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抓住時間,最佳投資(1)(1 / 3)

善抓商機,果斷投資

有人這樣說過:“世上並不缺少商機,真正缺少的是善於發現商機的人。”事實也的確如此。大凡成功的企業家,他們在機會麵前從來不會有絲毫的猶豫,因為他們總是敏銳地抓住時代性、行業性的機遇,果敢地抓住機會使自己的產業不斷擴大。一句話,隻有果斷出擊,才能運籌帷幄,決勝千裏。

第一家肯德基店

做生意要決策果斷。拖拖拉拉、畏首畏尾、不敢決斷是賺錢之大忌。抓住一次好機會,能改變整個經商的道路。

1987年10月,王大東把第一家肯德基快餐店開進了中國。這是美國的快餐文化第一次進入到中國,全世界的記者都追著王大東問:“你是怎麼得到前門這個地點的?”

最初,王大東就準備租這個地方,每層樓500平方米,一共三層樓,1500平方米,是當時全世界最大的肯德基餐廳。業主要求房租每天1000元,每年就是36.5萬元,王大東說“沒問題”。沒想到業主又提出租借期限為10年,並要求一次性付清房租。

當時肯德基在北京的注冊資本是100萬美元,按照當時1比3.7的彙率,注冊資本隻有370萬人民幣。還沒開張,就要王大東先交365萬元,這確實很讓人傷腦筋。

當時,王大東果斷地對業主說:“沒問題。”這時候下屬提醒他說;“有沒有搞錯啊!你還剩5萬塊錢,夠幹什麼?”

王大東並沒有喝醉酒。那時候,前門是北京客流量最大,消費也比較集中的地方。王大東之前也做了非常多的預算、預估以及調查,甚至把雞炸出來在街上請人家吃,然後問人家覺得味道怎麼樣,鹹還是淡,賣多少錢他們能接受,做了很多的準備工作。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王大東的當機立斷,這才有了這家世界上最成功的肯德基店。後來的發展證明了王大東的眼光,肯德基在前門的第一家店的全部投資在10個月後收回。

看到別人看不到的商機

沈陽有個以收破爛為生的人,名叫王洪懷。有一天他突發奇想:收一個易拉罐,才賺幾分錢。如果將它熔化了,作為金屬材料賣,是否可以多賣些錢?

王洪懷把一個空罐剪碎,裝進自行車的鈴蓋裏,熔化成一塊指甲大小的銀灰色金屬,然後花了600元在市有色金屬研究所做了化驗。化驗結果出來了,這是一種很貴重的鋁鎂合金!當時市場上的鋁錠價格,每噸在14000~18000元之間,每個空易拉罐重18.5克,54000個就是1噸。這樣算下來,賣熔化後的材料比直接賣易拉罐要多賺六七倍的錢。

王洪懷決定回收易拉罐,進行熔煉後賣材料。從收易拉罐到熔煉易拉罐,一念之間,不僅改變了他工作的性質,也讓他的人生走上另外一條軌跡。

為了多收到易拉罐,他把回收價格從每個幾分錢提高到每個一角四分,又將回收價格以及指定收購地點印在卡片上,向所有收破爛的同行散發。一周以後,王洪懷騎著自行車到指定地點一看,一大片貨車在等待他,車上裝的全是空易拉罐。這一天,他回收了13萬多個,足足2.5噸。

王洪懷立即辦了一個金屬再生加工廠。一年內,加工廠用空易拉罐煉出了240多噸鋁錠,三年內,賺了270萬元。他從一個“拾荒匠”一躍成為企業家,成了百萬富翁。

一個收破爛的人,為什麼能想到把易拉罐去化驗呢?那600元的化驗費,得收多少個易拉罐才賺得回來啊?一般的拾荒匠是絕對舍不得的,這就是投資者和打工者的區別。王洪懷不僅能夠想到收易拉罐,而且在改造之後能夠送到科研機構去化驗,就是因為具有了專業眼光。他雖然是個拾荒匠,卻有商人的眼光,自然很快就從窮人變成富翁了。

很多人之所以一事無成,最大的原因就是缺乏敢於決斷的勇氣,總是左顧右盼、思前想後,錯失成功的最佳時機。成大事者在看到事情的成功可能性到來時,敢於做出重大決斷,取得先機。