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第十三章 前朝遺寶(二)(1 / 2)

問過那程老爺後,劉尚君方知那陳姓老爺指的是在金寧西邊古譚郡內的一位名叫陳貴的老爺,一直經營祖傳下來的金銀首飾店鋪,聽聞祖上就是靠著那張藏寶圖裏的寶藏發家,陳家也算是富甲一方了。此人尚且敦厚,育有一女,名喚陳月容。此女不負其名,出落的花容月貌,秋水雙眸。皓齒蛾眉。如出水芙蓉,亭亭玉立,清新脫俗。更為難得是,其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四書五經耳熟能詳。真乃當今世上一奇女子也。

金寧雖不大,但也不小。劉尚君晃晃悠悠的騎著馬兒來到古譚郡時,已經與萬年廷分別那日隔了好些天了。經過幾日的觀察發現,這陳家千金陳月容心地善良,而這陳貴在古譚郡豐碑不錯,算是積德行善人家。打聽後方知,這陳月容每月初一都會去觀音廟上香。過幾天便是六月十九觀音大士得道的日子,劉尚君決定這天在陳月容去觀音廟的路上,博取陳月容的同情混進陳家。

六月十九,觀音大士得道之日,小小的古譚郡非常的熱鬧。陳家千金陳月容坐著一頂兩人小轎由兩名丫鬟陪同出門去往觀音廟上香。忽聞一陣淒慘的哭聲傳來,陳月容雙眉微蹙,一臉憂容。隨即掀開轎子右邊的布搭子,看見路邊有許多人圍著哭聲處成一團。隨後吩咐其中一名丫鬟去看看究竟是怎麼回事。

那丫鬟擠進人群裏,隻看見一少年穿著孝衣,頭上著一根草,跪在地上,正哭的稀裏嘩啦倍兒淒慘。麵前一張破草席卷著一位老人,旁邊一塊木牌上書:葬父。這年頭,即便是魚米之鄉的金寧也會有這種葬父的淒慘人兒。

丫鬟看完回來據實稟告小姐,陳月容一聽,頓時心生憐憫,這遠遠看去,那少年年方十六七左右,和自己同齡。想自己出門坐轎,衣食無憂,於是分外同情那少年。便掏了一錠銀子吩咐丫鬟把那少年買了下來。並讓那少年辦好其父身後事,三日後方去陳府報到。

那少年接過銀子一邊流淚一邊稱謝。眾人都道這陳家小姐菩薩心腸,果然人美心地更美。這少年走了好運,陳家對下人也是極好的。

三日後,那少年果然如約進了陳府簽了契,此後跟著管家學習了一段時間後便被派去打理陳老爺的書房和後花園的花花草草。這少年不是別人,正是那女扮男裝易容過的劉尚君。

化身為小廝的劉尚君每日整理那書房和後花園,倒也落得輕鬆。而且頗有近水樓台先得月的感覺,但是每日將這書房研究了個透徹,就是沒有發現有什麼可疑的地方。倒是那陳月容,每日都會來書房坐上兩個時辰看書,偶爾也會彈琴作畫。這讓站在一邊伺候,同身為女子的劉尚君,感到非常的悲傷。外在美比不上別人,連內在也不能與之相比。人家是談風弄月,作畫下棋,聞書識琴之輩,這邊是手拿暗器,腳踩屋頂,背負黃金,滿身銅臭的庸俗之人。

這日,陳月容和往常一樣香足輕移,來到了書房。劉尚君拿出上次陳月容沒有看完的書,恭敬的放在書桌前,便退後站在了後麵。

“小四,這幾日還習慣麼。”美人之聲,猶如出穀黃鶯,令人沉醉。

借用了公子劍家中那名小四子的名字的劉尚君,聽聞陳月容在問她話,頗有些受寵若驚。“回小姐,小四很好。”

“那就好。”陳月容麵帶微笑,翦水的雙眸溫柔的看著劉尚君。過了一會才說道:“我看你年紀,卻也是和那傳聞中的神偷梁上衣差不了多少。”

劉尚君點點頭,誠惶誠恐。這香閨中的千金小姐也知道自己,倒是不能小看自己的名字。

“我看這神偷雖然偷竊,行事不甚光明,但是從不傷人,倒也磊落讓人欽佩。而且,之前關於防洪抗災的辦法真真是讓人大吃一驚,可稱之為奇謀妙計。稱他為天下奇才,言不過實。”陳月容雙眸出彩,顯是非常佩服這梁上衣。

劉尚君立在一旁,一臉正經,心底卻直樂嗬。沒想這陳月容還是自己忠實的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