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連幾天,大約怕激怒父親,於耀宗都乖乖地呆在鏢局裏沒有出去,偶爾到前院陪於善仲說說話,大部分時間都在自己的小院裏沒出來,著實老實了起來。
侯小虎還是一如往日天天早上起來做些雜務,不過自於善仲答允讓他一同習武後,他每日也跟著他們練幾個時辰,於善仲見侯小虎底子打得不錯,有時在一旁看他練時,不免出口指點他一二,讓他訝異的是侯小虎悟性極高,他稍稍一指出侯小虎的不足,侯小虎便馬上能領悟過來,下一遍時再使出時已毫無偏差,這令得於善仲頗為欣賞,漸漸起了愛才之心。
那日侯小虎與何大魁俱在場,於善仲道:“今日我傳你們一套新拳法,名日八臂拳!這是我一名瓊州朋友,早年前去暹羅國,看到彼地土著使用的一種拳法,端的是凶猛淩厲,特別適用於近身搏殺,因其出招時拳肘腿膝皆可攻敵,望之宛似身生八臂,故名之為八臂拳法!與我中土武學很是不同,你倆給我看好了!”
說罷,於善仲便一一演練起來,隻見他起手式便是雙臂曲護雙頭,膝猛起提起,然後向前一弓步,身子一轉,曲臂一斜,那右肘便似流星般砸下來,接著左拳突出,收拳之際,左肘向前一送,又是一擊,這短短的一瞬間,他竟然打出六七招攻式,招招都是直取敵之要害,凶狠異常,他一套打完,一個收式,道:
“其實這八臂拳術最是簡單,來來回回就是這幾招,以進攻為主,少有佯招虛式,但使出來卻令對方很是難防,我曾和我那老友私下試過以江湖各門派武學破解這八臂拳,若是赤手空拳兩人對打,無論是少林擒拿,還是武當破雲掌,甚至峨眉翻兜拳,若不輔以內力,都不能有效克製這八臂拳術,甚至我所見過的各家拳術,或許有能做到擋住這八臂拳攻勢的,但至多不被這種凶猛的拳法所攻破防禦,卻難做到施以還擊。”
那何大魁一聽,不禁問道:“師父,既然這拳術這麼厲害,為何江湖上少見人使用呢!難道別人都不知曉這拳術的厲害?”,
於善仲微微一笑,道:“中原武林,大多自視清高,尤其是那些名山大派,獨尊本門武學,其它門派的武功哪能入得了他們的法眼,更何況這種番邦山野拳術,更是機會渺茫了。”
隻聽他道:“一個門派,千百年來留傳下來的各種拳術招式,不下幾十種,更有甚者,有上百種之多,若這個門派以前曾出過絕頂人物,後來人再與敵對壘時,如有挫敗,通常自以為是自身學的不到家,因為本門有過高手,自己打過不別人,那一定是下的功夫不夠,卻很少有人從本門派武學上麵找根子!其實,一個絕世武者如何才能做到?天賦,勤奮固然不可缺,但永遠要記得吸收別人武功的長處。。”
侯小虎一聽,心中頓生佩服,這於善仲雖然有些過份疼溺兒子,但他這番話,卻是識見不凡,他哥哥侯誌昂武功雖然不錯,但要他講出這番道理來,侯小虎覺得他也未必說得明白。
何大魁不服氣地說:“我中原武術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又有少林,武當,峨眉,昆侖,崆峒,華山六大門派,且不說少林寺七十二項絕技,就其它各門派來講,近身空手擒拿的拳術也不少,難道都及不上這小小的暹羅拳麼??”。
於善仲道:“我初見這暹羅拳時,也是如你般所想的,可是經後來一加習練,越練越是心驚,這拳術練好了,每出一招,俱可斷石開碑,裂虎撕豹,但它有個缺點:就是剛猛有餘,但靈活不足,出招時,步步為營,每招雖然招招殺機,凶猛狠毒,但一招就是一招,身形步法以及出拳的連貫進攻不算上乘!
“若論克製這種拳術,也有其法,要訣便是快,天下武功,唯快不破,這是個顛撲不破的理兒,特別對於暹羅拳這種凝重式打法,與之對陣時,以快製慢,不要太近身,打時快進快出,與敵保持一定距離,這樣雖不能給其以重創,但不失為一種上策!
其二就是快摔,這八臂拳,一旦倒地,肘膝就發揮不出來了,威力要大打折扣,在地麵施以大擒拿或小擒拿鎖臂扣腕,可有六成勝算!
這八臂拳走的是剛猛的路子,雖然有失柔和,也算別有長處,我中原無人會使,不免可惜,你們學學倒也無妨。。”
那何大魁頗似看不上這種簡單拳式,興致不是很高,練了幾遍覺得不得其法便不再習練,而侯小虎卻頗是喜歡這拳術,一練之下覺得它雖樸實無華,但勝在實用無比,來來回回數招,看似簡樸,但招招皆指敵身體軟弱之要害,似乎每出一招,都欲取敵命一般,幾遍下來,對這拳術又有了新的認識,侯小虎不禁想:“這創出這八臂拳的前輩高人,一生不知曆過多少殺戮,方能有此體會心得,創出這般驚人的招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