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2 / 3)

仁者之勇,雷霆不移。〔中〕蘇軾:《祭堂兄子正文》

惟克果斷,乃罔後艱。〔中〕《尚書·周官》

成事在膽。〔中〕葉文:《原詩》

民無常勇,亦無常怯。有氣則實,實則勇,無氣則虛,虛則怯。〔中〕《呂氏春秋·決勝》

勇而好問必勝,智而好謀必成。〔中〕《孔子家語·六本》

輕死而暴,是小人之勇也。〔中〕《荀子·榮辱篇》

有奇勇者不輕鬥。〔中〕朱錫:《幽夢續影》

有義者不可欺以利,有勇者不可怯以懼。〔中〕劉安:《淮南子·繆稱訓》

一人投命,足懼千夫。〔中〕《吳子·勵士》

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中〕《禮記·中庸》

輕死以行禮謂之勇,誅暴不避強謂之力。〔中〕《晏子春秋·內篇》

君子以心導耳目,立義以為勇;小人以耳目導心,不愁以為勇。〔中〕《孔子家語·好生》

遇事無難易,而勇於敢為。〔中〕歐陽修:《尹師魯墓誌銘》

一與一,勇者得前。〔中〕《三國誌·魏書》

勇武以強梁死,辯士以智能困。〔中〕《文子·上德》

大勇不鬥。〔中〕《淮南子·說林訓》

天下之大勇者,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中〕蘇軾:《留侯論》

人無善誌,雖勇必傷。〔中〕《淮南子·主術訓》

大勇若怯,大智若愚。〔中〕蘇軾:《賀歐陽少師致仕啟》

美國的建國基礎不是恐懼,而是勇氣,想象和做好手頭工作的不屈不撓的決心。〔美〕哈裏·S·杜魯門

勇敢寓於靈魂之中,而不憑一具強壯的軀體。〔希臘〕卡讚紮基:《自由或死亡》

勇氣很有理由被當作人類德性之首,因為這種德性保證了所有其餘的德性。〔英〕丘吉爾:《智慧的錦囊》

勇氣這東西是不假思索,毫不猶豫的,聽到求救的呼聲就像閃電一般、本能地衝上去。〔意〕亞米契斯:《愛的教育》

意大利人的勇氣是憤怒的發作,德國人的勇氣是一時的陶醉,西班牙人的勇氣是自尊心作祟。〔法〕司湯達:《戀愛論》

完全的勇氣,是先於全世界,去默默地做我們應該能夠做到的事。〔法〕拉羅什福科:《道德箴言錄》

考驗一個人的勇氣,往往不是看他敢不敢死,而是看他敢不敢活下去。意大利諺語

要勇敢,要學會受苦。你所能做的勇敢活下去的一切——不性急也無抱怨地——都會協助你有朝一日生活在歡樂滿足之中。〔美〕海倫·凱勒:《我的生活》

英勇是一種力量,但不是腿部和臀部的力量,而是心靈和靈魂的力量,這力量並不存在於戰馬和武器的價值之中,而是存在於我們自身之中。〔法〕蒙田:《隨筆集》

勇氣是不善於守信的。〔美〕培根:《論勇》

幸運眷顧大膽的人。〔古羅馬〕維吉爾:《埃涅阿斯紀》

無比大膽往往隱藏著無比無懼。〔古羅馬〕盧卡:《內戰記》

本來無望的事,大膽嚐試,往往能成功。〔英〕莎士比亞:《維納斯與阿都尼》

勇敢產生在鬥爭中,勇氣是在每天對困難的頑強抵抗中養成的。我們青年的箴言就是勇敢、頑強、堅定,就是排除一切障礙。〔蘇〕奧斯特洛夫斯基:《奧斯特洛夫斯基兩卷集》

勇氣是對畏懼的抵製、對畏懼的控製——而不是全無畏懼。除非一個人帶有部分的畏懼,否則稱其勇敢並不是一種讚揚。〔美〕馬克·吐溫:《傻瓜威爾遜》

一個有英雄氣概的獵人,如果遇到困難,哪怕有性命出入,他也等閑視之,他,總是先幹了再說,就是放棄今後任何飛黃騰達的機會,他也在所不措。〔德〕畢爾格:《吹牛男爵曆險記》

懦夫在未死以前,就已經死過好多次,勇士一生隻死一次。〔英〕莎士比亞:《裘力斯·愷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