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 / 3)

第一章

人隻為氣勝誌,故多為氣所使。如人少而勇,老而怯;少而廉,老而貪。此為氣所使者也。若是誌勝時,誌既一定,更不可易。〔中〕程顥、程頤:《二程遺書》

君子之誌,所慮者豈止一身,直慮及天下千萬世。小人之慮,一朝之急,曾不遑恤其身。〔中〕程顥、程頤:《二程遺書》

學者大不宜誌小氣輕。誌小則易足,易足則無由進;氣輕則虛而為盈,約而為泰,亡而為有,以未知為已知,未學為已學。〔中〕張載:《經學理窟·學大原》

立誌用功如種樹然,方其根芽,猶未有幹;及其有幹,尚未有枝;枝而後葉,葉而後花。〔中〕王守仁:《傳習錄》

最糟糕的是人們在生活中經常受到錯誤誌向的阻礙而不自知,直到擺脫了那些阻礙時才明白過來。〔德〕歌德:《歌德談話錄》

人無善誌,雖勇必傷。〔中〕《淮南子·主術訓》

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中〕諸葛亮:《戒子書》

丈夫為誌,窮當益堅,老當益壯。〔中〕範曄:《後漢書·馬援傳》

學者立誌,須教勇猛,自當有進。〔中〕朱熹:《總論為學之方》

恢弘誌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中〕諸葛亮:《前出師表》

過分地輕視自己。若自覺有所短而存在著自賤的心理,便是自甘永居卑劣的地位,所得的結果是頹廢,不是進步。鄒韜奮:《自覺與自賤》

立誌要如饑渴之於飲食。〔中〕朱熹:《朱子語類》

自覺心是進步之母,自賤心是墮落之源,故自覺心不可無,自賤心不可有。〔中〕鄒韜奮:《自覺與自賤》

凡是從自卑感自溺狂等來的苦悶對社會都是不利的,對自己也是致命傷。〔中〕傅雷:《傅雷家書》

少年立誌要遠大,持身要嚴。立誌不高,則溺於流俗;持身不嚴,則入於匪辟。〔中〕張履祥:《初學備忘》上

已往者不可追,請從今始。〔中〕曾國藩:《曾文正公全集》

一個誌向高遠的人,不僅要超越他的行為和判斷,甚至也要超越公正本身。〔德〕尼采:《快樂的科學》

老驥伏櫪,誌在千裏;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中〕曹操:《步出夏門行·龜雖壽》名譽

名望就意味著孤獨。〔意〕莫拉維亞:《女明星》

品行是一個人的內在,名譽是一個人的外貌。〔英〕莎士比亞:《莎士比亞戲劇集》

名譽是一件無聊的騙人的東西;得到它的人未必有什麼功德,失去它的人也未必有什麼過失。〔英〕莎士比亞:《奧賽瑟羅》

名聲隻不過是人類的偶發事件,它絕非財產。〔英〕卡萊爾:《外國評論》

搜集一個人的生活細節,而且把這些小事情聯係起來,其結果,就是那個人的名譽。〔法〕雨果:《海上勞工》

名譽隻是有錢人的奢侈品,那些有錢的畜牲進了墳墓還要留下墓誌銘。〔法〕羅曼·羅蘭:《哥拉·布勒尼翁》

名聲是歌者的破衣爛衫上一塊顏色鮮豔的補丁。〔俄〕契訶夫:《新進作家應遵守的規則》

美名盛譽恰似過眼雲煙。〔美〕馬克·吐溫:《傻子出國記》

什麼是人的名譽呢?這就是要做一個真正的人。〔美〕賴特:《美國人談生活的藝術》

名譽是生命之流中的泡沫。〔印度〕泰戈爾:《春之循環》

名者,實之賓也。〔中〕莊周:《莊子·逍遙遊》

名譽和美德是心靈的裝飾,要沒有它,那肉體雖然真美,也不應該認為美。〔西班牙〕塞萬提斯:《堂吉訶德》

女人身上最可愛的東西有二:一是具有吸引力的美,一是純潔無汙的名譽。〔西班牙〕塞萬提斯:《堂吉訶德》

無暇的名譽是世間最純粹的珍寶;失去了名譽,人類不過是一些鍍金的糞土,染色的泥塊。〔英〕莎士比亞:《理查二世》

無論男人女人,名譽是他們靈魂裏麵最切身的珍寶。〔英〕莎士比亞:《奧賽羅》

當我估量到生命中所有的憂愁的時候,我就覺得生命是不值得留戀的;可是名譽是我所要傳給我的後人的,它是我唯一關心的事物。〔英〕莎士比業:《冬天的故事》

沒有東西像一個清潔的名譽那樣可貴。〔英〕拜倫:《唐璜》

與其為名譽而活,不如獲得名譽,光榮赴死。〔法〕路易六世:《語絲》

名望的滋味如此甘美。所以我們熱愛與它有關的一切——甚至死亡。〔法〕帕斯卡爾:《思想錄》

堅持你的主義,主義重於生命,寧願生命消失,隻要聲譽能夠留存。〔匈〕裴多菲:《裴多菲詩選》

名譽比金錢寶貴。〔埃及〕陶菲格·阿裏·哈基姆:《契約》

唯器與名,不可以假人。〔中〕左丘明:《左傳·成公二年》

老虎進了城,家家都關門;雖然不咬人,日前壞了名。〔中〕吳承恩:《西遊記》

壞人的名望和他本人一樣靠不住。〔古羅馬〕小普林尼:《書簡集》

名聲逃離追求他的人,追趕無視它的人。〔西班牙〕奧勒修斯:《名聲論》

名聲之來,腳步至緩。〔葡萄牙〕卡穆恩土:《書簡》

名譽有如江河,它所漂起的常是輕浮之物。〔英〕弗·培根:《人生論·論稱讚》

聲名像一顆隕星,除了幾個卓越的和不可戰勝的名字之外,閃耀一下,就永遠消逝了。〔英〕塞繆爾·約翰生:《論未來》

一個人羞愧的事情越多,他的名聲就越大。〔英〕蕭伯納:《人與超人》

名聲如霧,頃刻間消失無蹤。〔英〕衛斯理:《書簡》

有了聲名而不被了解比沒有聲名更難堪。〔法〕羅曼·羅蘭:《約翰·克利斯朵夫》

獲得名聲的藝術家,常受名聲之苦,這就造成他們的處女作往往是最高峰的結果。〔德〕貝多芬:《書簡》

財富就像海水:飲得越多,渴得越厲害;名望實際上也是如此。〔德〕叔本華:《附錄與補遺·一個人所擁有的》

一個人要無愧於心較為容易,若要改變惡劣的名聲則難。〔德〕尼采:《快樂的科學》

名譽之於無賴正如鈴鐺之於驢子一樣,愈是遐邇聞名,愈是醜態畢露。〔俄〕克雷洛夫:《克雷洛夫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