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立足法律,合法投資(1 / 2)

投資中法律意識不可少

隨著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人們的經濟交往活動越來越頻繁。然而,有些人由於缺乏法律意識,做出了一些違法的經濟行為,結果吃虧時方恨晚。在一個法治國家裏,從事經營活動,或者作為一名成熟合格的投資者在證券市場進行投資,如果沒有法律意識,那注定是會失敗的。優秀的投資家都具有法律意識,與法為伍是他們在投資中養成的一種習慣。

按照合同辦事

出口商比爾與猶太商人拉克簽訂了10000箱蘑菇罐頭合同,合同規定為:“每箱20罐,每罐100克。”但出口商比爾在出貨時,卻裝運了10000箱150克的蘑菇罐頭。貨物的重量雖然比合同規定多了50%,但猶太商人拉克拒絕收貨。出口商比爾甚至同意超出合同重量不收錢,而拉克仍不同意,並要求索賠。比爾無可奈何,賠了拉克10多萬美元後,還要把貨物另作處理。

此事看來似乎拉克太不通情理,多給他貨物還不要。事實並非那麼簡單。猶太人精於經商,深諳國際貿易法規和國際慣例。他們懂得,合同的品質條件是一項重要條件,或者稱為實質性的條件。合同規定的商品規格是每罐100克,而出口商交付的每罐卻是150克,雖然重量多了50克,但賣方未按合同規定的規格條件交貨,是違反合同的。按國際慣例,猶太商人完全有權拒絕收貨並提出索賠。根據有關公約,出口商的行為是根本違反合同的。猶太商人此舉是站得住腳的。

此外,還有個適銷對路問題。猶太商人購買不同規格的商品,是有一定的商業目的的,包括適應消費者的愛好和習慣。如果出口方裝運的150克蘑菇罐頭不適應市場消費習慣,即使每罐多給50克並不加價,進口方的猶太商人也不會接受,反而打亂了他的經營計劃,有可能使其銷售通路和商業目標受到損失,其後果是十分嚴重的。

最後,還有可能會給猶太商人帶來意想不到的麻煩。假設猶太進口商所在國實行的進口貿易管製比較嚴格,如果進口商申請進口許可證是100克的,而實際到貨是150克,其進口重量比進口許可證重量多了50%,可能會遭到進口國有關部門的質疑,甚至會被懷疑有意逃避進口管理和關稅,以多報少,要被追究責任和罰款。

所以說,在商品貿易中不可缺乏法律意識,否則就可能會給對方以可乘之機,使自己受到損失。貿易是如此,投資更是如此。

在我們的經濟社會中,各行各業都有相應的法律法規,以規範本行業的經濟秩序。連遊戲都有規則,何況經濟活動。法律法規關係到整個社會的生存和發展,所以絕不可兒戲待之。

簽訂保險合同要慎重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投資保險,在保證人身、財產安全的同時,還可以增加自己的財富。但是很多人不了解保險合同的具體規則,就簽訂了保險合同,結果事與願違,沒有達到自己投保的目的。在此,專家建議,在簽訂保險法律合同的時候一定要慎重。

在這個法律意識漸強的時代裏,不管是日常生活還是投資都要養成用法律維護自己權利的意識。在法律的允許範圍之內,進行合法的投資交易,這樣做是為自己的投資事業上一把保險。

跟律師學習依法投資

在投資過程中,處處都會涉及與經濟相關的法律、法規,但是法律的規範條文十分的繁雜,並且專業性很強,一般的投資者很難完全了解和掌握與經濟相關的法律法規。因此,有必要經常請教具有法律專業知識的律師,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的同時,也保證自己遵紀守法。

聘請律師的作用

1.了解與投資有關的法律知識

法律書籍及具體的法律條文,不僅專業性很強,而且十分枯燥乏味,也很難理解,缺乏法律知識的人是很難熟悉和掌握有關市場投資的法律條款的。這時候,如果你聘請了一位律師,就簡單多了。律師不僅會就你急需了解的法律問題及時做出正確的回答,而且還可以根據具體案例使你增加感性認識,加深你對相關法律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做到事半功倍。有了律師的講解分析,在今後遇到類似情況時你就可以心中有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