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東北虎”初會“湘西豹”
1大庸,張紹勳被擒
短暫的集訓結束後,我被分配到141師423團宣傳隊。
那天早上,大庸縣城銀妝素裹,冬日的陽光照耀著穿城而過的小河,河水反射出魚鱗般的光。縣城以外,峭拔的群山重重疊疊,美如圖畫。
我到團宣傳隊報到後,根據宣傳隊長的吩咐,我去大庸縣城河邊小街的一家鐵鋪打製宣傳隊用的道具鐵件。
我回隊後即被告知,由於前一向的良好表現及寫日記的“獨特”習慣,我被推薦到軍部,臨時擔任軍部宣傳部的見習宣傳員。
到了軍部宣傳部我才知道,我有幸被臨時抽到軍部,與我的湖南籍身份有關。宣傳部的首長給我布置任務:一是照顧我軍的兩位長沙顧問。從常德開赴湘西前,我軍特意從長沙聘請了兩位隨軍顧問,一位叫陳今新,一位叫蔣新夫。二是幫湘鄉籍隨軍作家蔣牧良收集剿匪材料。三是隨時隨地收集我軍作戰的第一手資料,並協助老同誌做好檔案整理工作。因工作的需要及工作的便利,我得以獲得一些珍貴的檔案資料。在我抵達湘西之前,大庸、鳳凰、永順等地已解放,匪軍或斃命,或投誠。
大庸之戰是我軍在湘西北的第一仗,全麵蕩清了敵122軍張紹勳匪部。這是“東北虎”與“湘西豹”的首次較量。當時,47軍主力尚未接到轉兵西南的命令,我還是個重慶街頭的流浪漢。
1949年9月中旬,我47軍從常德兵分三路合擊大庸。139師擔負正麵主攻任務,由慈利沿澧水進擊,先後攻占溪口、漁浦,正麵向大庸推進。141師由石門向九溪、桑植方向推進,負責阻擊宋希濂主力由鄂西增援,及阻截大庸之敵向北逃竄。140師的418團由沅陵向大庸以西的熊壁岩、東門坪方向推進,以拉截張紹勳匪軍向川、黔退逃。
擔負正麵主攻任務的139師以416團為前鋒,以417團為預備隊,直赴大庸。另安排415團沿澧水斜抄到敵人側後。
雖然這支來自中國東北戰場的鐵軍“東北虎”在趕赴湘西途中,發生了嚴重的非戰鬥減員,戰士們身體遭受瘧疾等疾病及極度疲憊的幹擾,但鬥誌昂揚,意誌堅定。
“東北虎”與“湘西豹”的第一次交鋒在10月15日淩晨一點打響。
作為前鋒部隊的416團,淩晨一點行至狗子埡,與敵345師的前哨部隊相遇。敵345師雖然以逸待勞,防線嚴密,但腦子和眼睛不管用。我416團摸清敵情,隨即發起猛烈進攻。敵前哨部隊還沒弄清楚前方移動部隊是什麼人時,便遭我軍重創。敵人的第一防線被我軍迅速撕裂。
敵前哨部隊潰敗後,345師大部隻得向溪口方向退卻。我416團乘勝追擊。
次日清晨,416團和擔任師預備隊的417團追上逃敵,與敵激戰三小時。“湘西豹”抵擋不住,丟棄了所有重型武器和無數物資,往大庸城內撤逃。
敵撤往大庸城的山道崎嶇狹窄,險象環生,但匪兵輕車熟路,如履平地。他們利用山崖和溝穀邊退打阻擊,使我416團付出巨大的傷亡代價。
416團追擊的速度放緩,417團趕到。兩團擁擠在狹窄的山路上。如果敵軍集中炮火向我回擊,後果不堪設想。139師師長顏明德、政委袁福生決定,前鋒部隊416團按預定路線追擊敵軍,417團改變行軍路線,沿澧水迂回前進。顏明德師長和袁福生政委親率416團前衛3營和通信騎兵排帶著電台火速追向大庸。
下午,顏師長、袁政委率部搶占了大庸城北的製高點子午台,看到逃竄來的敵軍正企圖向大庸城西門和南門內撤退。
“阻止敵軍逃進城內!”顏師長通過電台命令兩個炮兵連向西門及南門澧水渡口開炮。
隨即,接到師長命令的兩個炮兵連開始炮轟。密集的炮火封鎖了敵軍入城的路。半小時後,416團全部趕到城外,做好戰鬥準備。
臨時改變行軍路線、沿澧水迂回前進的417團在嶙峋險峻的山路上攀爬了三個小時,才翻過大山,看到主路。按原定計劃,他們應該繼續向北與416團會合。
這時天已近暗,繼續向北行軍已十分不便。該團尖兵排派人去請個當地百姓來當向導。在大山裏找百姓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大山莽莽,找人本來就不易,隨時可能遭遇土匪襲擊。見到山裏有個農家,很難辨認這是匪窩還是山民,更不知道他家冒出的煙是炊煙還是土匪之間通風報信的暗號。向導可能帶隊伍走正確的路,也可能把隊伍帶進匪軍的包圍圈。
尖兵排沒找到百姓,卻抓了個***的士兵。團首長即對俘虜進行審訊,得知這條主路直接通往大庸,並得知城內的敵122軍已準備棄城逃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