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第九十二章 奸臣誤國南宋亡明輝墓建劉家庵(1 / 2)

得知明輝被殺,鵝芳差點暈了過去,她強忍悲痛和兒子雄文一起,立刻起身前往臨安。

文天祥見大哥被奸人設計陷害,無比悲憤,他號召京都百姓和太學的學生上街遊行,強烈抗議,大家紛紛要求皇帝賠禮道歉,懲治奸人,替明輝報仇。度宗見蒙古人在襄陽和樊城的腳下,臨安又亂的一團粥,急得殿上直轉,他明明知道明輝的死和賈似道脫不了幹係,但始終不敢對他下手,因為近十年來都是他把持著朝政,在宋廷裏自己隻是個軀殼而已。

賈似道怕得要死,嚇得要命,他連忙覲見皇帝度宗,要求給張明輝死後封候,度宗沒有主見,隻能由著賈似道任意的擺布。

靜寧公主知道消息後,難過地流下了熱淚,她知道舅舅和明輝為了父皇收領養子一事隔閡不小,但他萬想不到的是,明輝會死在舅舅的手上。她衝進皇宮質問度宗,又大罵賈似道陷害忠臣,居心險惡,不得好死。

賈似道的官位是靜寧公主用自己的幸福換來的,不管靜寧怎樣的罵,就是不還口,還一直勸她消消火氣。

而賈貴妃也開始反省自己當初為了賈家的榮耀,一味要挾理宗提拔弟弟。害了國家,害了朝廷。也害了自己的幸福。不是他就沒有閻妃和唐安安,自己後麵就不會受那活寡,理宗也不會那麼快地離開人世。想到此,她頭歪眼斜,不能言語,不久也就撒手人寰。

謝太後呢,她已經預示到了宋廷那不久的命運,她無法撼動賈似道的權利,隻能整天阿彌陀佛,等待實機扶持朝廷。

鵝芳到了京都,見明輝身首異處,哭得是死去活來,她要求皇帝將明輝的靈柩運回邵武洋塘。

過了兩天,度宗、賈似道和榮王等王公貴族,一致同意封明輝為忠勇侯。其兒賜進士出身,拜節度使。

皇帝剛想封鵝芳什麼,鵝芳立刻跪下說:“夫君死得冤屈,鵝芳現今隻有一事相求。”度宗忙問:“有什麼要求盡可道來。”“我要守護在夫君的身邊,朝廷在他墓邊建庵,日後出家為尼,陪護丈夫。

皇帝答應了她的請求,文、武百官還強烈要求朝廷給明輝塑金身造金頭。後來異議太大。度宗應承塑造金頭。

鵝芳母子和薛極等人及禦林軍士護送著明輝的靈柩走了近十天的時間,才到了洋塘,花了半月時間,在頂子山腳的山坳上,挖好了九座形同一樣的墓穴,而劉德明夫妻,孿生姐妹——小芳、小香的墓地全在附近的山上。

安葬好明輝,鵝芳也住進朝廷建好的房子裏,她問洋塘的教書先生,這庵取何名為好,先生不假思索地告訴她,就叫劉家庵。

雄文在家守孝三年,他幫助母親打柴火、築籬笆、建菜園,他沒有問及兵書的事情,因為母親知道這本書的去向,應該在哪裏。

蒙古的皇帝得知明輝被殺,亦喜亦驚,喜的是宋朝廷再也沒有人能和蒙古大軍抗衡、叫板。驚的是像明輝這樣的軍事天才不是被敵人擊敗,而是被昏君和奸臣打倒,更為可惜的是蒙古雖然有謄寫的兵書《鬆經》,但雄武,現在的伯顏沒有全部謄寫出來,而是丟三落四。不是他的能力不行,而是當時的他,依然有那宋國的情愫。不是理宗沉湎酒色,逼死了小香,他是不會來到蒙古的。

扯扯亦堅強烈要求忽必烈三年不攻宋廷,她要穿上三年的孝服,祭奠和悼念自己的丈夫,她沒有要求雄武如何?但雄武是個聰明懂事之人,他對父親的懷念和熱愛。埋在了心靈深處。

忽必烈答應了姑姑的請求,蒙古軍隊足足圍了三年襄陽,而宋廷的度宗在襄陽城破後的第三個年頭1274年8月12日因酒色過度而死,死前他召集史官,不能留下皇帝誤殺忠臣的筆墨。史官們含淚應諾。宋度宗在位10年,享年35歲,死後葬於永紹陵,諡號為端文明武景孝皇帝。

以後的宋廷更是苟延殘喘,宋度宗死後,四歲的宋恭帝在奸臣賈似道的扶持下登基做了皇帝,年號德祐。由祖母謝太皇太後、母親全太後垂簾聽政。但軍國大權依然在賈似道之手。

蒙古的元朝大軍己得中國北半部,在取得南下最重要通道襄樊城的控製權之後,渡過長江向南宋首都臨安進發。謝太後一麵在全國通令“勤王”,一麵向元軍乞和。勢如破竹的元軍擊破了宋軍各地的防線,相繼降服了長江中遊諸州。1275年,賈似道率領的3萬大軍在蕪湖與元軍對戰大敗,不久,謝太後和宋恭帝在全國人民的壓迫下不得不殺死賈似道,不過為時晚矣,宋朝已壽終臨寢,滅亡的趨勢已經不可避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