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4章 自我優化,克服性格弱點(2)(1 / 3)

美國的鋼鐵大王卡內基是一位因戰爭而發家的大富豪。他思想敏銳,善抓良機,勇於麵對挑戰,愛與他人合作,並以超人的魄力致力於發展鋼鐵事業,最終創辦了美國最大的鋼鐵公司,揚名於世。

1835年,卡內基出生於英格蘭的登弗梅林,1848年隨全家移居美國,進入蘇格蘭人開辦的紡織廠做工,後又幹過電報局送報員。1852年,卡內基進入賓夕法尼亞鐵路公司西段,先擔任股長秘書,後接任股長等工作。在這裏,他學會了成本會計的知識,為日後的創業奠定了基礎。

1860年前後,卡內基開始做股票投資,他抓住了機遇。

在10餘年的時間裏,他賺了不少錢。一次,賓夕法尼亞鐵路公司的一個股東要賣掉他的股份。敏感的卡內基認為鐵路業的生意會越來越興旺,於是他籌措600美元,買下了這個股東的股票。沒過多久,600美元的股票就升值為數千美元。卡內基的股票投資,收益越來越豐厚。

在他29歲時,他所在的賓夕法尼亞鐵路公司生意興隆。就在此時,他辭職離開了,因為他要自己創業。“美洲大陸現在是鐵路時代、鋼鐵時代,需要建造鐵橋、火車頭和鐵軌,鋼鐵是一本萬利的。”他是這樣想的。

為了掌握鋼鐵業經營的經驗,卡內基渡過大西洋,到英國去做短期考察。在倫敦,他買下了道茲爾工程師兄弟的有關鋼鐵製造的技術專利,信心十足地回到美國。

當時,美國的股市行情不錯。他看準時機,把手上的股票全部變現,籌集投資於鋼鐵業的資金。1872年,他用35萬美元在匹茲堡南開辦了一個現代化的鋼鐵企業,先後建立起“聯合鋼鐵工廠”和“湯姆遜鋼廠”,還很快控製了該地區的其他幾家鋼鐵工業企業。

1873年,一場嚴重的股市風暴席卷美國,大批股市投資付諸東流,很多人傾家蕩產。卡內基就像得到神仙保佑一般,在此風暴中絲毫未受影響。不僅僅是未受影響,不久以後,賓夕法尼亞鐵路公司以及其他鐵路公司調換鐵軌,軍火工業及其他方麵對鋼鐵的需求也在增加。卡內基的鋼鐵廠開足馬力生產也供不應求。不到一年時間,他投資鋼鐵業的資本就翻了好幾番。

卡內基是一個一心想著創業的人。獲得大量利潤後,他盡全力作投資發展。他通過大力采用先進技術,進行資本積累,逐步取得了自己在該市場上的領先地位。隨著美國南北戰爭以後經濟建設的發展,各方麵對鋼鐵的需求不斷增加,卡內基的鋼鐵企業發展很快。1899年,他又吞並了當地的多家鋼鐵企業,隨之組建成“卡內基鋼鐵公司”。

19世紀50年代,鐵路公司中最大的賓夕法尼亞鐵路公司首先實行了成本會計製度。在到賓夕法尼亞鐵路後的7年中,卡內基掌握了成本核算知識。他是一個有心人,他感到,這一方法非常重要,是做生意的一條最基本的要訣——“密切注意成本,就不用擔心利潤”。

根據成本分析,卡內基又進一步改進生產管理。當時,同行們的生產是不同的工序(冶煉、鍛軋、切割、鑄造等)分散在各處。卡內基則使鋼鐵生產的全部工序集中在一處,並實行“一條龍”作業。

由於上述改進,卡內基鋼鐵廠的生產效益大大提高。他的第一噸鋼的生產成本是56美元,到1900年時降為11.5美元,企業年利潤4000萬美元。他有一座煉鋼爐,年產量從l.3萬多噸增加到10萬噸。同行們描繪說:原料源源不斷地流進卡內基精心設計的工廠,從工廠的另一邊又大量運出完工的產品——其精確程度簡直像跳芭蕾舞一樣。這樣的流水作業,對19世紀後期的鋼鐵工業來說,無疑是最現代化的生產技術。

他不無自信地對一些同行們說:“我能使鋼的售價比你們任何一家都低得多,我可以用低價出售來搶你們的生意。什麼時候我需要市場,市場就是我的。”

1898年,美國麥金利總統趁當時西班牙殖民地古巴發生動亂之際,以“緬因”號戰艦在哈瓦那灣爆炸為借口,挑起了美西戰爭。戰爭導致對鋼鐵需求的大量增加,使得卡內基鋼鐵公司利潤暴漲。這引起了一些商界人士的“眼紅”。

約翰·P.摩根是“金融大王”,人稱“華爾街大佬”。當時,他已是美國鐵路的最大擁有者,坐上了“鐵路大王”的寶座。但他感到鐵路要受鋼鐵製約,於是一心想收買“卡內基鋼鐵公司”。

卡內基不是非要保住自己的鋼鐵公司不可,而是想要賣一個好價錢。於是,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他們圍繞“成本與利潤”,同摩根展開一場“鬥法”。結果,卡內基心滿意足:1901年4月1日,卡內基賣掉了自己的鋼鐵公司,最後的成交價是4億美元以上。世界上兩個最精明的企業家,在“愚人節”這一天做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一筆私營交易,不知是誰當了一回“愚人”。

1901年,美國鋼鐵公司(US)宣告成立。摩根以“卡內基鋼鐵公司”為核心,加上自己原有的鋼鐵企業等,總資產高達10.18億美元。這是有史以來世界上第一個資產突破10億美元的企業,也是有史以來世界上最大的一家私營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