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3 / 3)

要是一個人的希望(吸引人的不一定能實現的模糊的幻影)完全破滅了,那這個人就變成了活屍。〔蘇〕斯捷爾瑪赫:《人血不是水》

希望的燈一旦熄滅,生活刹那變成了一片黑暗。〔印度〕普列姆·昌德:《咒語》

人生被一串的希望支配著,希望成全了人生。〔中〕何永都:《希望》

每人心中都應有兩盞燈光,一盞是希望的燈光;一盞是勇氣的燈光。有了這兩盞燈光,我們就不怕海上的黑暗和風濤的險惡了。〔法〕羅曼·羅蘭:《羅蘭小語》

希望粗大如棒頭,遂願奇小如針頭。〔古希臘〕平德爾:《斷片》

希望與生命常相伴隨。〔西班牙〕塞萬提斯:《堂吉訶德》

有生命就有希望。〔西班牙〕塞萬提斯:《堂吉訶德》

極度的希望產生於極度的痛苦。〔英〕羅素:《不受歡迎論文集》

最有把握的希望,往往結果終於失望〔最少希望的事情,反會出人意外地成功。〔英〕莎士比亞:《終成眷屬》

一個希望的突然失落會留下一處傷痕,即使那希望最終實現,也決不能使它完全平複。〔英〕哈代:《托馬斯·哈代的早期生活》

希望和恐懼不可分離,沒有希望就沒有恐懼,沒有恐懼亦沒有希望。〔法〕拉羅什福科:《道德箴言錄》

人們夜裏走路,眼睛總要盯住燈光。〔法〕雨果:《雨果戲劇選》

當我們自以為達到了我們所希望的目的的時候,那恰恰是離我們的希望最遠的時候。〔德〕歌德:《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

誰失去了希望,誰也就沒有了恐懼。這就是“挺而走險”這個詞的意義。〔德〕叔本華:《附錄與補遺·心理學評論》

膽怯的希望,和謊言結成同盟。〔蘇〕高爾基:《人》

希望至死之前再不休止。〔美〕惠特曼:《草葉集》

希望從來也不拋棄弱者。〔秘魯〕裏·帕爾瑪:《一吻之死》

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中〕魯迅:《呐喊·故鄉》

希望是附著於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中〕魯迅:《華蓋集續編·記談話》

人生存於欲望之中,而為欲望牽線的是希望。〔中〕王統照:《王統照文集》

至於閃電,那是一瞬即逝的,不應當對它抱什麼希望。〔法〕雨果:《笑麵人》

把希望建築在意欲和心願,上麵的人們,二十次中有十九次都會失望。〔法〕大仲馬:《紅屋騎士》

對來生不抱希望的人,從此刻起,他已死去。〔法〕羅曼·羅蘭:《羅曼·羅蘭回憶錄》

事之愚蠢莫過於把希望寄放在別人的身上。〔德〕肯比斯:《基督的學習》

過度的希望,自然而然地產生了極度的失望。〔阿根廷〕博爾赫斯:《巴別圖書館》

用希望擁抱將來。〔黎〕紀伯倫:《先知·論時光》

希望過多是要失敗與失望的。〔中〕張太雷:《司法改革與中山大學改組運動》

希望總是戰勝困苦去實現的。〔中〕柯藍:《早霞短笛·遲開的玫瑰·群星》

失望在人心上的作用是因人而異的,有時它能產生一種不安或痛苦,有時它能使人平靜或懶散。〔英〕洛克:《人類理解力論》

在遭到第一個嚴重的不幸打擊以後,往往不會一下子就絕望。〔英〕狄更斯:《匹克威克外傳》

莫讓絕望——那個有如屍骸的新娘,與我結為夫妻。〔英〕勃朗寧:《複活節》

如果持續得足夠長久,絕望本身就會成為一座讓你感到安寧和鬆弛的聖殿。〔法〕聖伯夫:《約瑟夫·德洛姆的生活》

如果世界上沒有絕望這回事,希望就是人類最偉大的鼓舞力量了。〔法〕雨果:《九三年》

任何人在一生中都有他獨自的“世界末日”。這就稱為絕望。這時候靈魂裏充滿了殞落的星辰。〔法〕雨果:《笑麵人》

人生每多失望,能把思想寄托在高貴的性格、純潔的感情和幸福的境界上,也就大可自慰了。〔法〕福樓拜:《包法利夫人》

人總是要失望的,因為他希望的總比他得到的多!〔法〕羅曼·羅蘭:《哥拉·布勒尼翁》

失望是起於一種無可質疑的過去或將來之物的觀念的痛苦。〔荷〕斯賓諾莎:《倫理學》

失望是一個人想著一種善不能得到時的思想,它有時能引起愁苦,有時則使人平靜。〔德〕萊布尼茨:《人類理智新論》

沒有比興奮更接近絕望的了,而興奮卻從絕望中獲得最好的東西。〔德〕亨利希·曼:《亨利四世》

不要失望,甚至對你並不感到失望這一點也不要失望。恰恰在似乎一切都完了的時候,新的力量來臨,給你以支助。〔奧〕卡夫卡:《日記》

既有希望,就免不了有失望。失望不算痛苦,無目的無希望而生活著,才是痛苦。〔中〕茅盾:《茅盾全集》

希望是熱情之母,它孕育著榮譽,孕育著力量,孕育著生命,一句話,希望是世間萬物的主宰。〔印度〕普列姆·昌德:《半斤小麥》

我唯一不能缺少的東西就是希望。〔西〕鬆蘇內吉:《合同子》

希望就是我們自己。〔安哥拉〕A·內圖:《辭行》

人們相互希望得越多,想要給予對方的越多……就必定越親密。〔德〕海澤:《台伯河畔》

亮光是能夠使人產生信心的。〔法〕雨果:《九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