,也很賣力。上司對這兩名員工很滿意,然而一件事卻改變了兩個人的命運。
一次,傑克和哈森負責把一件很貴重的古董送到碼頭,上司反複叮囑他們路上要小心。沒想到送貨車開到半路卻壞了。如果不按規定時間送到,他們要被扣掉一部分獎金。
於是,傑克憑著自己的力氣大,背起郵件,一路小跑,終於在規定的時間趕到了碼頭。這時,哈森說:“我來背吧,你去叫貨主。”他心裏暗想,如果客戶看到我背著郵件,把這件事告訴老板,說不定會給我加薪呢。他隻顧想,當傑克把郵件遞給他的時候,一下沒接住,郵包掉在了地上,“嘩啦”一聲,古董碎了。
“你怎麼搞的,我沒接你就放手。”哈森大喊。
“你明明伸出手了,我遞給你,是你沒接住。”傑克辯解道。
他們都知道古董打碎意味著什麼,沒了工作不說,可能還要背負沉重的債務。果然,老板對他倆進行了十分嚴厲的批評。
“老板,不是我的錯,是傑克不小心弄壞了。”哈森趁著傑克不注意,偷偷來到老板的辦公室對老板說。老板平靜地說:“謝謝你,哈森,我知道了。”
老板把傑克叫到了辦公室。傑克把事情的原委告訴了老板。最後說:“這件事是我們的失職,我願意承擔責任。另外,哈森的經濟條件不好,他的責任我願意承擔。我一定會彌補我們所造成的損失。”
傑克和哈森一直等待著處理的結果。一天,老板把他們叫到了辦公室,對他們說:“公司一直對你倆很看重,想從你們兩個當中選擇一個人擔任客戶經理,沒想到出了這樣一件事,不過也好,這會讓我們更清楚哪一個人是合適的人選。我們決定請傑克擔任公司客戶部經理。因為,一個能勇於承擔責任的人是值得信任的。哈森,從明天開始就不用來上班了。”
“老板,為什麼?”哈森問。
“其實,古董的主人已經看見了你們倆在遞接古董時的動作,他跟我說了他看見的事實。還有,我看見了問題出現後你們兩個人的反應。”老板最後說。
傑克由於比哈森多了幾分責任心,於是在工作中得到了重用,相信他肯定會獲得更大的成功。有責任心的人對工作的態度是積極負責的,能夠將工作的目標與結果統一起來考慮,並主動地為達成工作目標付出更多的努力。缺乏責任心的人往往對待工作消極被動,機械地服從命令,對結果不負責任,缺乏創造性,所以很難得到提升與重用的機會。
因此,工作中承擔責任,把它當成一種習慣去培養並固定下來,一旦出現問題,就敢於擔當,並設法改善。慌忙推卸責任並置之度外,隻會傷害公司和客戶的利益,同時,也會傷害到你自己。絕大多數老板都不願意讓那些習慣於推卸責任的員工來做他的得力助手。在老板眼裏,習慣推卸責任的員工,便是一個不可靠的人。
做到負責任並不難,最起碼你要堅守自己的崗位,把自己的工作做好,進而做到盡善盡美。這就是負責的表現。很多時候,隻要多付出一點責任,你的處境將有大的改觀。比如上麵的事例中提到的M,其實隻要把每次和上次詢問的問題,改成和上司探討、請教,那他在上司的眼中就是一個積極上進的人,而不是推卸責任的人。他也就不會被解雇,而是爭取到更多的表現機會。
工作就意味著責任,崗位就意味著任務。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不需承擔責任的工作,也沒有不需要完成任務的崗位。工作的底線就是盡職盡責。
一群男孩在公園裏做遊戲。在這個部署中,有人扮演將軍,有人扮演上校,也有人扮演普通的士兵。有個“倒黴”的小男孩抽到了士兵的角色。他要接受所有長官的命令,而且要按照命令絲毫不差地完成任務。“現在,我命令你去那個堡壘旁邊站崗,沒有我的命令不準離開。”扮演上校的亞曆山大指著公園裏的垃圾房神氣地對小男孩說道。“是的,長官。”小男孩快速、清脆地答道。接著,“長官”們離開現場;男孩來到垃圾房旁邊,立正,站崗。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小男孩的雙腿開始發酸,雙手開始無力,天色也漸漸暗下來,卻還不見“長官”來解除任務。一個路人經過,說公園裏已經沒有人了,勸小男孩回家。可是倔強的小男孩不肯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