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過且過

【釋義】過一天算一天。形容胸無大誌,混日子。

【出處】明·陶行知《南村輟耕錄·寒號蟲》。

在明代醫藥學家李時珍所著的《本草綱目》中,記載著一種名叫五靈脂的中藥。它的形狀像凝結的脂肪,顏色黑得像鐵,氣味甘溫而無毒,據說服用後能行血止血,治療多種婦女病和小兒驚風、癲癇等疾病。人被蛇、蠍、蜈蚣咬傷後,也可用它來解毒。這種藥既不是生長在地上的植物,也不是蘊藏在地下的礦物,而是北方一種稀有鳥類的糞。它的來曆還有一段略帶傳奇色彩的故事呢!

相傳在山西五台山上,有一種形狀像雞的小鳥,名叫寒號蟲。古書上又稱它為盍旦、曷旦或獨舂。它生著四隻腳,兩隻肉翅,不能飛得很遠。抖下來的糞像豆子一樣大,潮濕時氣味臊惡,幹結以後變得黑而光潤,就是醫家所說的五靈脂。

寒號蟲的外貌隨一年季節的變化而發生明顯的變化。在烈日當空、綠樹成蔭的盛夏,它的周身長滿了五彩的羽毛,顯得豐潤華麗,絢爛奪目。這時,寒號蟲就會從林子裏飛出來,在陽光下撲打著翅膀,得意地鳴叫:

“鳳凰不如我!風凰不如我!”

可是,到了朔風凜冽、雪花飄飛的寒冬,它落盡了所有的毛羽,變得像隻剛出殼的雛雞,顯出一副狼狽寒酸的醜相。這時,它再也不敢飛出林子,隻能躲在樹叢深處,有氣無力地哀鳴:

“得過且過,得過且過。”

元未明初的著名學者陶宗儀在《南村輟耕錄》中記載下這則傳說後,深有感慨地說:

當今世上有些人孤陋寡聞,有了一點成績便沾沾自喜,趾高氣揚,稍有挫折時,便又垂頭喪氣,隻能做縮頭龜。這種人和寒號蟲沒有多大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