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春季養生老偏方(5)(1 / 3)

藥理:醫學研究表明,幹薑浸劑和薑烯酮有明顯的抗炎作用,而洋蔥鱗莖和葉子含有一種稱為硫化丙烯的油脂性揮發物,具有辛簡辣味,這種物質能抗寒,抵禦流感病毒,有較強的殺菌作用;能刺激胃、腸及消化腺分泌,增進食欲,促進消化;洋蔥不含脂肪,其精油中含有可降低膽固醇的含硫化合物的混合物,可用於治療消化不良、食欲不振、食積內停等症。以上三方就是運用幹薑和蔥頭抗炎的功效和其他食品藥品合理配伍,對真菌感染具有非常好的療效,對治療手足癬尤其有效。

中醫認為手足癬多因脾胃濕熱循經上行於手則發手癬,下注於足則發足癬,或由濕熱生蟲,或疫行相染所致。手足癬是發生於掌、蹠與指、趾間皮膚的淺部真菌感染。中醫稱手癬為“鵝掌風”,稱足癬為“腳濕氣”。手足癬一旦患上極難根除,需要配合日常清潔長期堅持治療。

立春過後,氣溫逐漸回升,但濕度卻不低,在這樣暖和潮濕的天氣裏,春暖花開,萬物複蘇。同樣,潛伏在一個冬季的細菌、真菌、病毒開始蠢蠢欲動。手足癬就是春季真菌感染最常見的病症。

手足癬是由真菌引起的皮膚病,對人的危害特別大。尤其是在春季氣候逐漸回暖時,手足癬真菌就會大肆活動,因此春季做好預防手足癬的工作就顯得格外有意義。

春季是真菌疾病的高發期,至少比冬季多40%~50%,這是因為真菌生活力極強,喜好潮濕溫暖的環境,最適宜生長的溫度為25~26℃,而且對紫外線、放射線等也有相當強的抵抗力。另外,真菌對營養要求低,所以易生長,人們從大氣中動植物體、地板上和土壤等地方均可檢出致病真菌。

真菌無處不在,感染人類的機會也無時不有。致病情況主要分為淺部真菌病和深部真菌病。而在皮膚科門診中常見的真菌病主要是淺部真菌病,它是由淺部真菌侵犯表皮、毛發和甲板引起。通常所說的“癬”是指淺部真菌病的一部分。

治療淺部真菌病,應根據不同的疾病來選擇藥物。一般以外用藥為主,包括複方苯甲酸溶液、複方間苯二酚搽劑、複方水楊酸酊劑以及酮康唑軟膏、聯苯苄唑軟膏、特比萘芬軟膏、克黴唑軟膏等。但對於皮損麵積大、炎症顯著或外用藥療效不佳者以及頭癬、甲癬等患者,應在外用藥的基礎上,聯合應用口服抗真菌藥,如灰黃黴素、伊曲康唑、氟康唑、特比萘芬等。應堅持治療到皮損痊愈為止,有時還需適當延長1~2周。

淺部真菌病可根據病史、臨床表現特點進行診斷,必要時可進行一些輔助檢查,如真菌直接塗片顯微鏡檢查、真菌培養和濾過紫外線燈檢查等,必要時還可做病理活檢。根據侵犯的部位不同,癬病可分為頭癬、體癬、股癬、手足癬、甲癬和花斑癬等。主要表現為皮膚出現紅斑、丘疹、水皰、鱗屑、斷發、脫發和甲板增厚、變色、變形、缺損等,局部瘙癢明顯。本病容易複發,男女老幼均發病。

長期以來,人們對淺部真菌病認識不足,認為病情不影響健康,故從不主動求醫,任由病情發展。另外,有的人即使就醫,也是病情好轉即停藥,往往造成複發。

預防是防止淺部真菌病反複的關鍵。所以,要預防淺部真菌病,首先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保持皮膚清潔幹燥,勤換鞋襪,襪子要和衣服分開洗,鞋子要透氣,帽子、枕巾、毛巾、內衣、內褲等都要經常清洗、晾曬和消毒處理。

不使用公共拖鞋、浴盆、毛巾、用具等。對易感人群,如身體抵抗力差,過度肥胖者,愛出汗或者患有慢性病、營養不良、特殊職業如駕駛員、礦工、運動員等,要盡量避免和其他患者以及患有癬病的動物密切接觸,還要避免濫用激素和免疫抑製劑等,以免因機體抵抗力減弱而易致繼發感染。患病後要及時確診治療,療程要充足。

手癬往往繼發於足癬,且多先從一隻手開始,如不治療經若幹年後可發展至雙手。由於手是用來幹活的,所以患手癬後常常造成新的傳染,如導致體癬、股癬等。無論是手癬還是足癬,如任其發展,幾乎所有病人都會最終發生指趾甲的感染而形成甲真菌病即甲癬。甲癬較手足癬更頑固。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千萬不能輕視手足癬,它會導致更嚴重和更頑固的病症,應當積極治療。目前治療手足癬的藥物很多,可分為外用藥和口服全身用藥兩大類。口服治療往往僅用於皮損範圍大、頑固、外用藥難以奏效的病例,但須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春季要及時治療過敏性鼻炎

症狀:過敏性鼻炎

老偏方:烏梅20克,蒼耳子15克,黃茋30克,辛夷12克,白芷、防風、荊芥各10克,白術、訶子各9克,柴胡、薄荷各6克,麻黃3克,細辛2克。

日服1劑,水煎2次,取液混合,分兩次服,10天為1療程。

藥理:醫學研究表明,蒼耳子具有很好的消炎作用,煎劑在體外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某些抑菌作用,其丙酮或乙醇提取物在體外對紅色毛癬菌也有抑菌作用,對鼻炎、鼻竇炎有很好的效果。另外,辛夷花善通鼻竅,因治鼻淵頭痛要藥。以上藥物合理配伍對過敏性鼻炎有較好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