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禍從天降(1 / 2)

皇子啟全和啟忠百天,皇宮上下熱鬧非常,後宮英華殿大排筵宴,皇後綰卿和皇上蕭毅坐於正中上席,夏月抱著啟全坐在皇後旁邊的椅子上,皇上破例開恩允許石美人抱著其子啟忠坐於上席皇上身旁另一側。

下麵的妃嬪無數雙眼睛充滿豔羨,嫉妒,不忿,目光齊刷刷直射到石美人身上,後宮中許多人都不服,一個小小的女禦竟然在短短的一年之內,連升三級,就是憑著生了一個皇子,石美人也知道眾人是怎麼想的,把頭高高地抬著,目不斜視,穩坐在上麵,全然不理會眾人的目光。

這次皇子百天宴規格之高不亞於春節大慶,禦膳房忙了多日,宰了上百頭全豬全羊,幾斤重的大湖魚,就要了幾百斤。

宴席方才開始,就見一個小太監,急急匆匆跑了進來,跑的是滿頭大汗,進到殿前跪倒,結結巴巴地說:“皇上……大事不好了,外麵……”。

蕭毅道:“你清楚點說,外麵怎麼了”。

小太監停頓了一會,喘了一口氣說::“外麵到處飄著白紙條,連護城河裏都是”。

說著才想起手中拿的東西,跪著承上,王公公接過,遞給皇上,綰卿在蕭毅身旁,看的仔細,隻見白紙黑字上寫著:“人王為皇”,綰卿陡然一驚,這不是說的是啟全為皇。

這時下麵正吃著的嬪妃,有人驚呼,蕭毅循聲望去,問:“怎麼回事”。

鄭美人心直口快驚魂未定地說:“是這魚肚子裏有一白絹,上麵還寫著字”。

蕭毅看看自己桌子上的大魚,離得遠,王公公趕緊挪到近前,蕭毅用鑲銀的筷子從已拋的魚肚子上劃開。

赫然露出一條白絹,蕭毅拿到手上一看,上麵寫著同樣的話,白絹墨黑地字體清晰地寫著:“人王為皇”。

這時人人都效仿皇上劃開眼前的魚,頓時一片驚呼聲,有人高聲喊:“這是上天的旨意,要擁立皇子全為太子”,還有人大聲附和。

坐在蕭毅身旁的綰卿渾身冰冷,隻覺腦子一片混沌,蕭毅倒是鎮靜自若,側頭問綰卿道:“皇後可以為是上天的意思,朕是不是應該立全兒為太子”。

這一問,綰卿驟然猛醒,迅疾離席跪下道:“皇兒尚小,皇上春秋鼎盛,何談立嗣,再說臣妾以為太子之位,不應居於禮法,皇上聖明不應有嫡庶之分,應以賢德之人居之”。

皇上蕭毅對她的表現顯然將信將疑,試探著說:“皇後以為全兒可堪此大任?”。

綰卿斷然道:“如果全兒將來成為賢德之人,臣妾舉親不避嫌”。

這一天的宴席,一團混亂,大家提早散去,綰卿心情沉重回到坤寧宮,心想:“當今皇上,生性多疑,此番一定如鯁在喉,這是何人所為,害我等母子”。

想吧,長歎一聲,要想除去皇上疑心恐非易事,一定得想辦法查出事情真相,還自己一個清白。

這時皇上回到交泰殿,心情有些煩躁,前方有一個信使來了,說主帥交來密信讓皇上親自拆啟,蕭毅拿過信來,用手拆開,隻見上麵大意寫著:“陣前活捉一奸細,身上搜出書信一封,是國丈通敵的密信,另附原信”。

蕭毅打開所附原信件,書信的大意是,裏應外合,直取京城,事成之後,二分天下。

蕭毅急忙讓王公公去找來國丈安國公以往存檔的奏章,前後仔細對比筆跡,分毫不差,頓時心中大怒。

就想去國丈府拿人,但冷靜下來轉念一想,五弟蕭厲已去前方,皇城空虛,如果現在動起手來,國丈府三千護衛皆驍勇善戰,沒有取勝的把握,而且安國公在軍中很有影響力,操之過急恐陣前倒戈,與叛軍的這一仗更難打下去,遂按捺下火氣,另圖他法。

Tip:无需注册登录,“足迹” 会自动保存您的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