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倨後恭

【釋義】先傲慢,後恭敬。倨:傲慢。比喻前後態度相反。多形容勢利小人。

【出處】漢·劉向《戰國策·秦策一》。

蘇秦是戰國時洛陽人,從小家中很窮,父母兄弟都在家中務農。蘇秦長大後,曾和孫臏、張儀等在一起學習兵法。

蘇秦學習了兵法,就想去求個一官半職。他去求見周顯王,但周顯王左右的人嫌蘇秦出身貧賤,瞧不起他,沒人替他說好話。

蘇秦又到秦國去,向秦惠文王出謀獻策,為秦國稱霸天下出力,但秦惠文王不願聽他的意見。

就這樣,蘇秦在秦國住了兩年,身上的錢用光了,衣服也破了,隻好灰溜溜地回家去。一路上,他穿著草鞋,打著綁腿,挑著行李,麵容憔悴,狼狽不堪。到了家裏,家裏的人都瞧不起他,父母不同他說話,妻子正在織布,見他進來也不下機來迎接,他的嫂嫂也不肯做飯給他吃。

蘇秦見家裏人對他這樣,就決心發憤學習。他堅信,隻要自己學識淵博,有了大本事,總有一天會出人頭地。

過了一年,蘇秦通過懸梁刺股的苦讀,熟讀了兵書,對各國的政治、經濟、軍事等情況也了如指掌,就又離開家,到各國去遊說。

他首先到了趙國,勸說趙王采納他的合縱抗秦的主張,趙王同意了蘇秦的策略,並且將其封為武安君。趙王還給蘇秦一百輛車、一千鎰黃金、一百雙白璧、一千匹錦,讓他到各國去遊說,完成他的合縱計劃。經過他的鼓動勸說、他的主張得到了韓、魏等六國的讚同,六國結成了抗秦的聯盟,還推舉蘇秦為“合縱長”,一時間六國拜他為相,聲名顯赫。

蘇秦的事業終於取得了成功。他在遊說途中,儀仗隊浩浩蕩蕩,非常壯闊。他回家的時候,他的嫂嫂跪在他麵前,頭都不敢抬起來。蘇秦問她說:“你以前那麼傲慢,為什麼現在又這麼恭順呢?”

他嫂嫂趕緊賠罪,說:“叔叔現在當了大官,誰敢不恭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