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 / 3)

第一章

秦始皇

秦始皇叫嬴(yínɡ)政(公元前259~前210)。戰國後期,秦國的勢力遠遠超過了其他六國。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經過十年的戰爭,終於滅了六國,建立了我國曆史上第一個封建王朝——秦朝。他13歲的時候就當了秦國的國君。作為中國的第一個皇帝,秦始皇堅決反對分裂,把全國的行政、文字、貨幣、道路和度量衡(hénɡ)等都統一起來,並積極抵禦(yù)外族的入侵。他為中華民族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離奇的出生前後

春秋戰國時代,各國君主都把自己的兒子、孫子送往別國去做人質,以顯示自己的“真誠”,博(bó)取對方的“信任”。秦昭王的孫子異人,就是在壯年時被送到趙國去的一名“質子”。

這前後,趙國國都邯鄲(hándān)城裏,旅居了一個叫呂不韋的衛國商人,此人隨其父,平日往來於各國,趁戰亂之機調餘補缺,販賤賣貴,其時已家壘(lěi)千金。一日,呂不韋出得門來,見街上一中年男子步履(lǚ)蹣跚蹣跚:腿腳不靈便,走路緩慢、搖擺的樣子。,神情困頓,一番打聽,方知此人便是秦昭王的孫子異人,一聲感歎鏗(kēnɡ)然落地:“此奇貨可居也!”

幾經周折,他與異人往來漸熟。一回同席飲酒,至半酣(hān),他悄聲說道:“秦昭王已垂垂老矣,安國君登基指日有望。現受你父親寵愛的華陽夫人不事生育,若你願作她的兒子,並要求回秦國侍奉她,那公子就有立為太子的可能了……”

呂不韋並不滿足扶助異人回國立儲(chǔ)。他覺得什麼情感紐帶都不如血緣紐(niǔ)帶,能夠將他的騰達與顯赫的王位聯係得更緊。

呂不韋看中了邯鄲諸姬(jī)中一位出身富豪家的趙姬,並和她同居,此女美豔照人,而且能歌善舞,很得呂不韋歡心。但幾乎就在他得知趙姬有了身孕的那一刻,他頭腦裏的一副如意算盤便撥動了:如果趙姬生下一個男孩,而且這男孩又能繼承王位,那麼偌大的秦國江山便成了我的袖中物了,這也不枉(wǎnɡ)自己傾家蕩產,且風塵仆仆風塵仆仆:旅途勞累的神色奔走於趙秦間的一番心機……

於是,呂不韋請異人赴宴,陪酒的是趙姬。剛一撤席,異人便求呂不韋送趙姬給自己為妻。

公元前259年(秦昭王四十八年),趙姬生下一個男孩。此嬰生時狀偉非凡,容貌奇異。此時異人就在趙姬身邊,當他知道是男孩,而且聽到孩子第一聲啼哭時,便高興地大聲喊道:“兒子!我的兒子!”

這孩子出生時,正好是正月正,普天下都在熱烈慶祝新年,邯鄲城裏鑼鼓喧天,連帶慶祝了這一孩子的降生。孩子生在趙國的首都邯鄲,故起名叫趙政,後因秦國是嬴隆,又改名為嬴政。

三個月後,孩子的麵部輪廓(kuò)逐漸明顯,神情也變得越來越清晰,孩子像誰已隱約可見。嬰兒除眉毛修長像趙姬外,大而靈活的眼,高挺的鼻子,處處都是呂不韋的翻版。

昭王四十九年(公元前258年),秦軍進攻趙都邯鄲。

在這危急的時刻,呂不韋用六百兩黃金買通了守城的官吏,經過一番喬裝打扮,呂不韋和異人戰戰兢兢戰戰兢兢(jīnɡjīnɡ):形容因害怕而微微發抖的樣子,也形容小心謹慎的樣子。地逃離了邯鄲。

異人與呂不韋離開趙國邯鄲之後,奔向秦都鹹陽。

來到鹹陽後,還是那寬敞的道路,巍峨的宮殿。異人同呂不韋在護衛部隊的嚴密保護下,進入了秦王宮。

他們在館舍安頓下來後,一麵請人去通報安國君和華陽夫人,等待著他們安排出適當的時間來接見,一麵籌辦禮物、衣裳,異人還得精心作一番打扮。在呂不韋的指導下,兩名侍從幫助異人穿戴完畢,他照鏡一看,不由得驚叫起來:“這是我嗎?怎麼穿上楚國的服裝呢?”

異人竟然變成了一個楚人,這又是呂不韋的主意:第一次見麵最重要。華陽夫人是楚國人,到了她這個年齡就會越發懷念起故土來,這身打扮會給她留下一個美好的第一印象,從而博得她的歡心。

華陽夫人一見到異人,果然高興得不得了,又是稱讚他天資聰明,又是說他能討人喜歡,並且說道:“我原本是楚國人,你真是我親生的兒子!我的兒,為娘索性把你的名字也改一改,就叫楚兒吧!”

異人連忙拜謝,改名為子楚。從此,子楚被立為安國君的嫡嗣。呂不韋的第一步計謀終於成為現實。秦孝文王元年(公元前250年),在位長達56年的秦昭王在病床上安詳地死去。已經53歲的太子安國君繼承王位。他在主持隆重的國喪的同時,便考慮如何繼承父誌,進一步壯大秦國。又立華陽夫人為王後,子楚為太子。這年十月,安國君正式舉行即位典禮,成為孝文王。各國都按照慣例派來使節祝賀。趙國表示了和解之意,特派人送來子楚夫人趙姬和嬴政。

嬴政做夢也沒想到,自己竟會在這樣一個新奇的世界裏居住了下來。不久叔父呂不韋便做了他的老師,開始了讀詩書,進修禮、樂、射、禦、書、數等等功課。過了半年後,才漸漸適應過來,學業有了長進。呂不韋很高興,也露出了笑容。

這時發生了一個驚人的事情:在王位上才坐了三天的孝文王突然去世了!

於是剛被立為太子的子楚便匆匆繼位,這便是莊襄(xiānɡ)王。他的養母華陽夫人成了華陽太後,他的生母夏姬終於也被尊為夏太後。

第二年,呂不韋當上了丞(chénɡ)相,封為文信侯,食河南洛陽10萬戶。莊襄王和呂不韋的威望日高,穩固地紮下了根基。做了王後的趙姬,由於她的美貌、聰靈賢淑,加上能歌善舞,深得生性開朗的華陽太後的歡心。

嬴政也很快適應了宮廷生活,他一度處於潛伏狀態的智能一經激發,便奇跡般地噴湧出來,加上老師呂不韋的熱情輔教,學業上也有了長足進步,他將被立為太子,幾乎已成定局。

不久,隻當了三年國王的莊襄王又突然去世!嬴政元年(公元前246年),王冠便落在了一個年剛13歲的少年嬴政頭上,並舉行了隆重的加冕加冕(miǎn):某些國家的君主即位時所舉行的儀式,把皇冠戴在君主頭上。禮。贏政坐在殿堂上,受到大臣們的朝拜和祝賀。因為他已目睹(dǔ)了兩次即位典禮,所以倒也不感到生疏(shū),隻是麵帶微笑,顯得非常高興。

嬴政的母親趙姬被封為太後。呂不韋為丞相,除已封為文信侯外,又尊他為仲父。年幼的嬴政即位後,一切政事完全委托大臣處理。丞相呂不韋非常得誌,大權在握。

嬴政八年(公元前239年)嬴政已經21歲。按照秦國的製度,下一年他就要舉行冠禮,親自聽政了。

就在這權力變更的時刻,發生了一件意外的大事:嫪(lo)毐(ǎi)陰謀奪權政變。這是對年輕嬴政的第一次嚴峻考驗。

偽造秦王禦璽(xǐ),加以太後璽爾,遍召縣卒、衛卒、宮騎,連同本府舍人,企圖襲擊蘄(qí)年宮,一舉殺害秦王。秦王早有準備,即令呂不韋和昌平君、昌文君等率兵鎮壓。兩軍在鹹陽交戰,一邊是裝備精良的正規軍,一邊是臨時湊合的雜牌隊伍,未經幾個回合,叛軍便抱頭鼠竄抱頭鼠竄:形容急忙逃走的狼狽象。,丟盔棄甲,還丟下了幾百個首級……

嬴政撲滅了嫪毐叛亂,查出了呂不韋和嫪毐勾結和策劃叛亂的罪證,呂不韋進一步被暴露和孤立了。嬴政本想立即下令殺死呂不韋,但是考慮到呂不韋勢力大,黨羽多,有些門客還公然替他遊說(shuì)、辯護,便決定先不露聲色,待時機成熟,再來收拾他。

第二年十月,嬴政在各方麵的條件都已準備成熟之後,就宣布呂不韋同嫪毐叛國案有牽連,下令罷免了他的丞相職務。為了防止他在鹹陽搗亂,又命他遷出鹹陽,回到他的封地河南洛陽居住。

但是,呂不韋像一棵盤根錯節盤根錯節:樹根盤繞,木節交錯。比喻事情複雜,不易解決的老樹,深入秦國各階層。他並不甘心在政治上的失敗,回到洛陽後,表麵上閑居在家,暗地裏卻頻(pín)繁地和國內外的舊勢力勾勾搭搭。呂府門前,六國使者的車馬不絕,河南又成了呂不韋的政治、經濟、外交中心。緊張地活動,伺(sì)機東山再起。

嬴政知道呂不韋這些活動之後,不禁大怒,立刻寫了一封信嚴厲斥責呂不韋的不軌(ɡuǐ)行為和陰謀活動。

呂不韋看完這信後,好像一塊沉重的大石頭,狠狠地砸在他的胸口上,把他的整個心肺部砸碎了,不覺目瞪口呆目瞪口呆:形容受驚而愣住的樣子。,兩眼發花,一邊看信,一邊發抖,渾身全是冷汗。他仰天歎曰:“我為子楚此子散盡資財,功不可謂不高,為什麼今天又受到自己的兒子的排擠呢?”他眼看窗外夕陽西下,滿地落花,感到大勢已去,隻得長歎一聲,手顫顫(zhàn)地抓起一壺鴆(jiū)酒,閉上眼睛,一下灌進嘴裏,隨即癱(tān)在地上,結束一生。

嬴政除掉了呂不韋和嫪毐,親自掌了權,開始施展自己的才能,雄心勃勃地要把全國統一起來。

始稱第一的幾件大事

秦國要統一全國的消息傳出來,把其他六國的諸侯嚇壞了。他們想方設法要殺死嬴政,阻止秦軍的進攻。

燕國的太子丹收買了一個刺客叫荊軻(jīnɡkē),製定了刺殺秦王的計劃。為了能夠接近秦王,他們準備獻給他兩件禮物:一個是秦王在追捕的逃亡將領樊(fán)於(wū)期的腦袋;一個是秦王想得到的督亢(kànɡ)地區(現在河北省易縣、琢縣、固安一帶)的地圖。他們事先在地圖裏藏了一把塗上毒藥的匕(bǐ)首。用這把匕首殺人,隻要出一絲血,人馬上就死。他們打算在秦王伸手接地圖的時候,當場刺死他。

太子丹還從燕國選了一名13歲就殺過人的壯士秦舞陽,陪荊軻入秦,作為行刺秦王的副手,太子丹還把預先用毒藥浸過的匕首,藏在一幅繪在絹帛上的地圖裏麵,並帶來裝著樊於期頭的木匣,荊軻和秦舞陽兩壯士帶此兩件寶物,踏上前往秦國的征途。

荊軻二人到了鹹陽,看見了戒備森嚴的軍隊,秦舞陽有些害怕,低聲問荊軻:“荊大哥,咱們這回有把握吧?”荊軻惡狠狠地盯著他,低聲說:“你要是因為害怕而露了馬腳,我就先宰了你!”

當時,嬴政每日早起晚睡,日理萬機。這天,他正在書房裏看地圖,考慮著對燕國的進攻部署。忽聽大臣來報,燕王派使者求和。

嬴政聞訊大喜,下令讓燕國使者荊軻等明日來見。

第二天早上,嬴政在鹹陽宮升殿,文武百官穿著朝服,分立兩旁。荊軻手捧裝著樊於期首級的匣(xiá)子,秦舞陽捧著燕國督亢地圖,在宮門口侍立。隻聽得傳令官吆喝一聲:“傳燕使!”荊軻和秦舞陽於是低著頭,沿著石階上殿。荊軻用眼向四周瞟(piǎo)了一下,隻見兩邊武士挺立,威風凜凜,手持寒光閃閃的刀、斧、劍、戟(jǐ);嬴政端坐在殿上,精神抖擻抖擻:振作。、氣勢威嚴。荊軻禁不住打了個冷顫。那秦舞陽更是慌張,額上直冒冷汗。侍衛長看見秦舞陽臉色大變,被衛士擋在門外,就大聲吆喝道:“喂!你為什麼這樣慌張?!”荊軻回頭一看秦舞陽被拒在門外,而且麵有懼色,便笑著上前對嬴政說:“敝(bì)國副使乃是蠻(mán)夷粗人,生平沒見過天子的威儀,故不勝惶恐畏懼。”他接過秦舞陽捧的地圖,獨自一人從容自若地走上大殿,走到嬴政麵前跪下,雙手呈上裝著樊於期首級的匣子。嬴政令人接過,開匣取頭驗看無誤後,非常高興。哈哈大笑說:“樊於期你終有今天。”又命荊軻取地圖來看,荊軻雙手呈上。當嬴政接過地圖在案上展開來時發現地圖的末尾藏著一把寒光閃閃的匕首。嬴政一時驚慌,就在一刹(chà)那,機警的荊軻急忙用右手抓著匕首,左手扯著嬴政的衣袖,急向嬴政的胸部刺去。說時遲,那時快,嬴政迅速地一閃,奮力起身向後一退,掙脫了身,“唰”的一聲,衣袖撕掉了一大塊,荊軻撲了個空,有些手忙腳亂,再次緊握匕首向嬴政猛撲過去,隻聽得“砰嘭”一聲,屏風倒地,嬴政早就閃身在大銅柱後麵。荊軻繞柱緊追。按秦國規定。宮殿內是不許帶兵器進入的;嬴政佩劍又太長,一時不易拔出,情況十分危急,群臣一時都驚慌失措。在這緊急關頭,有個叫夏無且的侍醫(嬴政的私人醫生)急中生智急中生智:在緊急中想出好的應付辦法。,連忙提起他那沉甸甸的藥囊(nánɡ),狠狠地向荊軻擲去,把荊軻打個趔趄趔趄(lièqiè):身體歪斜,腳步不穩。,幾乎跌倒。趁此機會,嬴政從背後拔出劍來,翻身向荊軻下身猛力一砍,隻見一道寒光,荊軻的右腿早已掉了下來,荊軻倒在地上,頓時血花四濺。荊軻雖負重傷,仍毫無畏懼,將匕首向嬴政擲(zhì)去。嬴政眼快,側身一閃,匕首唰(shuā)地從身邊飛過,砰的一聲擊在右邊的銅柱上,迸發出火星。嬴政仗劍上前,手起劍落向荊軻砍了數劍,左右的人上來殺了荊軻。那秦舞陽在階下正想掙紮也被衛兵們殺掉了。嬴政論功行賞時,禦(yù)醫夏無且被推為首功,賜給黃金二百鎰。

荊軻被殺後,嬴政衝冠大怒,一聲號令,數十萬秦軍以掀(xiān)天揭(jiē)地之勢撲向居於最北麵的燕國。

從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在不到10年的時間裏,秦就消滅了韓。趙、魏、燕、楚、齊六國,結束了戰國幾百年混亂割據的局麵,從而翻開了中國曆史的新篇章。

秦統一後的鹹陽,已由原來諸侯秦國的首都變為秦大帝國的都城。一座座雄偉的宮殿建立了起來,一條條馳道正在通向全國各地。店鋪林立,商業繁榮,人口在增多,市區在擴大。

嬴政壓抑不住內心的興奮,於是便向大臣們提出更換名號的事。他得意洋洋地對大臣們說:“寡人如今消滅六國,統一天下,也應該更換一個名號了。若不更換名號,仍然稱作‘王’,同原先六國的王沒有什麼區別,怎麼能顯示成功,傳之後世呢?請眾大臣議論一下,寡(ɡuǎ)人取個什麼名號才好啊?”

大臣們聽說嬴政要更換名號,就在大殿上七嘴八舌地議論起來。當時丞相王綰(wǎn)、禦史大夫馮劼(jié)、廷尉李斯等便和朝廷中博古通今的博士們進行了討論,認為古代有三皇五帝,五帝時地盤不過千裏,諸侯外夷或者來朝,或者不來朝,天子皆不能控製。如今陛(bì)下舉義兵,誅(zhū)殘賊,平定天下,法令一統,這是自上古以來都未曾有過的盛世,五帝遠遠不及。王綰、李斯與博士們討論的結果,認為古代有天皇、地皇、泰皇,三皇中以泰皇為最貴,且泰皇之意是人皇。因此,決定向秦王上尊號為“泰皇”。

嬴政反複思索了一會兒,對“泰皇”這個稱號仍不滿意。他覺得自己的功德無量,遠遠超過了三皇五帝,於是決定把三皇中的“皇”字和五帝中的“帝”字加起來,改稱“皇帝”。因為自己是第一皇帝,所以又稱“始皇帝”,並追封其父秦莊襄王為太上皇。

他還說:“寡人是第一皇帝,今後寡人的子孫做皇帝就以世數來計算,叫做二世皇帝、三世皇帝、一直到千世、萬世,傳之無窮。”從此以後,中國曆史上就有了皇帝。人們也稱嬴政為秦始皇。

始皇為了神化皇權,創立了避諱製度,不準在臣下的語言和文字中涉及皇帝的名字。因為他名“政”,就改正月為“端月”;規定所有文字中每逢“皇帝”字樣,必須另起行抬頭、頂格書寫。規定隻有皇帝的大印才能叫“璽”,用玉石雕刻。為表示皇權神授,始皇璽刻有“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大篆(zhuàn)字。天子及文武百官的車馬服飾,也按嚴格的封建等級作了繁文縟節繁文縟節(rù):煩瑣而不必要的禮節,也比喻其他煩瑣多餘的事項。的規定,如天子車稱“金根車”,駕六馬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